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似仙境何處有,勸君早做武陵行,說的就是張家界了,總的來說,在張家界的行程還是比較累的,但這么壯麗的風景,雖然腿在打軟,總讓人忍不住多爬幾階臺級,多翻半座山去欣賞。
關于張家界:無論你是生在張家界,或是到過張家界,恨過張家界,愛過張家界,路過張家界,抑或錯過張家界,那么,張家界都將在你心底洛下印記,這是一個悠閑, 散漫,慵懶的城市,這里的人有著市儈的善良,這里有一片山水,它能撫摸你寂寞的靈魂!
廣州——張家界自駕車-晚住張家界市區盛世嘉年。
張家界第二日-自駕車至景點 森林公園大氧吧廣場進入景區(從市中心到森林公園駕車需要大約四十分鐘的時間)。
上午:金鞭溪-母子峰-豬八戒背媳婦-金鞭巖-神鷹護鞭-師徒取經(西游記外景拍攝地)-劈山救母-文星巖-蠟燭峰-千里相會。
從千里相會到袁家界走亂竄坡,三千多階梯,步行大約一到二個小時。
下午山上景點:迷魂臺-長壽譚(神龜譚)-乾坤柱-天下第一橋。
張家界第三日:坐景區環保車到天子山景區。
賀龍公園-御筆峰-仙女散花-天子閣-再從天子山景區坐車到楊家界(烏龍寨景區):烏龍山剿匪記取景地。
行程開始,武陵源景區票價:245元/人,優惠票160元/人 票要收好,全程有很多地方都用得到~(我們是想感受一下全程自由行的樂趣,沒有坐索道和百龍天梯,這些都是要另外收費的~)PS,導游小晴, 非常漂亮,果然名不虛傳,張家界的水養人。
排隊進入景區,刷卡錄指紋啦~雨一直下著,沒有要停的節奏,但是也絲毫不影響我們觀景的熱情。現在不是旺季,這樣的天氣來觀景的人也不少,或許都像我們一樣想體驗一把“煙雨張家界”別樣的美吧~.
之后從千里相會到袁家界步行大約一到二個小時,據說有三千多階梯。估計爬的過程中是不會認真數的,因為真的很陡,我們中途休息了三次~路上也遇到很多背著旅行包的外國人熱情地打招呼,都是一群喜歡另辟蹊徑的人,哈哈!
金鞭溪:有“千年強悍不斷流,萬年連雨水碧青。”的美譽~溪流清澈,浪花翻滾,被雨水沖刷過的山林空氣也特別清新。
從進入景區沿路就能看到很多的猴子,站在路邊、爬在樹上,會跟游客搶食物,可得把那些隨身攜帶的小零食收好了~
母子峰:相傳土家族只要是想生而暫時沒有生的夫婦在這座峰前誠心的跪拜,來年就會喜得貴子。以前叫觀音送子,據說是朱镕基總理來張家界視察時,“觀音送子”帶有封建迷信意味,于是改名為“母子峰”。
豬八戒背媳婦:有些山的形狀可能初看不像,但是說出名字之后,一聯想就會覺得很形象了。八戒頭上的那棵樹數一株映山紅,還有靠后的一棵看上去很像他的九齒釘耙。
金鞭巖:武陵源著名景點,峰體上細下粗,四棱分明。棱面布滿節理橫紋,形成鞭節,像一根豎插大地的長鞭。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沒能看到“夕陽晚照,鞭身涂金,熠熠閃光,瑰麗奪目”的“夕陽金鞭圖”。
這里還有一個傳說:導游MM說,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下令用一塊塊巨石建造萬里長城。全國上下,男女老幼,一概應征。觀音娘娘同情賣苦力的民工,便剪下自己的一束頭發,送給每個民工一根拉運巨石。秦始皇想,一根頭發能拉走一塊巨石,要將這些頭發編成一根辮子,不就可以趕走一座山?于是他把發絲全收上來編織成一條金鞭,用金鞭趕山造長城,果真法力無邊,于是當即將它命名為趕山鞭,并揚言要用它趕山填海。趕山填海之事惹怒了海龍王,海龍王召集蝦兵蟹將商量對策,定下一條妙計。一天,秦始皇見到一位貌似大仙的少女,便下令納為妃子,誰知這少女就是海龍王的女兒,洞房之夜,龍女見秦始皇的趕山鞭一刻也不離身,便要秦始皇解下趕山鞭才能入洞房,秦始皇欣然答應了,并立即吩咐將士擺酒宴慶賀。龍女向秦始皇頻頻敬酒,待他喝得爛醉如泥后,龍女用假金鞭換走了秦始皇壓在枕頭下的趕山鞭,第二天,秦始皇發現龍女不見了,趕山鞭也被換走了,一怒之下,派兵捉拿龍女,龍女見不能脫身帶走趕山鞭,便將趕山鞭丟掉,趕山鞭掉在張家界的金鞭溪畔,變成了現在的金鞭巖~聽導游MM說完,瞬間覺得這山的形象更高大了,很神奇有木有。
神鷹護鞭:前面提到秦始皇發現趕山鞭和龍女都不見了,一怒之下就回阿房宮去了。龍王知道后就派了只老鷹在金鞭巖邊上守護神鞭~。
師徒取經:(西游記外景拍攝地)最左邊頭上戴著方帽的就是斯文的唐僧,中間那位呢就是尖嘴猴腮孫悟空,最后面那位就是忠厚老實的沙和尚咯~至于豬八戒,他在前面背媳婦!
劈山救母:一座山峰頂部,裂成兩瓣,像被斧頭劈開,與《寶蓮燈》中沉香劈山救母相似~
文星巖:山峰像人面浮雕,面向東北,面容清瘦,寬額舞發,顴骨突出,鼻隆唇厚,仰首蒼穹,酷似文豪魯迅和高爾基。傳說此峰是天上的文曲星降落到此變成的,所以叫“文星巖”。
蠟燭峰:筆直的小山峰,山頂上有課小樹,每當這顆樹開滿紅花的時后,特別像根蠟燭,所以就叫蠟燭峰了。
千里相會:好像男女人形作依偎狀而得名,上端分開,高者微欠身前俯,低者略向后仰,似欲擁抱。猶如夫妻久別重逢,萬語千言,都在深情凝視中。國務委員張勁夫與夫人曾于此攝影留念并題詩:雖非天上,不似人間。借經喻比,不為過也。
午餐;蒸臘腸、湘西臘肉、梅菜扣肉、蕨菜已經介紹過了,就不多說,在張家界是很常見的地道美食~
野豬肉:老板說這道菜取材自這奇山里生長的野豬~也是腌制過的,肉質很香嫩。
金鞭魚:這個自然是金鞭溪里的魚了,炸得金燦燦的,很酥脆~。
泥鰍:野味葷菜一道,也是炸的金黃酥脆~。
腐乳:開胃小菜,如果覺得菜太油了,吃點這個能去油膩~。
下午:迷魂臺-長壽譚(神龜譚)-乾坤柱-天下第一橋。
迷魂臺:很多人都是帶著疑問來到“迷魂臺”的,心里想著究竟是什么原因取了這樣一個名字?聽導游的解說就是這里的山峰云霧飄渺,深淺不一,山峰如樓如閣、如臺如榭、如凳如椅、如人如獸、千姿百態、景象萬千,一秒一個樣。每邁動一步,山峰都會變換出不同姿態,使你著迷。觀看的人會懷疑自己所看到的,會從心底產生疑惑,最終把思緒融化在風景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魂魄。
長壽譚:又叫神龜譚,在這個小池子里面養了很多小烏龜,池子里的石烏龜身上有很多硬幣。據說如果把硬幣扔到石龜嘴里,那就恭喜你,神龜顯靈啦!
乾坤柱:又叫南天一柱,是袁家界的一個景點,袁家界是張家界的一個景區。“南天一柱”是張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頂部植被郁郁蔥蔥,峰體造型奇特,垂直節理切割明顯,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張家界,有頂天立地之勢,故又名“乾坤柱”。2010年1月25日,“乾坤柱”因拍攝阿凡達取景更名為“哈利路亞山”。不過這種更名行為不合法,也不得人心,現已更改回來。
天下第一橋:繞過深谷,站在相距40多米的觀橋臺上,橋的全貌映入眼簾,雄奇偉岸,那就是“天下第一橋”。兩座山峰被一條長廊連在一起,形成天然橋洞,平時吞云吐霧,氣勢壯觀雄奇.橋面寬約兩米,長20余米,絕對高度350米。橋邊俯視,云涌霧蒸,幽深莫測。這里是張家界風景一絕,是大自然的一個奇跡。天下第一橋的形成可以追索到3億8千萬年以前,張家界砂巖峰林地貌的形成,是在晚第三紀以來漫長的地史時間,由于地殼緩慢的產歇性抬升,經受流水長期侵蝕切割的結果。其發展演變經歷了平臺、方山、峰墻、峰叢、峰林、殘林6主要階段,天下第一橋的形成就在峰墻階段。
下午三點半第一天的觀景行程結束,乘車前往住宿地~補充一下第一天旅途中見到的一些當地特產:松子、葛根糕、檀香木籽手鏈、杜仲茶、巖耳········
坐了二十分鐘的環保車之后還要步行十幾分鐘才到我們當晚的住宿地,一場暴雨,小伙伴們衣服都濕了沒有干,到達客棧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換衣服、烤鞋子~(特別提醒大家來旅游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帶長袖外套,以免天氣變化著涼,影響心情和行程,我們這次還好有全程的貼心咨詢,把該帶的都帶齊了~)
老板很貼心,景區氣溫較低,晚上有些冷,住宿條件雖然比不上市區但是干凈整潔,還貼心地準備了炭火。值得贊一個的是這里的wifi,信號很好,在朋友圈發了一組當天拍的美圖,好友評論各種仙境、超羨慕~當晚住宿的客人很多,看電影還是超流暢!
晚上六點左右,開吃前現在來一張合照吧~第一天的行程告一段落,雖然天公不作美,好在旅程并未受阻,貼心服務、特色美食、奇山美景都享受了,還有烤全羊配張家界啤酒,看這吃相就知道味道美不美了,很盡興!
晚餐:輕松歡快的音樂中開餐啦~雖然有了美味的羊肉填肚子,但吃貨們對美食是沒有抵抗力的。羊雜干鍋鮮辣開胃、剁辣椒拌飯超贊,還有一些小菜如香干炒肉、土豆絲、包菜、青椒炒蛋等都是農家風味,菜沒有上齊,先來一張~
張家界第四日-匪氣磅礴烏龍寨之行
景區客棧的早餐:綠豆粥、白饅頭還有三個小咸菜(蘿卜丁、剁辣椒、香椿)~看著簡陋,可都是純天然食材自制的,很難吃到的天然美味。
首先去的是天子山景區的御筆峰景點。據說是向王天子兵敗之后回到自己曾經的領地,看到自己曾經用來指揮千軍萬馬,批閱官文的御筆,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一怒之下將御筆扔到了山里,結果御筆通靈氣,久而久之就化為山峰,被后人稱為“御筆峰”。
仙女散花:個人覺得這個景點是最不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確實很形象啊~山峰側面似少女手捧花籃,面東而立,眉目清秀,整個造型優美逼真。傳說這個仙女是玉帝的小女兒,因為私自下凡,被玉帝罰到這里來了。還有種說法就是說這個仙女在天上撒花的時候偷偷的喜歡上土家阿哥向大坤,于是偷偷的來到這里找阿哥,但是我們阿哥已經戰死沙場,她卻一直在這里等待,天長地久就化身成了一座石峰。因此取名叫做仙女散花。
賀龍公園:為紀念賀龍元帥轉戰天子山而建,公園內主要游覽點有賀龍元帥銅像、兵器館、賀龍元帥陳列館、將軍碑林(建設中)等。屹立在“云青巖”上的賀龍銅像與大自然連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建鑄于1986年,高6.5米,重9噸,據說是我國近百年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銅像,當時位這個問題有幾個小伙伴還和導游MM爭論了一番~銅像濃眉大眼,八字胡須,右手小臂提起,握著煙斗,微笑注視著家鄉桑植縣方向~公園內有幾處觀景臺,是天子山觀景最集中的地方。
天子閣:登上天子閣五樓能看觀天子山全景~。
之后從天子山景區坐車到楊家界(烏龍寨景區),這個路程有點遠,而且山路很繞。下車時十一點半了,我們就安排在下車點附近的盼盼餐廳吃午餐。又是生意火爆,大廳滿座,雨后很涼爽,還有些游客選擇在外面開席用餐。
烏龍寨是楊家界三大景點之一,烏龍山剿匪記取景地。與張家界平整的山路不同,這里地處偏遠、關隘險絕,只有一條上下山的路,地勢十分險要,手腳并用才能爬上山頂。
通往烏龍寨的路要走十來分鐘,路邊有個景點叫金雞報曉。因為下雨,天色稍暗~。
寨門口坐著很多在這里休息的滑竿隊員,許多游客為節省體力,可能就會選擇這種交通方式,也是張家界的一大特色~
山寨依山而建,去到山頂必須經過三道“鬼門關”,分別是:第一道“一步難行”、第二道“誰敢不低頭”和第三道“一夫關”。貼著巖壁走的感覺,很驚險刺激~。
山路崎嶇陡峭,由于下雨路也有些滑。穿過“一線天”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也是天然形成的絕壁,看我們十個人陸續通過就擠成了一條線~有人開玩笑說,這可是測量標準身材的好地方。
終于到達了山頂的寨子,木質的房屋,可以想象上個世紀戰爭時期的場景。還有這里隨處可見的手工制的土匪煙,小攤上都有賣,煙盒包裝上還有土匪煙產生的緣由呢~。。
除了險要的山路,烏龍寨的風景也十分不錯,站在山頂風景頗為開闊,奇峰異石石林排列有序,像列隊的士兵,氣勢非凡,因此這里還有一個有名的景點——天波府。已經走累了的小伙伴們就坐在長廊休息,雨雖然下的有些大,但有女漢子氣勢的導游MM帶頭,我們幾個也邁上了這條艱險之路。
烏龍寨是上山難,下山容易。下山的路沒有那么艱險,而且當時霧很深,在云霧中穿梭感覺沒那么驚險,只覺得是在仙山中漫步~
下午三點半,這次的旅程也基本結束。我們又是坐環保車加步行回到了停車點。一路上對于旅途都是意猶未盡,聽著大家講旅途中的各種趣事、美食,調侃偶爾碰撞出的小火花,可以說真實嗨翻全程。從來沒有過如此盡興的旅途,吃喝玩樂大抵就是這樣吧!
回到家時大家就把所有的照片傳到了網上,至于行程的記述就到現在才整理出來。此次張家界之行非常圓滿,得于張家界錦程自由行小周安排,在這里留個他的聯系方式(手機/微信:135744-47018,QQ:502-334455),也算是履行玩的開心幫忙宣傳下的承諾。
旅途中的美景趣事是道不盡說不完的,只有走完了全程才知道這種全身心的自由暢快~旅行就是一次掙脫束縛,發現自我,擁抱自由的過程!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良之隆2025預制食材加工與包裝設備展(鄭州)》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