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定要擁有照見未來的能力,為什么是照見未來而不是看見未來呢?
「看見」是用眼睛,而「照見」是用智慧。《心經》中的「照見五蘊皆空」,如果把照見改成看見,整句話的意思就變了。
曾經有一群大學生來到萬佛寺,我問他們研究生讀完了讀什么,他們說讀博士。我說不是,因為研究生完了就應該研究死,怎么會是念博士呢。
人生最重要就是兩件事:一個是生,一個是死。如果是學佛的人,假如有人問你的學歷和文憑,可以直接回答自己是研究生。
正常的研究生文憑是指知識積累到什么程度,而我們研究生是研究五個項目,由低到高分別是:
第一,研究生存;
第二,研究生意;
第三,研究生活;
第四,研究生命;
第五,研究生死。
我把研究的這五個項目稱為完整生命的五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是生存。無論是學佛還是修行,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生存,這是一等人。
第二個層面是生意。為生命提供一個好的保障叫生意,有的人說自己生意做得很好,這只是第二等級,因為還沒進入生活。
我曾經和一群企業家到國外游學,他們爬樹、數星星,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體驗太美好了,這就是生活的范疇。很多人發現掙錢很苦,因為他們沒有進入生活的層面,僅僅停留在生意的層面上,這是二等人。
第三個層面是生活。不是吃吃喝喝地享受生活,他們會去旅游,去行孝,這就是生活。但是光會生活,到一定程度也會感到沒意思,因為生命中缺乏高度,這是三等人。
第四個層面是生命。直接進入生命的是四等人,他會直接關注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難道人生走一趟僅僅是為了吃飽喝足然后就離開嗎?女人生小孩,男人干一番事業,難道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嗎?
所以,我們一定要回歸到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中。人生為什么不快樂?
第一,人生沒有成長。人只有在成長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有人不愁吃穿還要拼命賺錢,實質上就是為了追求一種價值。因為他覺得只有在拼命努力下,自己才會有成長。
第二,人生沒有價值。喜悅是從價值中產生的,快樂從刺激中誕生,所以我們有變化就有快樂。以前有人說有100萬就夠了,當有了100萬覺得不夠快樂,要1000萬,當擁有1000萬后,發現也不夠快樂,最后說要超過首富,超過首富的目標達成后也只是獲得一點快樂,并沒有獲得喜悅。
為什么?因為喜悅是從價值和意義中產生的,生命沒有價值和意義,喜悅就誕生不了,因為沒有基礎。
超越世間的喜悅叫法喜,法喜是因為我們有了精神世界。為什么有的人念佛會念得法喜充滿,因為通過念佛會進入到精神的世界。
人表面上生活在物質世界,實際上生活在精神世界。所以,當我們拼命用物質改變自己時,發現總是變化不大。
所以我們要建設自己的精神世界,當我們的精神世界越豐富的時候,我們就是改變了。
為什么古代很多禪師,吃穿簡陋依然快樂,因為快樂是從他們的精神世界誕生的,所以當我們真正想追求人的幸福和喜悅,一定要擁有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力量和命運所在。
第五個層面是生死。佛陀說,在不解脫的情況下,死后有六個地方可以去,叫六道輪回。最差的地方叫地獄,然后分別是惡鬼,畜生,阿修羅,人,神仙或天人。而我們靠修善積德的方法只能升到欲界天和色界天,無法升到無色界天。
完整生命有五大層次
生存 生意 生活 生命 生死
如果我們始終活在第一層「生存」中
我們只會為吃喝玩樂結婚生子度過一生
而無法體驗到
生意的樂趣 生活的品位
生命的智慧 生死的解脫
……
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
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活著的時間
去體驗更高的生命層次
因為生命的有限性
所以我們才會更加珍惜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