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時代對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需求、新使命,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正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學院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為宏觀指導,秉承“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核心理念,通過深化校企合作與校際合作,以“秦嶺工坊”“隨企出海”“中文+職業技能”等項目為支點,精心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品牌,努力構筑我國軌道交通職業教育開放辦學的新高地。
機制創新 構建國際化職教運行機制
學院與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攜手,成立西北地區首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國際交通學院,并開設5個鐵道類專業。為保障國際合作項目高質量運行,學院對標國際化視野,規范化成立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并為其配備專業團隊,確保工作的延續性、規范性和政策執行的準確性。
同時,學院出臺《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管理辦法》等制度,從職能上加強對外合作交流的歸口管理、審批等機制建設,明確工作思路、工作節奏和責任落實,規范國際化辦學與交流合作運行,保證國際交流工作健康開展,吹響了大力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集結號”。
數字賦能 打造智慧教育資源共享生態
面向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學院攜手中國中車、西安鐵路局、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等合作單位,共同打造鐵路國際化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中哈秦嶺工坊和海外鐵路工程學院等國際合作平臺。立足肯尼亞蒙內鐵路、哥倫比亞波哥大地鐵等項目需求,把行業前沿理念、先進技術、操作規范等有機融入教育內容與教學資源。
作為匈牙利國家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庫課程標準及數字化課程開發項目的首批籌建單位,學院牽頭制定《動車組機械裝置檢修》課程標準,開發數字化課程資源,有效推動國內鐵路技術的國際化進程。其間,學院共開發12部針對蒙內鐵路與波哥大地鐵的培訓教材,并獲得SRVE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
產教協同 締造跨國人才培養戰略支點
學院緊跟中資企業的重點軌道交通項目步伐,聯合中國路橋、中國港灣、西安地鐵等企業,在海外設立波哥大海外工程技術學院、中哈經世學堂、“秦嶺工坊”等機構,共同開發國際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與教學裝備,為軌道列車裝備制造、運維等領域提供國際化人才培訓。
學院服務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先后選派骨干教師赴肯尼亞等地開展援教工作,對內燃機車副司機、檢修等崗位開展本土化培訓,為當地鐵路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學院成立全省高職院校首個面向拉美國家的“訂單班”——哥倫比亞員工培訓班,為哥倫比亞波哥大地鐵提供2批次高質量培訓服務,為拓展拉美職業教育市場、打造“教隨企出”提供了新樣本。
此外,學院積極落實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涉陜成果,接收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留學生,助力國際化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近年來,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牽引動力學院貫徹落實“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求,打通職業教育的國際化范式,有效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其間,學院成功立項2個陜西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裝備”培育項目,制定2套國際通用專業教學標準,開發2套國際教學資源。同時,建成省級教學資源庫1個,參與建成國家教學資源庫2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參與組建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為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國際化辦學戰略,緊跟全球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網絡,探索更多國際化技能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路徑,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全球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李益民 林輝 朱亞男)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西安鐵道職業學院(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國際化職教新范式 譜寫高水平辦學新篇章)》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