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一下樹人學校發展的簡歷:創辦于1999年8月,建校之初該校不足200人,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在校學生4000余人,擁有東西兩個校區,占地面積40余畝,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是柘城縣及周邊縣市知名的民辦教育品牌學校。
讓我們看一下樹人學校發展的成績:2008年11月,樹人學校被共青團河南省委、省綜治辦和省教育廳授予優秀青少年維權崗;2008年12月,樹人學校被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授予改革開放三十年河南省民辦教育百強學校;2011年,該校升入高中的奧賽生張瑞星參加全國數理化競賽,獲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數學競賽三等獎……
是什么讓樹人學校如此跨越式發展?是什么讓樹人學校成為民辦教育品牌學校?
校園優美是學生溫馨的家園
樹人學校老校區位于柘城縣縣城華景路東段(黃山小區向西100米路北)。新校區位于柘城縣縣城雙河路中段南側(西關紅綠燈西300米)。兩個校園一年四季綠意融融、鮮花盛開,徜徉其中,心曠神怡。
千米溫泉滋潤了學生們的生活。該校投資350萬元,打了一眼1070米的溫泉,并建成了專供學生們洗浴用的樹人溫泉浴池。這不僅保障學生在寒冷的冬天也隨時能免費洗上熱水澡,而且也為他們生活洗涮提供了無限的方便。該溫泉浴池的建成,開了我市公辦民辦學校之先河。
為確保孩子安心安全地上課和生活,樹人學校又投資100余萬元在每個教室安裝了冷暖空調。教室和寢室內全部安裝空調在柘城縣是首例,也是唯一。與之同時,為保障校園用電安全,學校投資14萬元安裝了變壓器一臺。該校投資50余萬元對每個教室架設了專線光纜入戶,確保了多媒體教學的正常進行。學校還為老師們每人配備了一臺手提電腦,便于他們為教學制作有關課件。
在學生生活方面,學校話費30萬元,在學校安裝了150多個攝像頭,讓安全監控到了每一個角落。學校先后投入近百萬元對校園的綠化、美化和量化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投入,使學校達到了“亮”、“綠”、“美”,在今后的時間里,他們仍將繼續加大硬件設施和建設投資力度,打造現代化超一流的生態校園,徹底提升樹人學校的檔次和品位。
該校一直重視學校的飲食質量,在物價上漲的壓力下,想方設法調劑學生的飲食,做到花樣翻新、口味適中、營養搭配,保證學生營養均衡、身體健康。四年來,早餐無償為學生補加一個雞蛋;他們為每位學生固定了就餐座位,就餐時,由生活老師提前將飯打好,學生下課可直接就餐;湯、主食不限量,吃飽為止;學校免費發放學生用品及竹席、枕頭、被罩、床單等床上用品和臉盆、毛巾、牙刷、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
該校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終極責任。為彰顯教育公益屬性,回歸教育理性,樹人學校于2014年牽頭成立柘城縣樹人民辦教育慈善基金會,資助柘城縣區域內的215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文化興校國學育人
圖書長廊促進“書香校園”的發展?!昂V學明理,立身持節”是樹人學校的校訓,“和諧,誠信。感恩,創造”是樹人學校的文化主題。他們認為:和諧。即是校園和諧,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物之間的和諧,校內和校外的和諧,其目的它最終會引導大家共筑和諧校園;誠信。做人要誠信,讓學生成為誠信的人,老師必須先做誠信的人,人人誠信。它最終會引導大家共筑誠信校園;感恩。人人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同事,感恩同學,感恩學校,感恩陽光給我光照。它最終會引導大家共筑感恩校園;創造。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而這個人最終要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能是一個只會消耗的人。要對社會有用,那就要學會創造,而不是一味接受。它最終會引導大家共筑創造校園。
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他們投資100多萬元在前后校園建成了圖書長廊,他們將圖書長廊分為“和諧”、“誠信”、“感恩”、“創造”四個小長廊。長廊分布在校園內的四周,里面擺設有很多圖書,想看書時,他們可以順手拈來,不想讀書時,長廊內除了相應的圖書之外,還有關于成語故事等方面的精美的畫屏,能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就可以受到有關方面的文化熏陶。該校還投資20余萬元,建成了“書香竹韻”亭,亭前長廊書香濃郁,修竹高風亮節,不僅提升了學校的品味,也為學生們培養高尚的情操增添了濃厚的韻味!
師德墻建設。校園設立師德墻一面,上書有關師德準則:關心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團結同事,團結每一位同事;愛護學校,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服從學校安排,把工作當成事業去辦。忍受一切委屈,把打擊當成進步的動力。拋開私心雜念,處處以大局為重。守住良心底線,人生無所愧對,守住職業底線,不可誤人子弟,守住做人底線,不要忘恩負義。
師警墻建設。校內設立師警墻,上寫以下文字:不稱職的老師是讓學生適應自己,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優異的教師是讓自己適應學生,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國學教育是該校的特色。樹人學校的領導們認為,國學是世界文化的精髓,學生們將國學掌握住了,學校教育的根本也就抓住了,學生們做人方面的修養也就具備了。除圖書文化長廊滲透著濃濃的國學韻味之外,該校還以國學教育為依托,開辟了第二課堂。他們將《華真大語文》作為自己的國學教材,讓學生們認真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文化經典。該校每周舉辦一次拜孔儀式,培育學生們熱愛國學高尚情操。
因為其國學教育成績卓著,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授予樹人學?!昂幽鲜『霌P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范學校”。
為鑄造屬于自己的樹人文化,他們成立文化辦公室,派出專人負責樹人文化的鑄造工程;開通樹人官方微博,建立樹人博客群,樹人貼吧,qq群,搞活用好樹人網站,便于開門納諫,和社會各界交流,吸取社會各界寶貴的意見;創辦內部綜合刊物《樹人文化》,開辦感恩節,誠信節,樹人節;關注問題兒童,開展認家長活動,變教室為學室,每個學室各自起好學室名字,并各養金魚一缸,意寓自由靈動,班級設置圖書角;每個宿舍起好宿舍名字,并各置鮮花一盆,意寓寧靜祥和。院內設置電子屏一個,播出豐富內容,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辦公室前,設立宏德鏡一面,每天早晨,早自習前,老師面對宏德鏡宣誓,之后帶領學生面對國旗宣誓;老師和班子成員掛牌上崗
采訪中,樹人學校的領導班子成員告訴記者,通過樹人文化鑄造行動,啟迪了師生心智,提升了師生綜合素質。但是他們文化鑄造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提煉和彰顯樹人文化,最終把樹人打造成豫東名校。
學以致用培育學生創造力
樹人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先成人,后成才”。何謂成才?該校的領導們認為: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成為高分高能的人才算成才。為此,他們狠抓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
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他們首先讓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在文化中尋找答案,然后讓他們以高效課堂為依托,狠抓學生們的創造力的培養。他們組織教師進行三省:一省有沒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二省有沒有追求課堂的詩意;三省有沒有享受教學的幸福。
課堂上,面對問題,他們首先開展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們的合作能力,之后再開展組外討論,培養學生們的探究問題的能力;鎖定課堂,向課堂要效益,節省每一秒課堂時間,讓課堂的每一分鐘產生無窮的效力;其次他們進行了差異化課堂實驗。此實驗主要針對下學一至四年級的語文和英語:在本年級段內,根據學生自我選擇可以到另外班級聽課,由學科內交叉實現學科外交叉。
導學案是高效課堂實驗成敗的關鍵。要求導學案精、準、透、廣。導學過程以設計問題為主,不要直接給出答案。導學案要求以課件為主要形式,以投影為主要載體,節約一切時間。
開足開全課程。體、音、美、書法、舞蹈都聘有專職教師,納入正課時。業余時間開展運動會、電影晚會、書法比賽等活動,學校還組織了大型樂隊和小提琴隊,通過多元化培養和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來愉悅學生的心情,陶冶學生的情操,以達到“樹人”的目的。
為方便學校教學和學生業余時間學習,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又花費50萬余元配備了鋼琴、小提琴、洋號等其它西洋樂器,學校平時音樂舞蹈課按時開展,除此之外,學校還在每年的“六.一”和“十.一”開展有關演出。這些措施的實施,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近日,柘城縣舉辦了柘城縣少兒春晚選拔賽,共有22人中選,其中僅樹人學校就占有7名。
學校還注重讓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帶他們到老年公寓為老人們梳頭洗腳、打掃衛生等,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還讓他們培養了敬老尊賢的美德。
良好的育人環境、良好的生活、良好文化氛圍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們的成才提供了良好的保證。學生懂道理、知文明,使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柘城縣歷次組織的質量調研中,樹人學校成績均居全縣前列。在近日中央電視臺中學生頻道舉辦的全國中學生英語大賽中,該校學生張貝貝和王曉航被選為決賽選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短短的十來年內柘城縣樹人學校就發展成為如此規格和規模的學校,它必將成為一朵永遠盛開的教壇奇葩,永遠綻放在絢麗多彩的百年名校之苑!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小提琴多久能學成》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