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理事長受賄辦理假殘疾證,民政局生產科長收錢通過年檢。普通企業搖身變成福利企業,得以堂而皇之騙取稅收補貼。這是發生在江蘇鎮江丹陽市的一樁窩案。近日,丹陽市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判處丹陽市殘聯原理事長高永興有期徒刑13年;以受賄罪判處丹陽市民政局生產科原科長丁秋雁有期徒刑6年。法院還認定丹陽市殘聯服務所原主任石小晶犯濫用職權罪,因犯罪情節輕微,免于刑事處罰。
由此,小馬飛刀想起一個詞:鉆空子。這個詞在我們的生活中出鏡率很高。它一般被界定為貶義詞,也被大多數人所不齒。空子有不同的鉆法,有的“小心翼翼”,有的“堂而皇之”,更有的“昂首闊步”……但不變的是,一個人鉆了空子,就意味著有人被鉆了空子;一個人占到了便宜,就意味著犧牲了公眾的利益。時間久了,不僅規則蕩然無存,破壞的還將是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
當然,我們必然承認,規則的建立從來都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再嚴謹的規則體系,再精妙的制度設計,都無法做到完美,也就留下了——空子。而特權總是喜歡鉆空子,一旦制度出現明顯的漏洞,特權總是會想方設法走捷徑,這又是一個必然。而且在很多時候,由于缺乏規制約束手段而對此無可奈何,往往導致“不鉆白不鉆”。而對于普通公眾來說,他們對公平正義的信仰會垮塌了,他們所堅持和信任的法律常識會被顛覆了,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公平正義在一些人的玩弄中變得虛無縹緲,他們還會有怎樣的敬畏和信仰呢?
要想解決問題,一方面要把制度籠子建得更加細密;另一方面,要加大懲處力度,加大鉆空子的成本,讓他們得不償失。換句話說,制度完善一般需要經過三個階段:糾錯、改進、執行。糾錯就是糾正已經出現的錯誤,只有對那些敢于觸犯制度的個案嚴懲不貸,制度的效力才能直接顯現出來,人們對制度的敬畏才能最終養成。而改進就是找出現有制度的問題,通過修改讓制度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與時俱進。最后,還需要通過執行讓制度最終發揮效力。制度的效力并不只取決于制度的條款,還取決于制度的執行。只有這樣,人們對制度的敬畏才能最終養成。小馬飛刀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鎮江丹陽打井,鎮江丹陽工業鉆井,鎮江丹陽地區打水井施工單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