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i5-5200u處理器怎么樣(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i5-5200u處理器怎么樣(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溥醉山 2025-04-11 科技 21 次瀏覽 0個評論

今天聊個比較有趣的話題。現在買臺筆記本對大部分人來說已很輕松,但也正因入手代價低,所以很多人疏于了研究,也就產生了很多錯誤的認知。小白群體中最常見的是兩類完全相反的錯誤認知:

一類是認為筆記本無所不能,一臺輕薄本就能搞定全世界(好萊塢電影看多了),常見案例:“我要玩吃雞,做動畫設計和渲染,請問什么輕薄本好?”對于這類,我們已進行過多次筆記本的應用分類解讀,這里就不贅述了。

而另一類則不了解或是“無視”筆記本電腦的發展,認為其性能不濟,也就是打字看片,認為隨便一個臺式機都能將筆記本碾壓成渣,且喜歡附和一些八卦詞匯,比如:“筆記本發展擠牙膏”、“祖傳14nm”……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小白的世界很具體

有這種認知的人還真不少,咱購機幫你評就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請問XX機型(8000多元的游戲本)能玩LOL嗎?請問筆記本能續航六個小時嗎?編輯手機短視頻,有沒有筆記本能搞定……”懂點電腦知識的你可能覺得有這種錯誤認知的只是小眾——但不好意思,從宏觀來說,懂技術的你才是小眾,有以上看法的才是“主流群體”。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所以,咱們今天就針對這些“主流群體”做點科普,幫大家了解一下筆記本如今的發展和能力!枯燥的技術不多說了,小白們并不愛看這些。讓我們從最簡單直白的話題入手:如今的(家用級)筆記本處理器有多強!

尋找移動處理器的最強性能

以筆記本市場穩居主導地位的英特爾為例(實際上它就是行業標準,也必須以它為例),其家用級筆記本的移動處理器,主流款型有兩大類:針對輕薄/輕便機型的酷睿U系列低壓處理器(超低電壓酷睿Y太小眾),以及針對游戲本和高性能本的酷睿H系列標準電壓處理器。而就全球范圍來說,輕便/輕薄本是絕對主流,所以酷睿U算是“主流中的主流”,我們就先以它為例,來探尋移動處理器的最強性能!

讓我們回到2015年初第五代酷睿U發布,那時剛好從22nm進入14nm制程,代表處理器型號是i5 5200U/i7 5500U。從那一代開始,酷睿U處理器性能突飛猛進(相對于22nm制程的第四代酷睿U提升了20%左右),不僅可輕松搞定辦公、網絡瀏覽,且能夠流暢解碼高清視頻了。由于性能提升幅度大,所以我記憶猶新,在雙通道8GB內存的支持下,2核4線程的i5 5200U和i7 5500U的Cinebench R15最高得分分別是285cb和305cb。

【小貼士:Cinebench R15是C4D公司開發的處理器渲染性能測試軟件,以簡單、標注統一聞名,所以沿用至今。大家別以為該軟件是“理論性能測試”,它是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C4D公司最出名的軟件,也是Cinebench R15的“軟件原型”,就是如今在產品設計界、游戲制作界、3D特效界常見的一款建模/渲染軟件——Cinema4D!而Cinebench R15可理解為“渲染單幀畫面的性能”,速度越快,得分越高!】

而今四年多過去了,英特爾已發布了第十代酷睿U,但依然在使用14nm制程(第十代酷睿U有兩種工藝,14nm的Comet Lake彗星湖,以及10nm工藝的Ice Lake冰湖),這也給了很多小白一個“不屑”的理由。但在筆記本越來越輕薄的這四年中,英特爾究竟用這個“祖傳14nm制程”把酷睿U的性能提升了多少呢?

我們給大家公布最新的數據:新上市的1.28kg重MX輕便本小新Pro 13,其4核8線程i5 10210U,Cinebench R15可以跑到最高821cb,而6核12線程的i7 10710U,Cinebench R15竟跑出了1222cb的夸張成績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是的,在筆記本越來越輕薄,在同是14nm大制程的前提下,英特爾用四年多時間把酷睿U的核心數量從雙核提升到了四核和六核,性能提升到第五代酷睿的2.9倍~4倍!或許你會說,這只是最高成績嘛,不!即便是“連續20次Cinebench R15測試,小新Pro 13的i5 10210U/i7 10710U也能跑出790cb/1130cb的驚人成績!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這應該算是目前性能最強的酷睿U處理器了!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即便是穩定成績也非常驚人。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我想,高至4倍的性能提升已無需解釋了。如果算上22nm制程,五年時間,英特爾酷睿U的性能提升到了4.65倍之多!如今的輕便/輕薄筆記本,即便是酷睿U的i3款,辦公和網絡娛樂也能信手拈來(根本不是事兒),而i5和i7款酷睿U,已能輕松應對網游和專業的圖像編輯、平面設計,且能應對輕量級視頻特效制作和編輯,以及不少學習階段設計應用。

那么,用于高性能本的標準電壓處理器酷睿H系列呢?目前性能最狠最猛的有多厲害呢?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酷睿H比酷睿U更早進入4核8線程時代,也更早推出6/12(以及8/16)產品,總之,同代核心數量更多。酷睿H其實歷經了數次更名,22nm的最后一代i7后綴為MQ,意為“移動四核”;而后更名為HQ,意為“高性能四核”;進入6核時代后,干脆放棄了核心數量標注,統一使用H后綴,意為“高性能”。但從第八代開始又推出了i9版本,冠以HK后綴,意為“高性能可超頻”,HK處理器主要針對頂級游戲本/高性能本。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同樣,四年間,針對高性能本的酷睿H處理器,英特爾也以不斷改進和完善的14nm制程,完成了從4核8線程到6核12線程,再進一步到8核16線程的提升。同為i7,性能提升了近1倍;如果算上i9處理器,性能提升幅度達到了1.7倍之多(為原有性能的270%)——這對于本身性能和功耗就很高的酷睿H來說實屬不易。而更為不易的是,在這期間,15.6英寸主流游戲本的重量從2.7kg(i7款)左右降到了最低1.87kg(i7款)。即便是17.3英寸的i9 9980HK款游戲本,起始重量也就2.6kg——性能在飆升,重量卻在大幅減輕。

下面讓我們科普一下i9 9980HK 1946cb的成績相當于啥水平?桌面i9 9900K處理器,超頻后的Cinebench R15成績為2166cb,非常接近。即便是Cinebench R20,測試成績也比較接近——換句話說,i9 9980HK移動處理器已逼近i9 9900K桌面處理器的成績了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筆記本性能不濟?抱歉,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如今,價格不到萬元,搭載酷睿H處理器的游戲本,或者說高性能本,除了可(搭配GTX高性能獨顯)搞定所有大型3D游戲,更活躍在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建模等領域,且已能完成網播級別的視頻特效制作和視頻編輯工作,也可以進行簡單的3D動畫建模和渲染。如果酷睿H i7/i9處理器搭載上專業顯卡,已能叫板部分中低端臺式工作站。

最后,讓我們再度強調一下如今筆記本的性能——請記住四年前i5 5200U的Cinebench R15得分,285cb,它已能輕松應對所有辦公和網絡娛樂,且能解碼高清視頻。而如今酷睿U和酷睿H的最高性能得分是1222cb,以及1946cb!

尋找移動處理器的最低功耗

筆記本和臺式機有個本質性的區別,那就是它經常處于移動使用狀態,所以,大家既希望它性能強,又都希望它有長續航。而長續航除了要有大容量電池支持,更重要的,就是“功耗要低”!而這個“功耗”包含了兩種:一是閑置功耗(筆記本正常應用時,不少時候其實是處于“零任務閑置狀態的”,比如你看網頁、看文檔,在你看完一屏翻頁之前,機器其實是閑置的;另外有時候筆記本的確也是擺在那里開著機什么都不做的);另一種就是應用功耗。要續航長,就得盡量降低這兩種功耗。

但別說對小白,不少懂點電腦技術的朋友,對“筆記本功耗”也并無太多概念。這里,咱們就來科普一下。還是以酷睿U處理器的輕薄/輕便本為例,先來看看整機滿載功耗: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當我們用筆記本玩游戲時(或是雙考機時),處理器和顯卡都處于高(滿)負載狀態,這時筆記本就處于滿負載狀態。負載主體是處理器、顯卡、主板、內存、硬盤等。當然,屏幕也有數瓦功耗。通常,酷睿U集顯本滿載功耗不會高于45W,而搭載MX150/MX250獨顯的酷睿U輕便本,滿載功耗不會超過65W。也正因為這樣,酷睿U集顯本和酷睿U/MX獨顯本的電源適配器通常功率就是45W和65W。

【小貼士:如今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為了盡可能做小做輕,其輸出功率基本都不足以支撐“大功率電池充電+機器滿負載運行”。正因如此,你若用電量不滿的筆記本玩游戲,系統會自動降低硬件性能以確保“又能充電,又能玩游戲”,但這時游戲幀速會大降。這就是我們常提醒大家的——要玩游戲,一定先充滿電,再插電玩——你滿電不插電,玩游戲時硬件性能也會降低。】

現在,大家知道了酷睿U筆記本的滿載功耗,也知道了玩游戲和專業應用時負載很高,所以必須要充電+滿電運行。但在絕大部分日常工作和娛樂時,功耗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最低應用功耗狀態和閑置功耗狀態如何呢?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這個測試表格(大圖,建議放大翻轉屏幕看)詳盡地記錄了酷睿U集顯和酷睿U/MX獨顯本的多媒體播放功耗情況。為何以多媒體播放為測試對象?這是因為這已經是日常應用中的“持續高功耗應用”。至于打字辦公、網頁瀏覽,那對于如今的筆記本來說根本不是事兒,短暫的幾秒有負載,而后處理器就處于閑置狀態了,PS圖片處理也是如此。只有多媒體播放還算是持續的負載。

通過這個表格大家可以發現幾點:

●無論是集顯本還是MX獨顯的輕便本,其實幾乎所有多媒體播放應用都是捆綁的英特爾集顯,所以功耗都很低;

●如今酷睿U i3/i5/i7的相同應用功耗差異也不大,所以我們的測試表中甚至沒有分i3/i5/i7——因為它們的閑置功耗/頻率都可以降得非常低,且是“根據應用來動態調整自己性能”的。

●酷睿U的應用功耗的確控制得非常出色,你能夠想象嗎,一臺14英寸屏的電腦,玩游戲時可以跑出最大60W功耗,但在全屏播放視頻時,竟然只有5W左右,且還是包含屏幕和揚聲器功耗在內的,單獨的主機功耗只有最低3.3W!

如今,在線視頻也已全面拋棄Flash格式轉而采用H.264編碼,應用功耗也大幅降低,甚至可以這樣說:包括4K H.264編碼視頻在內的絕大部分視頻播放應用(含本地和在線),酷睿U筆記本都能以10W及以下的功耗輕松搞定!

那么,閑置功耗還會更低嗎?當然!這些年,英特爾一直致力于酷睿處理器的優化和架構創新,所以酷睿U的閑置功耗也一直在降低。第五代酷睿U筆記本開機啟動Windows后,關屏閑置功耗(非休眠狀態喲)還有1.9W左右,第六代就只有1.27W了,到達了第八代更是達到了夸張的0.66W!說實話,即便是現在,我們看到筆記本內部那么多電路和元器件,還包含了硬盤、內存、PCH芯片等,我們都很難相信其整體閑置功耗竟然只有0.66W,也就是660mW!!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第八代酷睿U機型,關屏閑置的最低功耗可以低至0.66W!加上超低功耗屏,屏幕在最低亮度下的整機閑置功耗也就1.44W——注意,雖說是“最低功耗”,但也是穩定狀態的。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這是競爭對手的12nm制程Ryzen U處理器的關屏閑置整機最低功耗,相比之下,差距還是明顯的。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下面大家猜猜看,10nm制程的Ice Lake酷睿U處理器,整機關屏閑置功耗可低至多少?答案見文末!

對了,這里還給大家提一句酷睿H平臺的最低功耗。

由于酷睿H的標準功耗都有45W(TDP),且還能超標發揮,所以,其閑置功耗自然也要高不少。且很多游戲本也沒有對“降低功耗”這個部分下太多的工夫。但,也有做得好的——部分酷睿H平臺的商用本精于功耗的打磨,而我們測試到的最低關屏閑置功耗為3W!相比之下,競爭對手12nm制程35W TDP的Ryzen 7 3750H筆記本的最低關屏閑置功耗為4.1W,依然有一定差距。

也正因為移動酷睿處理器的應用功耗和閑置功耗不斷降低,所以這些年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就是:英特爾筆記本尤其是酷睿U輕薄/輕便本(包含MX獨顯本)的續航在持續飆升。大家可能還記得在幾年前,一臺筆記本能夠續航六七個小時已是精品,而今,本地視頻播放超15小時的機型比比皆是,甚至不到4000元就能拿下。不少筆記本已能續航20小時,甚至已經出現了續航超25小時的產品!

寫在文后

今天的話題我們就聊到這里。相信大家通過性能和功耗的“一高一低”,應用上的“一強一長”,已對筆記本的發展和進步有了充分的了解,相信你也已經消除了認知上的誤區。簡單點說就是:即便回看短短的四年,筆記本的發展和進步也是天翻地覆、屢創奇跡的,無論在性能上還是續航上,都已經達成了“非常生猛”的狀態!

順便再說說英特爾,大家經常跟風似地調侃英特爾“擠牙膏”“用祖傳工藝”,但我相信這篇文章也已刷新了你的認知,也算是洗去了英特爾的冤屈吧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尤其是當你跨越多年來對比電腦技術的進步時,你會發現:電腦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依然英特爾在扛大旗!

對了,最后公布“10nm制程Ice Lake酷睿U輕薄本的關屏閑置最低功耗,答案是:0.38W”!你猜到了嗎?

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提示一句,達成這個超低功耗是有一定條件的,我們會在幾天后的Ice Lake筆記本評測中詳盡解讀,敬請關注。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i5-5200u處理器怎么樣(進步超乎你想象尋找移動處理器中的最強性能與最低功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21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