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中國,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比腫瘤還高!農村的死亡率比城市高!
那么問題來了,心血管病到底要不要吃的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民生周刊”(ID:msweekly),不代表“素食一號”觀點。
9月19日上午,陳可冀老先生在“2017大健康論壇暨中國健康文化大會”上,就這一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陳可冀,1930年10月出生于福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西醫結合內科、心腦血管科專家。
1
“我們中國,關于吃素有個偉大的發明”
吃素的觀點,古已有之。《禮記》特別強調要吃素。我們中國的《皇帝內經》就提倡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陳可冀在演講中 劉燁燁/攝
關于吃素的問題,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大的發明:
劉邦的孫子叫做劉安,是淮南王。他研究發明了豆腐,在全國都有影響,后來又推廣到東北亞、東南亞,對吃素有重要的影響。
關于素食方面,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是最早的素食譜。毛澤東曾經對岳美中說,“動為綱,素經常,勞逸當”,還是應該多吃素的。
2
“因為吃素,他們的壽命比一般人都長”
生平素食者很多,我這里列舉了一些人物,包括愛因斯坦、達爾文、牛頓、漢武帝、托爾斯泰都是吃素的。因為吃素,他們的壽命一般人都長。
陳可冀在演講中 劉燁燁/攝
愛因斯坦吃素,他說,“我的攝入沒有脂肪,沒有肉”。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方式非常好。
美國曾經的總統,本杰明也是吃素的,他說,“我不吃肉帶來種種不便,常常因為這種怪僻受到責備”,他活的時間也是挺長的。
梁漱溟也是吃素的。
全球70億人口,素食者占8-10億。素食主要類型:一種是純素食;還有一種是乳素,不戒乳制品;還有不戒蛋素的;還有魚也會吃的。
3
“多吃素食,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
在吃素方面,我想還是要有講究,飲食應該要稍微偏素一點。
黃油含的脂肪量最高,大概100%,起碼心腦血管的病人要注意。植物里面大豆很好,大豆含的脂肪是42%,病人要吃豆類比肉類好一點。
與會觀眾拍攝陳可冀演講 劉燁燁/攝
前兩年,泰安市有個25歲的小伙死于心梗。怎么回事?他每周吃5次炸雞,連續吃了三年,心肌肌鈣蛋白比正常人高了四五倍。
前兩個月,美國有個針對畜牧業的游行,為什么?他們認為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比整個交通運輸業還要多,畜牧業的增長不要過度的擴大。
有人做過實驗,把一份果菜和一份生肉用紙掩蓋,讓一只貓去聞,肯定對肉有反應,而如果人去聞的話,會相反。
各類肉類所含的脂肪量,豬肉是40%,鴨肉是30%,雞肉、牛肉比較少,我們補充蛋白應該吃一點飛禽類的,豬肉類不要多吃,有的人喜歡吃紅燒肉,偶爾吃吃還可以,不要天天吃。
有的人說吃素,蛋白質是不是不夠?其實,堅果里面的蛋白最多,我跟一個同事說,每天要吃十個花生米,這個很好。
豆類和谷物也很好,要多吃。有很多研究證明,膳食平衡是好的,吃點素的有好處。研究證明素食與高血壓是有關系的,多吃素食是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壓。
我在1962年曾經做過長期素食人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情況的研究。他們吃素44年,都是老年人,女性吃素的時間34年,結果證明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大于200毫克。這一類的素食,因為年齡比較大,考慮存在代謝異常。
我想,我的結論就是要吃的合理、平衡,這樣才能活得更長,看起來更年輕。我們國家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不管是素食還是肉食,我們還是要提倡營養均衡。
免責聲明:本號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謝謝!
主編:衲木錯
編輯:楊卓雍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公對私轉賬需要多久》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