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村長”“智慧紅,遵義行”實踐團隊踏上了這片充滿革命記憶的土地,在遵義會議90周年之際,開展了一系列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之際,傳承紅色基因,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村長”“智慧紅,遵義行”社會實踐團于2025年1月16日奔赴遵義,開展實踐活動,探尋紅色足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在新時代征程中奏響青春華章。
追溯歷史,感悟紅色精神。實踐團的第一站是深入學習遵義會議的歷程與精神。在館內,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通過詳實的史料、生動的講解,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從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到老一輩革命家在會議中力挽狂瀾的偉大決策,再到遵義會議對中國革命進程產生的深遠影響,每一個細節都深深觸動著成員們的心靈。石浩然同學精心準備圖文并茂的展示和精彩的講解,為團隊成員講述“四渡赤水”的偉大壯舉,再現了紅軍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頑強的意志,穿插于敵軍重兵之間,巧妙穿插迂回,一次次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取得戰略轉移偉大勝利的場景。這不僅是軍事史上的奇跡,更是紅色精神的生動詮釋,讓成員們深刻理解了遵義會議精神中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闖新路、民主團結的內涵。這種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激勵當代青年奮進的強大動力。
調研問卷,洞察鄉村紅色文化。為了解鄉村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實踐團在遵義會址附近發放關于“鄉村紅色文化發展現狀”的調查問卷,主要內容涵蓋村民對當地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紅色文化在鄉村的傳承方式、紅色文化對鄉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等多個方面。成員們積極與過往游客、當地居民交流溝通,耐心講解問卷目的,認真記錄每一份反饋。在調查過程中,大家發現,多數人對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和紅色文化價值有著較高的認知度,但鄉村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宣傳渠道有限、缺乏專業人才、與鄉村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這些調研結果為后續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重要依據。
廣泛宣傳,弘揚遵義會議精神。實踐團肩負著向廣大青年宣傳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的使命,他們在遵義會址周邊設立宣傳點,向游客發放精心制作的宣傳手冊,詳細介紹遵義會議的歷程和精神。同時,還組織了小型的現場宣講會,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聆聽。不少青年表示,通過這次宣傳活動,對遵義會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的決心。在宣傳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還特別強調紅色精神與時代發展的緊密聯系,鼓勵青年們在新時代中勇挑重擔,砥礪前行。
紅色精神與鄉村振興的交融。實踐團走進遵義當地學校,開展紅色精神進校園宣講活動。成員們結合自身所學和實踐經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述遵義會議的故事和紅色精神的內涵。同時,將遵義會議傳承的紅色精神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通過播放紅色影片片段、互動問答等形式,激發同學們對紅色文化的興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隊員們還分享了許多鄉村通過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旅游、特色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的案例,例如“當代愚公”黃大發先生;老紅軍李光先生;深耕紅色熱土,助力鄉村振興的楊鵬鵬先生等等,一個個“可愛的人”激發了同學們對家鄉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到鄉村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來,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紅色精神依然熠熠生輝,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在此次“智慧紅,遵義行”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中,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實踐團深入探尋遵義會議的紅色基因,積極關注鄉村文化振興,通過學習、調研、宣傳和實踐,不僅讓自身深刻領悟了紅色精神的力量,也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貢獻了青春力量。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活動為契機,把紅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村長智慧紅)》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