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
心兒總是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垂頭喪氣
如今的一切都是瞬間
如今的一切都會過去
而那些過去了的,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肖邦 | 升C小調瑪祖卡
1925年冬天,22歲的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在精明能干的音樂經濟人梅洛維奇的策劃之下,揮別了父母姐妹與苦難重重的烏克蘭,終于到達了當時世界的音樂之都——德國柏林。一起到達的還有和他要好的鐵哥們,小提家米爾斯坦。不久,另一位烏克蘭的年青才俊、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也加入到他們的音樂突擊隊中。當時,柏林正下著大雪,然而經濟人梅洛維奇心中卻燃燒著一把火,他計劃著在歐洲音樂最宏偉的圣殿里,刮起一股來自烏克蘭的強勁東北風。在他的計劃中,鋼琴家霍洛維茨是重中之重,先捧紅霍洛維茨,再通過霍洛維茨與大小提琴的三重奏組合,將米爾斯坦與皮亞蒂戈爾斯基介紹給歐洲的聽眾。很快梅洛維奇,在貝多芬音樂廳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把三個青年安頓下來。他計劃,熬過了這個冬天,就要在著名的貝多芬音樂廳舉辦第一場霍洛維茨鋼琴獨奏音樂會。這是個很花錢的事,而且風險很大。
1925年的德國仍處在開明的魏瑪共和國時期。首都柏林擠滿了來自全歐洲心懷壯志的年青音樂家,所有人都等待著時機一鳴驚人。這里劇院林立,到處都是音樂廳,光是室內樂演奏樂隊就600多個,以嚴苛出名的柏林樂評界更是很難服侍。崇尚力量、理性、沉穩、節制的德國音樂品味,似乎也并不適合霍洛維茨這樣浪漫、熱情、自由、不拘一格的音樂靈魂。實際上,在這座愛樂之城里,22歲的霍洛維茨還是位名字古怪、一文不名的年青人。加上俄國猶太人的身份,在這里,顯然會受到雙重歧視。梅洛維奇將柏林作為霍洛維茨走向世界的起點,似乎很不明智。
三個火槍手,從左到右:米爾斯坦,霍洛維茨,皮亞蒂戈爾斯基
為了一炮打響,梅洛維奇不僅為霍洛維茨精心挑選了曲目,還找來柏林所有大牌的鋼琴制造商讓小霍挑琴。美國斯坦威鋼琴的歐洲總裁從漢堡趕來,親自造訪。在聽了年青的霍洛維茨熱情、豐滿的演奏之后,他馬上叫人把自家的鋼琴搬來讓小霍試奏。他告訴小霍,他家的鋼琴有著宏亮的音響,雄壯的低音,兼具華麗的音色。只有他家的鋼琴才配得上他的演奏?;袈寰S茨也從此對斯坦威鋼琴一見鐘情。梅洛維奇二話不說,拍出銀子,為音樂會預定了兩架價格不菲的斯坦威。
為了適應德國人的口味,梅洛維奇說服了小霍把名字中具有明顯猶太人特征的克洛維茨改成了現在我們通用的霍洛維茨。不僅如此,在1926年1月的音樂會之前,小霍還新定做了最時尚的筆挺西裝,在梅洛維奇的碎碎念之下,忍痛把年青時喜歡的肖邦式發型,理成了更時尚、瀟灑、油光可鑒的大背頭。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曾說,初見小霍,看上去就象是掛在墻上的肖邦,不過重新理發之后,小霍顯然更象是風流倜儻的李斯特。
左施納貝爾,右霍洛維茨
在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后,1926年1月2日,小霍的第一場獨奏音樂會盛大舉行。然而,令人尷尬的是:諾大的音樂廳里聽眾寥寥,不僅沒有掌聲,聽眾甚至連喝個倒彩都懶得張嘴。更讓梅洛維奇吐血的是:自己苦口婆心邀請的柏林樂評家們一個也沒到場。失眠、緊張、狀態不佳,小霍更是把往日駕輕就熟的曲目彈得一團糟。幸好還有兩天后的第二場,不得已,梅洛維奇緊急找來醫生,給小霍注射鎮靜劑,只為了讓他可以在音樂會之前睡個踏實覺。
上帝保佑,第二場音樂會的聽眾明顯更多更熱情,這要得益于德國當時的鋼琴演奏之神施納貝爾的親自到場,正是他,當年在出訪蘇聯時勸小霍來德國發展。和施神一起到場的還有柏林最重要的音樂雜志《大眾音樂報》的資深評論員。這回貝多芬音樂廳里終于人頭擠擠,小霍狀態也格外神勇。然而,誰也沒想到:中場休息時,小霍沮喪地告訴來后臺的梅洛維奇,由于自己用力過猛,把鋼琴的一根琴弦彈斷了。梅洛維奇馬上讓人把備用鋼琴搬上舞臺,問題是,自以為沒事了的鋼琴調音師,竟然乘演出間隙溜出去喝啤酒了。一堆人好一頓猛找,才把調音師及時地從酒精里撈回來,才趕上了下半場的音樂會。
一波三折的音樂會總算順利結束,聽眾反應熱烈。施納貝爾第一個沖到后臺向小霍祝賀。不過大師很奇怪,小霍演奏了在德國音樂會上很少有人演奏的李斯特改編曲——《費加羅婚禮幻想曲》。小霍告訴施神,這是經濟人梅洛維奇最喜歡的曲子,每場音樂會都會演奏這首曲子。小霍甚至問施神:你彈過這支曲子嗎?
施神笑了,說:我花了太多時間在巴赫身上,沒時間接觸這樣的音樂。年少輕狂的小霍得意地說:我正好相反,我打算把巴赫放到老了后再去彈!
巴赫 | C大調托卡塔與賦格,布索尼鋼琴改編
小霍不喜歡巴赫,然而德國的聽眾卻喜歡。為了折中一下口味,1926年1月4日小霍的第一場獨奏音樂會上,梅洛維奇安排的曲目單上的第一首就是意大利新古典主義大師布索尼改編的《巴赫C大調托卡塔》。
布索尼改編的巴赫理性而空靈,充滿了抵達另外一個空間的渴望——巴赫通過塵世的熬煉與凈化,在塵世的苦難中找到了心印上帝的平靜心湖,而布索尼則去掉了巴赫作品中對塵世生活的深沉喟嘆,以更加超越與輕盈的姿態直抵星空之間。這也許讓剛剛沖出鐵幕的年青人,有了一種特別的共鳴。在年青時輝煌絢麗的琴風中,他的這首曲子卻顯現出格外的空靈與超脫。
小霍的開場曲深得《大眾音樂報》評論員的贊賞。他預言,年青的霍洛維茨將前途無量。正是得益于《大眾音樂報》的推薦。很快,柏林最重要的頂尖樂團——柏林交響樂團主動遞來橄欖枝,邀請小霍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在這個可能最不適合浪漫派音樂的嚴謹國度,霍洛維茨用他精湛的技藝和熱情,征服了可能是世界上最挑剔的聽眾與行家。
柏林的系列音樂會,在聽眾熱烈的掌聲中剛剛落下帷幕。梅洛維奇就帶著小霍前往德國之行的第二站漢堡。在這里,霍洛維茨再一次受到了當地樂評界略顯謹慎的歡迎。努力與冒險得到了回報,成功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高興之余,梅洛維奇給心性頑皮的霍洛維茨放了一天假。那天,漢堡正在下春雪,梅洛維奇仍陪著興致很高的小霍去動物園玩了一天。顯然,雪中的動物遠不如霍洛維茨興奮。他們一直玩到傍晚,才從雪中歸來。
回到旅館時又冷又餓,旅館大廳里,一位穿黑大衣的男人卻攔住了他們。他唧唧歪歪地說了一堆德語,只有梅洛維奇聽懂了他的來意。原來漢堡愛樂樂團的首席女鋼琴臨時生病,無法演出。需要馬上找一個頂替者。而且演出就在當天晚上。
這對剛剛展露頭腳的霍洛維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表現機會,但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甚至沒和樂隊合練過哪怕一次,就決定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畢竟這個曲目,兩周前他才和柏林交響樂團合奏過。時間緊迫,在到達音樂廳之前,霍洛維茨甚至都沒能回一趟自己的房間,喝一杯熱牛奶就出發了。
柴可夫斯基 | 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漢堡愛樂的指揮帕勃斯特第一次看到樂團經理帶來的這位外表纖弱、臉色蒼白的年青人時,滿腹懷疑。然而,形勢已不容他挑剔了。他只能一再用法語叮囑霍洛維茨:你一定要緊盯我的指揮棒,那樣才不會有可怕的事發生。
樂隊奏出簡短的引子之后,霍洛維茨砸下的第一個宏亮的俄羅斯和弦,就讓帕勃斯特大吃一驚。他怎么也不相信,這樣有力的音響,竟然出自一個貌似弱不禁風的年青人之手。幾個小節之后,進入鋼琴獨奏的華彩樂段,越聽越覺得不可思議的帕勃斯特,竟然從指揮臺上下來,站在鋼琴邊,湊近了要看看這位年青人的手指。
當鋼琴重新與樂隊合奏時,帕勃斯特已經吃驚到臉色蒼白?;袈寰S茨的鋼琴不知不覺中,引領了整個樂隊,讓他不得不在指揮臺上機械地打著拍子,讓樂隊盡可能地跟上霍洛維茨肆意噴涌的鋼琴旋律。當輝煌的音樂終了,帕勃斯特和他的樂隊竟然比聽眾更興奮,率先為這個剛剛在歐洲樂壇初出茅廬的年青人喝彩。霍洛維茨從琴凳上站起來,羞澀地微笑著,和每一個樂隊成員擁抱。而此時——帕勃斯特回憶道:
鋼琴就象是一條剛剛被屠殺的大龍,躺在舞臺之上。
年青的霍洛維茨,雄健、自由而迷人,他激情四射的音樂會演奏,永遠充滿了令人驚異的絢麗音響。與漢堡愛樂的意外合作,頓時引爆了漢堡市民的狂熱,人們爭相搶購霍洛維茨音樂會的門票,只為親眼目睹屠龍英雄的輝煌表演。這可樂壞了梅洛維奇,他馬上將原本因為財力不夠,在舞廳舉辦的音樂會升級到當地最大的音樂廳舉辦。3000多張門票兩小時內售空。
琴迷歐羅巴
啊,我的飄忽的青春
我要感謝你給我的歡樂
那憂郁,那可愛的痛苦
那狂飆、喧嘩與宴飲
為了你帶來的一切禮物,我感謝你
——普希金《歐根·奧涅金》
肖邦 | 黑鍵練習曲
從鐵幕蘇聯來到歐洲文明最繁華的核心,生活的巨變,仿佛就象置身于宇宙這個奇妙的萬花筒中,讓你身不由已地跟著它旋轉。
在德國多特蒙德,霍洛維茨體驗了一把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風流與放肆。多特蒙德愛樂的首席樂師是一位熱情、老練的男人,他竟然把霍洛維茨帶到了當地最大的妓院。老鴇領著七個裸體女孩供他們享樂。然而,霍洛維茨還要準備第二天的音樂會演出,他只能利用妓院大廳里的鋼琴練習。七個裸女被霍洛維茨的琴聲吸引,圍繞著霍洛維茨認真安靜地聽他彈琴。第二天的獨奏音樂會上,當霍洛維茨端坐在舞臺鋼琴前,抬頭望向聽眾席, 老鴇和昨天聽他彈琴的七個女孩,就坐在第一號VIP包箱里,為他鼓掌。
1926年3月底,霍洛維茨從德國移師到法國藝術時尚之都巴黎,租住在一位熱愛音樂的富有女房東家中。雖然一路上音樂會都受到了出人意料的歡迎,不過對經濟人梅洛維奇而言,旅行與演出高昂的成本,仍然讓霍洛維茨剛剛起步的事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生活成本高到離譜的巴黎,想在寬敞的高檔音樂廳舉辦音樂會的費用,也夠梅洛維奇喝一壺了。窘迫時,他甚至無法按時支付巴黎的房租。好在女房東非常迷戀帥氣的年青鋼琴家,不僅同意延遲支付租金,甚至親自貼錢幫助霍洛維茨支付巴黎歌劇院音樂會的租金。
上世紀20年代,巴黎街頭時尚而優雅的貴婦
為了給音樂會預熱,梅洛維奇說服了巴黎另一位女貴族珍妮.杜波斯特夫人,就象是當年旅居巴黎的肖邦一樣,在貴族的家中舉辦了一場沙龍音樂會?;袈寰S茨后來回憶起那場沙龍時說:
那天我演奏肖邦和李斯特的一些作品,在最后,我彈了拉威爾《鏡子》組曲中“憂傷的鳥”和他的《水之嬉戲》,音樂會結束之后,一個小個子男人走到我面前,對我說:“你彈得太好了,不過在我們這里,一般會彈得更朦朧一些,你演奏得更象是李斯特”,他停下來,看看天花板,然后說:不過我覺得你是對的,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拉威爾!
霍洛維茨彈的拉威爾,我一直沒有找到過唱片。但我知道,1926年的巴黎的確為這位來自烏克蘭的天才鋼琴家伸出了熱情的擁抱。沙龍音樂會后,在巴黎歌劇院舉辦的公開音樂會,坐無虛席,甚至加演了兩場。然而,音樂會結束之后,梅洛維奇一算賬,竟然還入不敷出。于是,梅洛維奇想到,也許應該為霍洛維茨的音樂會找個富有的贊助人。通過杜波斯特夫人的介紹,梅洛維奇將意大利羅馬音樂理事會會長、有權有勢的著名貴族馬蒂諾伯爵請到了租住的公寓,聽霍洛維茨彈琴。
后來霍洛維茨回憶:為了招待貴賓,他們甚至不得不向女房東借錢來買高檔的點心。在霍洛維茨的公寓中,只有一把象樣的古董椅,梅洛維奇特地請伯爵在古董椅上就坐,沒想到體重太大的伯爵,一屁股把古董椅坐斷了。伯爵堅持站著聽完霍洛維茨的演奏,非常滿意,不久伯爵就把意大利音樂會的演出合同寄給了梅洛維奇。
李斯特 | 安慰曲之三
正當梅洛維奇為找到贊助人欣喜之時,他突然發現,伯爵寄來的合同里沒有提到從巴黎旅行到羅馬的費用。而當時,他手頭除了欠著女房東的一屁股債,已經兩手空空。他憂郁地來到公寓附近的一家理發店理發。竟然對著鏡子哭了起來,店主問他何故傷心,梅洛維奇告訴店主,一位才華橫溢的天才鋼琴家,終于得到了一個去意大利開音樂會的天賜良機,竟然因為湊不起路費,面臨斷送前程。我實在難以想象當時的場景,我只知道,這位好心的理發店老板(一定聽過小霍彈琴)熱心地借出了1000法郎,讓霍洛維茨和這位對鏡傷心的經濟人,去意大利開音樂會。
意大利羅馬的音樂會相當成功。然而,梅洛維奇卻發現,雖然伯爵出了音樂會的費用,卻沒有包含羅馬高昂的吃住開銷,而且音樂會收入還被伯爵分去了大頭。弄得梅洛維奇和霍洛維茨依然是入不敷出。想想,回去還要還女房東和理發店老板的錢,這可如何是好?梅洛維奇為此糾結了兩個晚上,在離開羅馬時,他決定對伯爵撒一個謊,他聲稱他在來羅馬的火車上錢包被人偷了?,F在連回家的錢都不夠。也不知道伯爵是太善良,還是太天真,反正伯爵馬上支付了梅霍兩人在羅馬的全部生活開銷。
埃蓮娜皇后
羅馬音樂會的成功甚至驚動了意大利王室。在霍洛維茨第二次意大利之行時,埃蓮娜皇后通過伯爵邀請霍洛維茨去王宮喝茶。當時霍洛維茨才剛下火車,乘的又是三等車廂,人困馬乏,西裝都是皺的。3個小時后馬上還要去王宮,讓霍洛維茨很不開心。梅洛維奇趕緊讓他的大男孩抓緊時間睡覺,并趕緊把霍洛維茨的西裝送到洗衣店。沒想到3小時后,當皇室專車已經到達飯店時,服務員才送回西裝,要命的是,不知怎么搞的,西裝上一股濃烈的煤油味。當時已經沒有時間更換西裝。梅洛維奇急中生智,將一整瓶男用香水倒在了西裝上。
奇特的混合,就在王室茶話會上,皇家仆人端著銀盤,俯身請霍洛維茨挑選點心時,聞到了這混合著煤油與香水的奇葩味道。他不僅夸張地皺起了眉頭,還忍不住地發出了驚奇聲。以至于連遠處的皇后,也注意到這邊的小小不安。當時霍洛維茨自覺窘迫難堪,他生怕皇后會走近他身邊,然而,在茶話會快結束的時候,皇后還是特地過來與他合影?;袈寰S茨回憶道:皇后始終保持著微笑。這張我沒見過的合影,霍洛維茨自己說,在后來他出入海關時還多次發揮了作用。由于霍洛維茨的難民身份,海關經常會扣留大師,這時,霍就會有意將與皇后的合影放在行李的顯著位置。
1926至1927年,霍洛維茨從德國柏林出發,足跡遍布整個歐洲。音樂會一場接著一場,他聲名鵲起,卻也因為夸張的音響效果和飛快的彈琴速度備受爭議。然而,年青人并不在乎這些,真正讓他不快的是,除了柴可夫斯基鋼協,歐洲聽眾對他鐘愛的俄國音樂卻提不起興趣。他精心準備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就被歐洲人冷遇?;袈寰S茨漸漸地厭倦了,成天演奏德奧經典曲目。
一戰之后,二戰前夕,以德法為核心的歐洲樂壇,其實死氣沉沉。歐洲音樂的心臟德國,也在納粹排猶思潮的泛濫中,失去了兼收并蓄的活力。在霍洛維茨野心勃勃的心中,仍然渴望著一個更廣闊自由的天空。
梅洛維奇,當然最了解這個令他得意的大男孩。他在巴黎與美國著名的音樂經濟人尤德遜達成了協議,按照計劃,1928年1月,他將帶著他的三個烏克蘭演奏天才,穿過大西洋,登陸自由美國。 在那里有著霍洛維茨最崇拜的音樂家拉赫瑪尼諾夫。
西伯利亞的旋風
我們是自由的鳥兒
是時候了,弟兄
飛往烏云背后雪白的山峰,
飛往蕩漾著藍色波濤的寬闊海洋
飛往只有風,伴我翱翔的地方
——普希金《囚徒》
拉赫瑪尼諾夫 | 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曲
1927年圣誕節,在結束了歐洲最后一場肖邦專題音樂會后,梅洛維奇帶著霍洛維茨登上了“漢堡號”游輪。據說,這是霍洛維茨特意選擇的,因為在他心中,漢堡是他事業的轉折點、他的幸運地。經過12天無聊的海上旅行,1928年1月6日,霍洛維茨一行懷著忐忑不安的期待,到達美國紐約。
這個世界最繁華的大都市的一切,都讓他興奮。相比歐洲,這里的街道與建筑更加高大,擁擠和吵鬧。當他來到紐約第57街卡內基音樂廳附近,巨大的演出海報把他狠狠地嚇了一跳。美國音樂經濟人尤德遜擅自夸張的炒作,在海報中,他把即將在卡內基舉辦音樂會的霍洛維茨稱之為“西伯利亞的旋風”,他是集合了魯賓斯坦的浪漫音色、拉赫瑪尼諾夫的力量、霍夫曼速度的鋼琴超人。1月12日,這位俄國鋼琴超人將和英國杰出的指揮家比徹姆爵士,一同在卡內基音樂廳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名作《第一鋼琴協奏曲》。
有什么好怕的呢,一部他演奏過無數次的名曲,一部展現過他屠龍之力的杰作。然而,在到達紐約的第一個晚上,霍洛維茨又失眠了。
位于紐約第57街的美國音樂圣地卡內基音樂廳,1891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在它的開幕音樂會上,俄國偉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遠渡重洋,在這里指揮演出了他的杰作《第一鋼琴協奏曲》,顯然美國經濟人尤德遜選定這首曲子,作為霍洛維茨美國首演的核心曲目,自然是用心良苦。
其實無論是尤德遜夸張的炒作,還是從來沒有合作過的比徹姆爵士,都無法讓這位狂野不羈的年青人興奮到失眠。真正讓霍洛維茨興奮的是,他聽說:自己從小崇拜的偶像、身在美國的拉赫瑪尼諾夫,屆時也會親自到場聆聽他的演出。在霍洛維茨12歲時,他曾經差點見到這位俄羅斯的音樂之神,然而臨了,拉赫放了小霍洛維茨的鴿子。
1月7日,尤德遜讓霍洛維茨去紐約美國斯坦威鋼琴的總部,挑選音樂會用琴。在那里霍洛維茨意外地碰到了一位烏克蘭老鄉,斯坦威工作人員格雷涅爾。他鄉遇故知,自然格外地開心,兩人很快就談起在美國生活的俄國名人,聽說格雷涅爾和拉赫瑪尼諾夫也很熟悉,霍洛維茨趕緊向這個會說家鄉話的新朋友透露了自己的夢想:想和自己年青時的偶像見上一面。
拉赫瑪尼諾夫 | 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讓霍洛維茨意外的是,這個夢想第二天就實現了。其實拉赫早就注意到霍洛維茨。早在他登陸紐約的第一天,拉赫曾打電話給斯坦威工作的格雷涅爾,對他說:
聽克萊斯勒講有一個叫克洛維茨(霍的烏克蘭名)的鋼琴家,在巴黎演奏我的第三鋼琴協奏曲,棒級了。我希望有機會可以為他伴奏一次。
1月8日下午4點零5分,在格雷涅爾的安排下,倆位一老一少的鋼琴巨人,終于在斯坦威總部的地下室見面了。那里是斯坦威存放音樂會用琴的地方?;袈寰S茨回憶說:
那天我緊張得都快死了,如此偉大的鋼琴家要為我這個年青人伴奏他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終生難忘。這才是我真正的美國“首演”。
不茍言笑的拉赫與自己最著名的腦殘粉小霍,寒喧了幾句,兩人就坐下來,演奏第三鋼琴協奏曲?;袈寰S茨彈鋼琴獨奏部分,拉赫用鋼琴彈樂隊部分的縮譜。當三個樂章全部彈玩,霍洛維茨期待著偶像能給自己一點評價。然而,拉赫只是指出了,霍洛維茨幾處彈得不夠理想的地方,主要是嫌霍彈得太快。最后大師淡淡地說:克洛維茨先生,你比我彈得好!
事后,拉赫曾對朋友評論霍洛維茨的演奏說:他恨不得把鋼琴給吃了,像一只貪婪的猛虎,他具備了演奏這部作品所需的勇氣、力量和強烈的表現力。
柴可夫斯基 | 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1月12日,在卡內基音樂廳的美國首演前,拉赫真的來了,不僅僅是拉赫,自己年青時崇拜的另一位偶像——波蘭鋼琴家霍夫曼也來了。在后臺角落里,霍洛維茨緊張萬分,他摘下帽子,脫下西裝,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已經有點皺巴巴的鋼琴王子李斯特的畫像,開始祈禱。祈禱完畢,一個人反復踱步,用力地搓手,讓手指盡可能地熱起來。
其實年青人的血已經開始燃燒,然而擔任首演的曲目——老柴第一鋼協指揮的比徹姆爵士看上去卻閑庭信步。這將是一場充滿了戲劇性沖突的首演。與當年漢堡演奏同一曲目時不同的是,這位英國老爵士,顯然看不慣年青人的火熱作派。
英國的指揮家比徹姆爵士,指揮風格穩重而注重整體性。他為人彬彬有禮,卻有著英國老紳士特有的固執與傲慢,絕對容不得別人任何冒犯他的舉動,他會用我行我素的堅持,來應對年青人的挑戰。
兩人演出前的合練已經鬧到不歡而散?;袈寰S茨的經濟人梅洛維奇,對選擇比徹姆來指揮老柴第一鋼協憂心重重。然而,是驢是馬終究要牽到臺上溜溜,才能爭個對錯是非。
比徹姆爵士
到了正式演出時,比徹姆爵士慢條斯理的樂隊指揮,幾乎是故意和霍洛維茨火山爆發式的鋼琴音響唱反調。第一樂章,當霍洛維茨的鋼琴天馬行空地飛奔在幻想中俄羅斯廣袤的曠野上時,樂隊部分甚至比合練時演奏得還要慢。爭斗到第二樂章慢板,兩人似乎漸漸平和了下來,哪知到了第三樂章,霍洛維茨開始狂飆突進,慢吞吞的樂隊卻仍按著自己的步點前進,鋼琴與樂隊的協奏,最終成了相互拆臺。
聽眾席上開始騷動不安。美國的音樂評論家們,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仿佛他們在聽一部假的老柴一鋼。也許是這種對抗,多少帶來了一點新鮮的刺激——畢竟這部演出了無數次的名作,如今聽起來竟然如此得不同,充滿了撕裂一般的快感。于是,很多聽眾開始為這奇葩的演出喝彩。
霍洛維茨的美國首演,引發了整個美國音樂界的大爭論。說差的,大罵霍洛維茨“粗野、膚淺”,說好的,贊美這音樂就像火山一樣壯觀。不過,讓梅洛維奇欣慰的是,爭議也同時讓美國人深刻地記住了霍洛維茨的名字。美國媒體甚至戲稱霍洛維茨為“俄國野人”!
就在音樂會舉辦的第二天,一肚子火氣的霍洛維茨收到了拉赫的便條,大師請年青人去他家吃飯。在兩人第二次見面時,拉赫嚴肅地規勸霍洛維茨:
你或許擁有最快的速度和最捧的音響效果,但我必須告訴你,這不是音樂,也沒有必要!
柴可夫斯基 | 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那天,霍洛維茨從拉赫家回來,對經濟人梅洛維奇說:就算他罵了我一頓,我也很愉快!
在許多年之后,霍洛維茨的琴風,漸漸地消去了年青時的火氣,他曾回憶起1928年卡耐基的音樂會時說:那些持續的加速與減速,其實都沒有必要。
幸好,年少的輕狂并沒有對霍洛維茨的事業造成多少負面影響,性格開朗健忘的霍洛維茨,最終還是和固執的比徹姆爵士和解了。兩人在五年后的倫敦,再一次合作演奏了老柴的這部名曲。這一次,倆人都讓了一步。而霍洛維茨與拉赫,也從那次音樂會之后,成了忘年交。在霍洛維茨的心中,拉赫亦師亦父。
有時,我們經常會爭論音樂的快與慢,輕與重,喧嘩與寧靜,熱血與冷酷,其實這些爭論并沒有太多價值。音樂就和人生一樣,只有當你領會了自由的要義,你才能超越一切爭論,以臻完美的平衡。
—— 未完待續 ——
本期QQ歌單 請按文末“閱讀原文”
蘋果用戶贊賞專用二維碼
期 待
喜歡自由地暢聊音樂與藝術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的微信群:黑膠叔叔的木屋,ID: blacklakers為好友,之后我們會拉您入群。注意:請不要在群里做生意喔。
歡迎留言,謝謝轉發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鋼琴和弦彈奏方法教學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