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嵌入式系統開發的人都知道,搭建嵌入式系統的基礎是芯片,搭建不同的芯片也同時決定了嵌入式系統硬件的性能,還包括同時能搭建何種嵌入式系統以及實現的功能。本文華清創客學院在這里為讀者介紹一下嵌入式芯片目前的主流產品都有哪些?
嵌入式處理器芯片主流產品介紹:
1、CPLD
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是從PAL和GAL器件發展出來的器件,相對而言規模大,結構復雜,屬于大規模集成電路范圍。是一種用戶根據各自需要而自行構造邏輯功能的數字集成電路。其基本設計方法是借助集成軟件平臺,用原理圖、硬件描述語言等方法,生成相應的目標文件,通過下載電纜(“在系統”編程)將代碼傳送到目標芯片中,實現設計的數字系統。
2、FPGA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3、兩者的區別
FPGA和CPLD都是可編程邏輯器件芯片,用于電路設計,特點是使用靈活,通常是為了滿足客戶定制化而又小批量的需求。
早在1980年代中期,FPGA已經在PLD設備中扎根。CPLD和FPGA包括了一些相對大數量的可編輯邏輯單元。CPLD邏輯門的密度在幾千到幾萬個邏輯單元之間,而FPGA通常是在幾萬到幾百萬。
CPLD和FPGA的主要區別是他們的系統結構。CPLD是一個有點限制性的結構。這個結構由一個或者多個可編輯的結果之和的邏輯組列和一些相對少量的鎖定的寄存器組成。這樣的結果是缺乏編輯靈活性,但是卻有可以預計的延遲時間和邏輯單元對連接單元高比率的優點。而FPGA卻是有很多的連接單元,這樣雖然讓它可以更加靈活的編輯,但是結構卻復雜的多。
CPLD和FPGA另外一個區別是大多數的FPGA含有高層次的內置模塊(比如加法器和乘法器)和內置的記憶體。因此一個有關的重要區別是很多新的FPGA支持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系統內重新配置。允許他們的設計隨著系統升級或者動態重新配置而改變。一些FPGA可以讓設備的一部分重新編輯而其他部分繼續正常運行。CPLD和FPGA還有一個區別:CPLD下電之后,原有燒入的邏輯結構不會消失;而FPGA下電之后,再次上電時,需要重新加載FLASH里面的邏輯代碼,需要一定的加載時間。
2016年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推進,嵌入式系統迎來了自身的機遇和發展。從事嵌入式系統開發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華清創客學院專注于嵌入式系統開發人才培養,站內嵌入式開發培訓視頻教程適合零基礎學員學習,歡迎感興趣的讀者前來一起與大牛講師交流學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倍福CX2100-0014嵌入式可編程控制器PLC模塊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