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國婦聯《關于開展全國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隊和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項目案例推薦活動的通知》要求,經過各地婦聯推薦,省婦聯擇優選出6支團隊、3個項目推薦為全國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隊、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項目案例?,F將事跡簡介公示如下,如有異議,請與省婦聯宣傳部聯系。電話:024-23250122,電子郵箱:sflxcb3@163.com。
推薦全國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隊
1、沈陽市“七彩虹”巾幗志愿服務隊。沈陽市“七彩虹”巾幗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09年7月,在冊的志愿者數量已達900余人,女性占80%。幾年來共組織開展有特色的巾幗志愿服務活動達48次以上?!捌卟屎纭苯韼街驹阜贞牥床煌枕椖糠殖?個小分隊,并配有隊旗,分別是紅色幫扶小分隊、橙色民防小分隊、黃色護衛小分隊、綠色環保小分隊、青色家政服務隊、藍色輔導小分隊和紫色文藝小分隊。
紅色幫扶小分隊定期開展扶貧幫困活動,近百人次為120多戶家庭提供子女就學、困難幫扶幫扶;橙色民防小分隊組織防災減災大型圖片展覽,發放自編《防災減災200問》近千冊;黃色護衛小分隊,為近百位單身女性和中、小學生提供“夜保鏢”護送服務;綠色環保小分隊發動志愿者參與環境整治,認領48棵大樹及17個健身器;青色家政服務隊為獨居空巢老人設立“愛心門鈴”,提供緊急救助服務;藍色輔導小分隊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和推薦崗位,已為80余名大學生和200余名婦女提供了工作崗位;紫色文藝小分隊成立老年合唱團,開展巡演活動,自編自演的“鍋碗瓢盆交響曲”獲得了遼寧省電視臺優秀社區節目獎。
沈陽市“七彩虹”巾幗志愿服務隊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巾幗志愿者,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樓保鏢”、“民生大嬸”、“神勇張大媽”、“難事克星”。
2、大連市金州新區巾幗志愿服務隊。大連市金州新區巾幗志愿服務隊是一支專門從事婦女兒童公益事業的群眾隊伍,成立于2011年,目前有“法律援助”、“社會家庭”、“婚姻家庭指導”、“社會義工”四支志愿者團隊,共有中外注冊志愿者463人,女性人數占90%以上。
為保證工作規范有序運行,每支志愿團隊均設有隊長和副隊長,負責日常管理和協調聯絡;每支團隊志愿者資料均獨立成檔、統一存放,記錄個人資料、服務記錄、星級評定記等信息;每位志愿者均配發統一章程、管理制度、服務手冊和實名制胸牌;志愿者按“五級”星級管理,以每年累計服務時長進星、降星,并適時對星級巾幗志愿者進行表彰。
“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務隊”將《婚姻法》等女性實用課程送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設課程40余場,2千余婦女受益;“社會家庭教育服務隊”吸納30余名教育專家,打造“童麗宮公益家長學校”,開設國學、兒童輔導等八大系列公益活動64場,5000余人參與;“婚姻家庭指導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婚姻課堂等公益講座40余場,為20個街道送去親子沙盤36場,200余個家庭受益,發放宣傳手冊、心理教育讀本近萬本;“社會義工服務隊”成立了全國首支媽媽和孩子一起表演的公益合唱團——“媽咪咪寶貝合唱團”,曾受邀參加央視《合唱先鋒》錄制,開展了走訪慰問、愛心捐贈等多種公益活動活動32場,籌集公益善款6萬余元。
自2011年至今,團隊幫扶救助貧困婦女兒童百余名,捐款捐物合計5萬余元;開展各類講座114場,6000余人受益;開展大型廣場宣教活動8次;連續四年在六一期間通過愛心義賣、跳蚤大集等活動籌集善款和愛心圓夢物品金額合計7萬余元。
3、鞍山市婦聯巾幗愛心志愿服務隊。鞍山市婦聯巾幗愛心志愿服務隊始建于2003年,下設女企業家協會分隊、郭明義愛心分隊、馮志國愛心分隊、創業企業協會分隊、法律服務分隊、家庭教育分隊、“心之韻”健身分隊、機關干部分隊8個分隊,共有實名注冊愛心志愿者2300余人,女性人數占90%。
為了推進服務隊健康持續發展,制定了《鞍山市巾幗愛心志愿服務隊管理辦法》,建立了活動臺帳,統一了隊旗、徽章、胸卡等活動標志,定期召開分隊負責人會議。2012年,服務隊又開發了巾幗愛心志愿者網上實名招募軟件系統,面向社會廣泛招募巾幗愛心志愿者。
女企業家協會分隊幫助26名孤貧學子完成學業、資助建立3所學校,設立市“巾幗愛心基金”,幫助17個社區建立巾幗書屋,先后捐款百余萬元。郭明義愛心分隊舉辦捐助活動40余次,籌集資金100余萬元,近百名留守兒童和400余名老人受益。馮志國愛心分隊常年困難家庭,資助50多位貧困母親。創業企業協會分隊常年扶助貧困婦女兒童,走訪慰問貧困婦女兒童200余人,送去物資18萬余元。機關干部分隊全體與留守兒童結對,開展愛心媽媽(爸爸)牽手流動留守兒童活動。法律服務分隊提供政策法規咨詢,累計接待婦女來訪1000余人次,舉辦法律培訓100余期,培訓婦女上萬人,受理婦女訴求案件1000余起,辦結率100%。家庭教育分隊舉辦公益講座近500期,開通家長兒童熱線電話5599992和網上義務咨詢服務(aslzb2009@163.com)。“心之韻”健身分隊常年推廣普及群眾性健身活動,創編了“老年健身操”,組建健身隊節假日赴兒童福利院看望孩子、關愛空巢老人。 4、撫順市巾幗志愿者“心中有愛”志愿服務隊。撫順市巾幗志愿者“心中有愛”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00年,2005年3月5日在市志愿者協會、市民政局注冊,現已經擁有27個服務分隊、13個學雷鋒基地,800余名成員中600余名是女性。
志愿者長期到養老院走訪慰問,為那里的老人們理發、測血壓、包餃子、送水果等;志愿者們還義務照顧孤寡、獨居老人,悉心照料他們日常生活。與農民工子女結對,為農民工子女幫扶捐款,開展了“花朵校園護花行”、“四德教育進校園”、法律知識進校園、消防常識進校園等活動。為8所學校的貧困學生助學捐款十萬余元。每逢節假日,志愿者都會帶著節日禮品和生活用品慰問廣大官兵,與官兵聯合開展文化活動,并走訪慰問老紅軍、困難軍人家庭。工作站還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出行宣傳活動70場,引導乘客排隊文明乘車;開展禁毒宣傳活動百余場,利用條幅、宣傳畫、實物等向市民宣傳毒品的危害;參與整治大環境衛生活動近幾百場,冬季參加除雪活動47余次,清理衛生死角、小廣告1000余次。撫順8.16洪災發生后,工作站志愿者募集兩萬余元善款,向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并幫助災區村民清理淤泥,送去藥品和物品。
成立15年來,巾幗志愿者心中有愛工作站不斷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愛心團隊中來,照顧貧困學子、孤寡老人、參與城市清潔衛生,她們的身影遍布撫順市的各個地方,傳遞溫暖,讓雷鋒精神處處傳揚。
5、丹東市季鳳龍愛心服務隊。丹東市季鳳龍愛心服務隊成立于2011年,有志愿者200人,女性占60%以上,其中包括機關、部隊、醫院、企業、事業單位、個體經營等各行各業人員。團隊負責人為現任元寶區老干部局局長的季鳳龍,他生活拮據,卻傾其所有,默默幫扶,在他的帶領下,“季鳳龍愛心服務隊”為許多單身貧困母親、貧困家庭、需幫扶人員,尤其是農村貧困婦女兒童送去了愛心,帶去了溫暖。
團隊組織管理規范,建立實名檔案、服務活動和工作內容的記載及各種資料整理詳細,活動有實效,在全市具有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和社會影響力。
截至目前,團隊幫扶的貧困婦女兒童家庭已達200余戶,其中尤以農村貧困婦女兒童家庭居多。團隊為多個單身貧困母親、孤寡老人、孤兒等捐款捐物,累計達20余萬元。他們的事跡傳遍了丹東的大街小巷,感動和鼓舞著更多的人投入到貧困婦女兒童的愛心幫扶行動中。
6、盤錦市雷鋒家庭聯盟志愿服務隊。2009年2月,李紅巖和丈夫陳振與其他六個家庭共同創建盤錦市雷鋒家庭聯盟志愿服務隊。團隊以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和諧幸福、社會文明進步為核心理念,推行家庭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服務理念,目前有1000多個家庭3000余人參與其中,經常參與聯盟活動的有300多個家庭,女性占七成左右。團隊共設5個服務分隊,即:雷鋒精神志愿服務隊、扶貧幫困志愿服務隊、社區共建志愿服務隊、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環境保護志愿服務隊。
在機制建設方面,雷鋒家庭聯盟設立了團長、事務長、服務分隊隊長和顧問,通過電話、微信、QQ溝通情況,確定組織開展活動等內容,聯盟領導成員都可以單獨組織開展活動,事前與團長溝通,事后報送活動情況。同時形成了盟旗、盟徽、盟歌、盟文化和開通了網站,制定聯盟規章制度。聯盟創建6年多,開展活動150多次,在社會中產生一定的影響。
聯盟每年3月份都會開展“雷鋒文化進社區”活動,志愿者走上街道、社區開展雷鋒精神講座、義診、理發、心理咨詢等便民活動;為汶川、玉樹災區困難開展募捐活動,募集善款4萬余元;開展交通秩序維護活動,參與志愿者1600余人次,服務時間超過2萬小時;每月組織一次集中拾撿白色垃圾活動,幾年來共拾撿垃圾500余袋。
聯盟特別注重對家庭的宣教和幫助,開展“父母學堂”、組織家庭參觀雷鋒展覽館、為家庭提供心理咨詢和家教指導等活動,同時號召聯盟家庭與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關愛農民工子女共計50人。
推薦全國優秀巾幗志愿服務項目案例
1、營口市“殘健協力,為愛同行”志愿服務項目。劉凱華是一名孤獨癥兒童的母親,2003年她辭去工作開辦營口市第一個孤獨癥患兒康復中心——金石幼兒園,寓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志愿者227人,女性占65%。如今金石幼兒園已經成立12年之久,這劉凱華也從一個孩子的媽媽變成了現在許多名孤獨癥孩子的劉媽媽。
2014年,她依托金石幼兒園創建“殘健協力,為愛同行”志愿服務項目。項目主要開展四方面活動:一是走進高校進行科普宣傳,邀請專家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培訓,并于2015年世界孤獨癥日組織孤獨癥群體走進大學,與大學生親密互動。二是走進社區,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活動,促進公眾對孤獨癥人士加深對孤獨癥的了解,促使他們接納并關心孤獨癥患者。三是開展各種社會倡導、社會融合活動,2015年世界孤獨癥日,東北三省6座城市的1542名志愿者同時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呼吁社會關愛孤獨癥群體;2014年度組織大型倡導活動5次,在她的帶領下,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志愿者的隊伍。四是提供喘息服務,“喘息驛站”提供每周日的免費日間托管服務,為疲累的家長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出去走走、補充睡眠,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殘障家庭的家長得到了短暫的休息。 2、北票市友愛助學志愿服務項目。2013年白秀紅創辦北票市友愛助學志愿服務項目,現有成員50人,女性占80%以上。團隊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加入人員要填寫志愿者登記表,定期召開會議匯報總結活動開展情況,堅持經常性開展助學活動。
為保證活動公開透明,每次有活動,團隊負責人事先在群里發出通知,有時間的志愿者自愿參與。活動過程中,她通過微博、微信將圖片等發送給那些捐資捐物的愛心人士。活動結束后,負責人把總結和照片等發送到群空間供其他志愿者查看。團隊成員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走訪貧困學生,義務出人、出車、出力、出資,不計個人得失,人均義務服務達30小時以上,出車40余輛次。他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了自己,傳遞社會正能量,在社會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團隊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在發起人帶領下,已有20人結對貧困學生,經常走訪,給予生活、心理、學習上的關愛。積極爭取公益項目物資7萬多元,其中包括壹基金溫暖包90個,價值32850元;取雪地棉靴78雙,價值7000多元;在靠山屯小學建成第一處愛心書屋,捐贈圖書1200多冊;為鄉鎮小學爭取音樂設備款19059元。2014年掛牌建立了北票市愛心中轉站,成立以來接收、轉贈衣物6000多件,書籍1000余冊,玩具近百個。 3、建昌縣陽光志愿服務項目。陽光志愿服務項目由葫蘆島市建昌縣陽光愛心志愿團于2009年發起,至今已連續7年義務為困難群體提供幫助,登記在冊并長期堅持志愿服務的隊員超過210人,女性占80%。項目主要內容有三項:捐資助學、扶貧助困、救助病患。
項目共舉行了7次街頭募捐,每次的募捐資金都在1萬元以上,為患心臟病的貧困母親募集捐款4萬余元;為腎衰竭的高中女性募捐6.4萬元,如今女孩已成為一名大學生。項目開展了一對一助學服務,志愿團過網絡平臺發布貧困留守兒童資料,已經有來自北京、上海等二十多個省市的愛心人士與困難學生建立了長期助學關系,僅2014年就籌集60余萬元幫助貧困學生解決學費。每年臘月,志愿者都會忙著給貧困婦女籌集善款購買大米、白面,7年有近200多個貧困婦女領到了愛心米和面,惠及了數以百計的家庭。
7年來,無數家庭得到救助,500余名貧困學生獲資助,款項總金額超300萬元,在全社會傳遞了志愿服務的理念,為和諧社會貢獻了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上海市兒童福利院:棄兒收,領養,殘兒醫療康復,特教,寄托》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