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為專業投資者提供市場最新動態、部委政策、行業研究、事件型主題投資策略,捕捉熱點機會。我們的讀者包括各大機構大佬、買賣方分析師、公私募基金經理、各路游資等專業投資者!
今日板塊攻擊圖
晚間利好
①增持
【仰帆控股:恒順投資及其一致人增持5%公司股份】仰帆控股股東浙江恒順投資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64,300股,占總股本的0.03%;恒順投資一致行動人上海天紀投資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17日-5月10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9,715,661股,占總股本的4.97%。本次增持后,恒順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公司30%的股份。
【明牌珠寶:控股股東累計增持1%公司股份】明牌珠寶控股股東浙江日月首飾集團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10日,通過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87,300股,占總股本的0.05%,增持均價9.11元/股。日月控股自2017年4月24日-5月10日,已經累計增持公司股份5,279,998股,占總股本的1%。
②戰略合作
【華數傳媒:子公司與華為戰略合作】近日,華數傳媒全資子公司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慧城市、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推動大數據應用、ICT信息化建設、基礎網絡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以共同推動ICT基礎網絡、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智慧城市業務發展,打造示范項目。
③高送轉
【中鋼國際:實施10轉8派0.5方案】中鋼國際2016年年度權益分派方案為:每10股派0.50元人民幣現金(含稅);同時,每10股轉增8股。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17年5月18日;除權除息日為2017年5月19日;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日為2017年5月19日。
【克來機電:擬10轉3派1.35】克來機電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5元(含稅);同時,每10 股轉增3股。
④中標
【蒙草生態:收到《中標通知書》】蒙草生態于2017年5月10日收到烏海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來的《中標通知書》,確認公司為烏海市生態建設PPP項目的中標人,中標價格為143,362萬元。
利空要聞
①減持
【利君股份:兩位股東合計減持1000萬股】利君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何亞民先生的一致行動人何佳于2017年5月9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8,000,000股,占總股本的0.7980%;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魏勇于2017年5月9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000,000股,占總股本的0.1995%。
宏觀與股市要聞
一、宏觀要聞
【新華社:“一帶一路”倡議彰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新華社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系列述評之三:鐫刻對外開放的新坐標。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彰顯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凸顯中國打造全方位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的鄭重選擇。“一帶一路”將持續釋放中國開放的紅利。跨境電商、智慧城市、高速列車等多領域合作,將深刻影響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進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落實,中國對外投資規模和領域將繼續拓寬,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更快,中國優質產能和發展經驗將與沿線國家實現精準對接,優勢互補。
【湖北省委書記:搶抓機遇加快推動湖北鐵路大發展】5月9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與來鄂調研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黃民一行座談。蔣超良說,目前湖北鐵路發展仍存在著路網密度不夠高、通道布局不夠優、東西軸向標準偏低、主要樞紐能力不足等問題。希望搶抓機遇、全力以赴補短板,加快推動湖北鐵路大發展。希望鐵路總公司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提升快速通達能力、發展多式聯運等方面對湖北繼續給予大力支持。黃民則表示,力爭“十三五”末期將武漢建設成為國家級高鐵樞紐。
二、股市要聞
【政策助力礦業轉型 推動綠色礦山企業上市融資】5月10日一份頗有含金量的文件——《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落地。按照此文件要求,在相關規定范圍內,持續進行綠色礦山建設技術研究開發及成果轉化的企業,符合條件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依法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另外,該文件還鼓勵社會資本成立各類綠色礦業產業基金,為綠色礦山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文件還提出,推動符合條件的綠色礦山企業在境內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融資。
【河北省水利廳積極推進雄安新區水利規劃建設】加快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建設,確保主體工程10月底前完工,具備通水條件,為白洋淀生態和沿線農業提供水源。同時,抓好新區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管理,綜合采取行政經濟等手段,增加新區南水北調水用量,保障新區用水需求。下大力推進雄安新區及周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力爭在全省率先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加大新區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統籌推進水源地周邊、河流源頭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努力實現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入淀目標。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管理,積極推進白洋淀上游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嚴控入淀污染源。
今日大盤滬指再創調整新低,銀行保險制造指數假象
市場概況:
5月10日消息,滬深兩市早盤低開,隨后股指早盤震蕩上揚,滬指一度反彈至年線位置,下午行情逆轉,盡管保險、銀行護盤,但指數持續重挫,滬指跌破昨日最低點,成交量持續放大,創指盤中跌逾1%。截止收盤,滬指報3052.79,跌0.90%,創指報1771.32,跌1.73%。
從盤面上看,僅銀行板塊翻紅,雄安、大飛機、港口居板塊跌幅榜前列。(來源:新浪財經網)
重要新聞央行今日凈回籠資金800億元 CPI重回1時代
1
10年期國債現券收益率觸及3.70%關口 創逾兩年新高
中國10年期國債現券(票面利率3.52%)成交收益率觸及3.70%關口,創逾兩年新高。10年期國債期貨跌幅擴大至0.6%,5年期跌幅擴大至0.5%。
2
央行今日凈回籠800億元 發放抵押補充貸款476億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單日凈回籠800億元,此前連續三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3
中國4月CPI同比漲1.2%重回“1時代” PPI漲6.4%
中國4月PPI同比6.4%,預期6.7%,前值7.6%。中國4月CPI同比1.2%,預期1.1%,前值0.9%。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7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2%;PPI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6.4%。
4
4月末股東戶數出爐 籌碼大幅集中股也被套
5月以來,前期火爆的概念股板塊相繼熄火,大盤連續下挫,3100點整數關口和年線雙雙失守,指數逼近1月中旬年內低點,市場弱勢格局凸顯。根據股東戶數最新半個月變動情況,5只股票在大盤大跌前受到機構或主力資金的關注,籌碼大幅集中,股東戶數降逾一成。部分股票籌碼大幅集中后,股價亦同步下跌。(證券時報)
行業情報站稀土峰會召開在即 保險股強者恒強
1)第九屆國際稀土峰會召開在即 16只稀土股被機構扎堆調研(來源:證券日報)
2)三部門聯合布署智慧養老產業(來源:中國資本證券網)
3)萬億市值在即 蘋果產業鏈超跌白馬股將爆發(來源:同花順名家)
4)量子計算將成人工智能新高地 布局優勢品種(來源:上海證券報)
5)多地銀行收緊個人房貸 銀行放款周期最慢需要6個月(來源:中國證券報)
6)保險股異軍突起有玄機 嚴監管下強者恒強優勢顯現(來源:證券時報網)
7)VR教育應用加速 未來規模上億美元(來源:前瞻網)
8)中國去年網購額超美英之和 俄媒:成世界標桿(來源:新浪財經)
看多A股有經濟基礎支撐,反彈或一觸即發
海通證券荀玉根:目前是倒春寒消化期 堅定信心
核心結論:①根據一季度占比和自下而上測算,17年A股凈利同比望達14%,ROE達10%,步入U形右側。②05年來共有6年盈利增長達兩位數,06、07、09年是牛市,10、13年是震蕩市結構性機會,11年是熊市,差異源于基本面和流動性對比關系。③今年背景類似并優于13年,盈利改善是方向、金融監管是干擾。目前是倒春寒消化期,保持耐心,中期堅定信心。持有一線龍頭股,下半年看好金融。
今年背景類似并優于13年。從基本面和資金面對比關系來看,今年和13年類似但比13年更好。基本面角度,宏觀背景方面,13年GDP當季同比維持7.5%-8%的水平,全年較為平穩,17年也有望保持6.5%-7%的平穩水平;微觀企業盈利方面,13年A股歸母凈利潤累積同比為14.4%,17年也有望達到14%的水平,但今年比13年更好的是,ROE從16年的9.6%望回升至17年的10%,企業盈利逐步形成U形底的右側拐點,是中期角度的盈利回升,而13年是下降趨勢中的小波動。今年的資金面背景與13年也較為相近,流動性收緊、市場利率上行,但此利率上行不是系統性的,而是結構性的。
綜合來看,A股整體盈利水平較13年更優,是市場變化的核心變量,流動性收緊是結構性的,是市場變化的次要變量,行情為中樞抬升的震蕩市,好比春天氣溫緩慢回升。
林宇哲:明天或有報復性反彈
今天尾盤的下跌造成一片恐慌,這回沒人看多了,沒人看反彈抄底了,不過,這個位置理性看待的話,真正的報復性反彈極有可能來到。
原因有幾點,第一,雄安倒掉了,這個點很重要,雄安就是個大海棉,沒有未來的預期的大海棉,不斷的一波一波吸引資金,所以,在存量博弈中,雄安會造成蹺蹺板效應。
第二,多頭不死空頭不止,多頭死干凈了,那也就是多頭要反撲的時候了,今天下午的無抵抗下跌完全可以說明空頭極盛,多頭死的干干凈凈了,所以,多頭要反撲了,更有意思的是,最近殺跌的主力是誰?軍工,可是今天尾盤看到軍工板塊逆勢不斷有資金悄悄的流入,這才是主力資金的回補,這個位置散戶誰敢大舉買入呢。
再有第三點,都跌成這個鳥樣兒了,怎么也該反彈了,有多大的利空嗎?沒有,香港那邊還在牛哄哄的創新高,A股就因為資金面的問題,生生的來了一波股災,不是喜歡看指標嗎?這回都背離了,不光背離,還讓廣大分析師們不敢看多了,物極必反,這個位置真心是報復性反彈要一觸即發了。
記住,機構最喜歡帶血的恐慌籌碼,有人犯錯誤才有利益可圖。至于反彈來了怎么辦,力度強,有大量資金回流,可以搞搞,如果還跟今天似的,那就是新的賣點。最后補充一下,昨天和今天上午的反彈其實不是真正的報復性反彈,因為看好的人太多,太顯而易見了。
看平指數向下空間不大,緊握龍頭白馬股
中歐基金:指數向下空間不大
中歐基金認為,金融監管加強,金融機構去杠桿,加之二季度經濟回落與6月美聯儲加息等多重利空因素,導致5月至6月市場悲觀情緒持續彌漫。但從策略上看,投資者可以考慮在市場悲觀時逢底布局,等待利空出盡。總體上看,雖然近期市場利空不斷,悲觀情緒也較濃重,但中歐基金認為指數向下空間不會太大,已有所調整的金融地產等板塊或會對股指形成一定支撐。
從策略上看,投資者可以考慮在市場悲觀時逢底布局,等待利空出盡。盡管短期市場機會有限,但當前不失為中長期布局的好時機,投資者可以考慮分批配置權益類產品。
民生證券李少君:握緊龍頭白馬股 穿越金融監管震蕩市
股債商三市皆震蕩下行,金融監管影響仍待消化。經濟景氣度回落和貨幣、監管趨緊背景下,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三市皆出現較大跌幅。去杠桿進程下監管全面趨緊,債券資金成本和違約風險上升。
經濟增長動能趨弱,金融去杠桿繼續發力。需求端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企業主動補庫存動力較小,經濟增長動能呈減弱趨勢下,本周商品市場價格下行。資金面上,貨幣政策由中性悄然收緊,銀行間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上行。4月末市場情緒剛有所緩和,5月權威媒體發文再次表明央行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基調。貨幣中性趨緊與監管全面從嚴疊加,預計短期金融市場保持流動性趨緊態勢。
集中度提升、競爭優勢突出,龍頭白馬盈利能力與持續性體現。16Q4/17Q1財報顯示行業出清,營收與凈利潤向上市公司集中。而上市公司內,向龍頭白馬集中。以CR2角度為例,上市公司集中度提升,龍頭白馬受益;結構上,依然印證“周期主唱,消費伴唱”。對于龍頭集中度效應,周期行業的廣度和深度均較消費行業明顯。
供給側預期主線將逐漸明晰,看好具有競爭優勢龍頭價值重估。“經濟高位橫平+貨幣政策中性+金融監管加強+結構分化加劇”將是A股市場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基本環境,市場關注點將從邊際增量轉向存量結構,預期主線將從存量結構的邊際變化上而來。經濟周期動能的相對弱化,需求驅動依循產業鏈配置邏輯趨于弱化,行業內部存量格局優化,具有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將與行業內部與其他企業拉開距離,受金融監管加強,市場風險偏好、流動性短期將受到沖擊,但影響相對有限,隨著“穿透+去杠桿”的落實,金融體系運行優化,將有效降低股市資產配置機會成本,從供給側邏輯出發,行業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龍頭白馬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看空A股跌勢也許才剛剛開始,最危險時候還沒到來
瑞銀:中國市場跌勢或進一步惡化 最危險時刻在6月
瑞銀中國股票業務主管Thomas Fang最新觀點表示,隨著當局針對影子銀行業務采取措施,中國金融市場的跌勢可能進一步惡化,并且可能在6月底之前不會緩解。
上證綜指3100/3000點區間是決策層希望股市穩定的水平,一個關鍵時點是6月份,這也是政府建議的銀行自查到期的時點。很多投資者正預期市場將在6月份尋獲底部,并希望就此展開反彈。
安信證券:A股市場情緒繼續回落
流動性:短期壓力仍大,關注央行公開市場后續操作
公開市場操作:上周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繼續收縮。上周公開市場凈投放100億元,本周資金到期金額共計3100億元。
貨幣市場:上周銀行間回購利率大幅回落。上周隔夜SHIBOR 較上上周上漲2bp至2.83%,3個月SHIBOR較上上周上漲6bp至4.36%。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較上上周下行45bp至3.00%,買斷式回購利率較上上周下行59bp至3.42%,同業拆借利率較上上周下行33bp至2.94%。
國債市場:上周國債利差大幅下行。上周國債1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3bp至3.39%,5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14bp至3.48%,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9bp至3.56%,1/10年期國債利差下行13bp至0.17%。
外匯市場:上周美元指數下行,人民幣升值。上周美元指數較上周下滑0.46%至98.58,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上調27個基點至6.9000,人民幣中間價升值47基點至6.8884,最新1年期NDF為7.1098.
A股市場:上周A股流動性環比趨穩。一級市場方面,上周共有10家公司完成IPO網上發行,募集資金共62.00億元。上周共4家公司公布定增預案,預計募集資金共162.35億元,較上上周同比下滑81.95%。
二級市場方面,上周共有共25家公司限售股解禁,預計解禁數量共23.25億股,解禁市值共212.47億元。此外,上周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13.04億,較上上周環比下滑66.51%。上周全部A股資金凈流入-1108.38億,較上周環比下滑93.14%。
個股推薦Iphone8將如期發布,蘋果產業鏈有望高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網
來自臺灣地區供應鏈廠商的消息稱,蘋果公司將按期于今年9月發布iPhone8和iPhone7s系列手機,但開售日期會略微延遲到10月。臺積電、堆疊式類板廠商臻鼎科技和景碩科技,以及電池供應商新普科技等均已做好于6月量產各自零部件的準備。之前有報道稱,iPhone8遭遇技術挑戰,成品率較低,因此量產工作將從今年第三季度推遲到第四季度。
分析人士表現,iPhone用戶數量加速增長,以及iPhone8的新功能和外觀尺寸(OLED、無邊框顯示屏、3D感應、鏡頭/立體聲升級),將推動17年下半年龐大的iPhone更換周期。因此,我們預期蘋果的供應鏈,會因iPhone表現遜于預期和指引疲弱而短期回調,但我們建議投資者趁調整買入蘋果供應鏈。由于瑞聲科技的聲學和觸控馬達的增長,以及通達把握防水組件市場份額增加/平均售價上漲,我們因此首選瑞聲科技和通達集團。我們估計在2017年,蘋果對瑞聲和通達的收入貢獻分別達到50%和10%。
據了解,蘋果公布了CY1Q17業績,收入529億美元(同比增長5%),凈利潤110億美元(同比增長5%)。盡管零組件成本和外匯風險上升,毛利率仍高達38.9%,符合市場預期的38.7%。iPhone出貨量為5,080萬臺(同比下降1%),略低于市場預期的5,230萬臺,主要是由于大中華地區銷售疲軟(同比下降14%).Mac和iPad的出貨量分別為420萬臺(同比增長4%)和890萬臺(同比下降13%),符合市場預期。
此前在電話會議中也預計,蘋果CY2Q17E收入將持續增長,預料收入同比增長3-7%,略低于市場預期的同比增長7%。除大中華地區(同比下降14%)以外,所有地區銷量均有穩定增長,美洲/歐洲/日本/亞洲其他地區分別同比增長11%/10%/5%/20%。iPhone用戶數目繼續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為升級周期建下基礎。1QiPhone庫存下滑120萬臺,相對一年前的45萬臺的下降,意味著iPhone的售罄率健康,1Q同比增長1%。其他產品收入同比增長31%至29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測26%,原因是蘋果手表銷量同比增長近一倍,同時AirPod需求強勁。
平安證券表示,我們看好蘋果產業鏈相關廠商在下半年的業績表現,隨著蘋果新品的發布,消費電子領域迎來了自己的看漲周期。下半年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以及歐美傳統的圣誕購物季將助力蘋果新品銷量紅火,我們看好蘋果產業鏈廠商下半年的業績,建議投資者積極布局,重點關注藍思科技、信維通信、欣旺達、環旭電子、歌爾股份、安潔科技、立訊精密、德賽電池等。
名家觀點葉檀:次新股是股市下挫的罪魁禍首?
來源:葉檀財經
次新股被很多人當作股市下挫的罪魁,次新股到底是美女還是白骨精?
第一,次新股總體業績還可以,個別次新股拖累了次新股的總體形象。
次新股總體業績如何?《上海證券報》5月9日報道,據記者統計,在227家(2016年上市的)公司中,有逾七成實現了業績正增長,較全體上市公司不到六成的正增長比例高了十多個百分點;而在62家上市當年業績下滑的公司中,并無一家出現虧損(營業利潤、凈利潤),相比之下,全體上市公司的虧損面則約有6%。毫無疑問,新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業績水平要好于上市公司整體。
但次新股出現分化,有的次新股十分的疲軟,并且占比還不低。新華社報道,2016年和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中,有33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出現業績虧損,105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出現業績下降,其中業績降幅超過50%的有26家,10%到20%左右的比例,確實比較高。
次新股業績下滑,有的是客觀原因。一些行業出現周期性下滑,券商經紀業務不行,華安證券、第一創業(2016年上市),以及中國銀河、中原證券(均在2017年上市)的2016年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下滑幅度均在40%以上,位居業績下滑榜單的前列。
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前奔跑了幾年,已經精疲力盡,上市只要松口氣,臉上的粉就掉了下來。我經常說,上市之前公司涂脂抹粉,就是為了洞房花燭這一刻,以最美的形象讓大家出最高的價格。
公司業績有漲落,次新股也是如此,哪有“不許美人見白頭”的事。這時候就需要監管,到底哪些次新股業績下滑是造假形成的,哪些是客觀原因形成的。證監會集中回應IPO政策變動傳聞、次新股業績下滑等問題時表示,如果企業上市后當年業績下滑甚至虧損嚴重,但風險揭示不夠充分,證監會將視情節輕重采取行政處罰或相應措施。嚴厲的監管還在后面。
第二,次新股原有的高送轉炒作套路被封堵,一大批人被堵死在黑洞里面。
以前次新股的套路是,上市之后有了高公積,規模又比較小,往往是高送轉的“主力軍”,加上市場配合炒作,次新股會掀起一波又一波狂歡潮。
高送轉曾經是屢試不爽的炒作手段,高送轉、套現、再融資、再高送轉,這是輪回。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數據,2015年度,兩市送轉在“10轉1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有345家;在“10轉20(含)”以上的上市公司合計近50家。其中,中科創達、勁勝精密均為“10轉30”,神州長城、輝豐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為“10轉28”。10轉10不稀奇,10轉30也大有人在。
監管層看得到很清楚。4月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嚴厲批評高送轉,指出“10送30”的高送轉方案在全世界罕見,必須列入重點監管范圍。此后,一些高送轉的公司變更了高送轉的方案。財路突然變窄,咒罵聲因此不絕于耳。次新股在“內憂外患”中受到重創。
即使如此,5月5號、8號,高送轉還是掀起了漲停潮,看來高送轉作為一柄雙刃利器,還在斬殺千軍萬馬。
有投資者搏高送轉被深套,向《錢江晚報》呼救:“錢哥,我的納爾股份被套20%以上,怎么辦?”,“搶剛開板的次新股力盛賽車,被套近10%”,上個月初抄底萬集科技,被套20%以上。
有業績、有現金、可分紅的上市公司,高送轉才是安全的。沒有業績的上市公司,高送轉必須的融資被斬斷了。
第三,次新股面臨著解禁大冰山,解禁股一直是A股市場的洪水猛獸。
第一創業5月8號、9號大幅下挫,原因是5月11日迎來小非解禁,解禁市值高達217.37億元,第一創業的流通市值才48.57億。
《券商中國》的文章顯示,2016年以來,A股上市了409只新股,累計IPO募資規模只有2426.32億元,這些個股未來三年將陸續解禁1135.16億股,以目前股價估算,待解禁市值合計達到2.84萬億元。
去年以來上市的58只次新股已經出現了重要股東增減持記錄(多為高管親屬),其中有28只次新股出現減持操作,合計凈減持市值5.87億元,其中司太立、高科石化和海順新材的減持市值分別達到1.88億元、1.08億元和0.79億元。
新股上市不是問題,解禁股怎么消化?落袋為安的清倉式減持讓人心驚肉跳。
每家新上市公司都像一個個彗星,拖著碩大的解禁股尾巴。這是A股市場最重的擔子。
來源:股票燈塔、天天說錢、東方財富、新浪財經等
評論送知識活動
為鼓勵大家對金融知識的學習和普及,《A股備忘錄》聯合《超級交易日》共同舉辦評論送知識活動。每周送出一本精選的金融書籍,贈予參與評論的優秀讀者(由A股備忘錄編輯部門擇優選擇一位),每周末快遞送出!
評論標準:有深度5分,評論積極2分,引起共鳴3分(評論的點贊數)
本期送出以下書籍,歡迎參與評論留言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LSDD馬達過熱維修快速解決周期短經驗豐富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