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令人側目,但是與之相伴而來的便是環境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近些年惡劣的環境問題。在如今談霾色變,萬眾關注環境的時代,戶外廣告行業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去改善環境呢?以下幾個案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秘魯UTEC大學創新廣告牌
類似中國,秘魯目前也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但是隨著建設的持續,污染及相關健康問題也不斷增加。
為了不讓重建新校園加劇這一問題,UTEC(秘魯工程與技術大學)決定在廣告機構FCB Mayo的幫助下打造一種“空氣凈化廣告牌“,這種廣告牌能從空氣中吸收大量污染物。
空氣凈化廣告牌
“空氣凈化廣告牌”每天大約能夠凈化10萬立方米的空氣,相當于1200棵樹的空氣凈化量。廣告牌利用熱力學過程將污染物“困在”一個水過濾器中。
這種廣告牌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影響范圍可達5個街區,此外它還讓學生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范例,讓他們知道科技可以怎樣改善環境,知道保護環境的過程就存在于身邊小小的廣告牌中。
眾所周知,新建學校的環境問題一直非常糟糕,這種“空氣凈化廣告牌”可消除UTEC新校區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污染,這是一個積極的應對方法。在全球長期被污染困擾的城市中,將隨處可見的廣告牌進化成空氣凈化設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值得稱贊的是,運用廣告牌進行創新并非是UTEC一時興起。去年該校設計了一個能夠吸收空氣中水分的廣告牌“利馬雨水收集器”,并將收集到的水凈化成飲用水提供給當地居民。
集水廣告牌
在一個很少下雨的城市,人們依靠水井,水井很容易被污染,“集水廣告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巧妙的方式獲取飲用水。
秘魯首都利馬每年降雨量不足25.4毫米,迫使一些居民不得不取用臟污的井水。盡管降雨較少,但較高的空氣濕度為這種取水方式提供了有利條件,不斷為生活在那里的人們提供飲用水,成為飲用水新來源。
每個廣告牌上裝有五個能將潮濕空氣轉變成水的設備,收集到的水分儲存在頂部的5個水箱中。過濾好的水會流入廣告牌下方的管內,這樣附近居民就能喝上干凈的飲用水了。
如此一來,本地居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免去了鉆井打水的麻煩,獲取了除地下水之外的另一種水資源補充方案。
哈爾濱啤酒吸霾廣告牌
7月初哈爾濱啤酒也別出心裁的發布了除霾廣告牌,開啟了國內廣告牌凈化環境第一步。
哈爾濱啤酒于2015年啟動針對霧霾問題的“藍天計劃”,通過在黑龍江省五大高校內種植白樺林,喊出響亮口號,讓冰城天空更蔚藍,旨在號召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關注空氣質量、用實際行動守護藍天。
2016年,哈爾濱啤酒與浙江大學流體工程研究所、中科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浙江浙風科技展開了積極溝通,并運用他們提供的技術,制作出了一塊“神奇”的廣告牌。
和大街小巷中林立的其他廣告牌相比,這塊廣告牌的外觀上并沒有什么不同,但背后卻暗藏玄機——一個凈化效率高達百分之99.7%的霧霾凈化器。
吸霾廣告牌
廣告牌創意發起人、哈爾濱啤酒品牌總監李哲林表示:“環保公益事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藍天計劃2.0希望通過領先的科技、創新的點子,來開展一些新的嘗試,為空氣質量的改善需求新思路和新方法。該廣告牌啟用后,可每天凈化周邊48萬立方米的空氣,相當于5000棵成年大樹每天的凈化空氣量,可以為40000人提供一整天遠離霧霾的生活。”
該凈化器所采用的雙效等離子體空氣消毒凈化技術,將等離子體技術和靜電吸附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產生了強大的空氣處理效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消毒凈化技術之一,還在軍用建筑及海上艦船有著廣泛運用。
在全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籠罩在吸霾廣告牌外的巨型口罩緩緩落下,標志著吸霾廣告牌正式啟用。“摘下口罩”的這一行為象征著冰城市民“丟掉口罩”的美好心愿,號召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守護藍天的隊伍中。
來源: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UTEC)官網、騰訊數碼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噴印之家微信平臺(pylm88)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浙江寧波打井隊,浙江寧波工地打水井-本地專業打井隊》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