春天剛剛隨著落花流走,夏天就披著身綠葉從暖風里蹦跳著走向了我們。初夏陽光從密密層層枝葉間透射到地上,風兒帶著微微暖意時時送來布谷鳥叫聲,連空氣中也充滿了甜醉氣息。人們喜歡夏天、熱愛夏天、贊美夏天,這些在我們流傳甚廣的古詩中就能得到充分的體現,細細品味古代文人墨客關于詠夏的絕妙詩句,別有一番情趣。今天的《文化三秦》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中的夏天,感受古人或熱情,或清涼,或悠閑的夏天。
夏夜追涼
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請輸入標題 bcdef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中午時分是一天中最為酷熱的時刻,而今,夜晚的熱度竟然與中午的熱度相仿。由此,“開門”,點出作者因夜里天熱,迫于無奈才出門納涼。而“月明”,不僅點出了作者出門納涼的時間。也指出了作者“獨立”的目的,既是為了納涼,也是為了賞月。
“竹深樹密蟲鳴處”,竹林深深,樹蔭密密,蟲鳴唧唧。由“竹深樹密”,我們可以看出環境的清幽;正是因為環境的靜謐,“蟲鳴”之聲才能清晰入耳。詩人置身其間,涼意頓生,最后,“時有微涼不是風”,這一真切、細微的體驗“不是風”,點明所謂涼意,不過是靜中生涼而已,并非夜風送爽。由此可見靜中生涼正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意趣。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初夏即事
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彎碕,
流水濺濺度西陂 。
晴日暖風生麥氣,
綠陰幽草勝花時。
請輸入標題 bcdef
第一句,“石梁茅屋有彎碕”描寫了石橋和茅草屋繞在曲岸旁的靜景。第二句,“流水濺濺度西陂”詩人轉為描寫濺濺的流水緩緩流入了西邊的池塘動景。第三句,“晴日暖風生麥氣”作者放眼高遠,晴朗的天氣和暖暖的微風催生了麥子,麥子的氣息隨風而來。麥子的氣息雖然是虛化的,但卻寫出了光明、溫暖和特殊的香氣——麥氣。尾句,“綠陰幽草勝花時”,碧綠的樹蔭,青幽的綠草使得夏天遠勝春天百花爛漫的時節。表達了作者對于初夏的看法與觀點。縱觀全詩,詩人通過別致的取景,讓讀者感受到了初夏的獨到意境。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請輸入標題 bcdef
首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讀者雖然還未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西湖別樣的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翠綠的蓮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卻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夏花明
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請輸入標題 bcdef
首句“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第二句“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正當中午,炎炎烈日當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詩的第三句“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一陣風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尾句“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卻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誦讀這首五言律詩,我們就可以看出詩人用用寥寥數筆著力為我們勾勒出夏日陽光灼灼逼人,繁花盛開的場景。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請輸入標題 bcdef
詩的第一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第二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也在訴說著豐收年。最后兩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我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而山前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而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作者的眼前。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請輸入標題 bcdef
詩的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詩人都很欣賞。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接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們都知道“西子”即西施,西施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蘇軾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
請輸入標題 bcdef
全詩寫出了作者在山林無拘無束,曠達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詩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種自足自樂的逍遙,特別是對個人情感的放縱與宣泄,可以說達到了極點。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裸體青林中"、"露頂灑松風"體現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同時借夏天炎熱的環境,表達詩人無拘無束,在山林間豪放自如的狀態。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請輸入標題 bcdef
全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感受。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詩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層遞自然,極富于韻味,流傳千年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FM106.6 AM693 陜西新聞廣播
6月17日19:00—20:00
《文化三秦》為您播出廣播專題
《在古詩中品味夏天的味道》
網上在線收聽回放:
“陜西網絡廣播電視臺”首頁點擊“聽廣播”,手機、車載廣播均可收聽。
“蜻蜓FM”首頁點擊“電臺”→ “陜西”→“陜西新聞廣播”即可在線收聽。
編輯、排版:馮甜
審核:郭知凡
聽直播APP蜻蜓FM|企鵝FM|搜索 陜西新聞廣播
微信公眾號|搜索 陜西新聞廣播
新浪微博|搜索 陜西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
廣告與節目合作請致電:029-85231586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形容夏天荷花的詩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