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佛教陀羅尼經被往生被往生陀羅尼經180*75厘米

佛教陀羅尼經被往生被往生陀羅尼經180*75厘米

斂致欣 2025-07-31 硬件 2 次瀏覽 0個評論

  展覽名稱:物華天寶——遼寧朝陽北塔出土文物精品展

  展覽時間:2018年6月29日——10月7日

  展覽地點: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市民中心A區)二樓專題展廳

  主辦單位:深圳博物館 朝陽市北塔博物館

  門票:免費

  

  1

  

展標墻

  本次展覽分為“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與“遼代佛塔的供養世界”兩個單元。展出北塔所出三燕、北朝、隋唐,特別是遼時期重要文物140余件組,包括瓦當、石刻、泥塑、舍利塔、金銀器、瓷器、水晶、瑪瑙、琥珀、玉器等各類珍貴文物。通過展覽可一睹遼代文明與佛教藝術的精髓。

  2

展覽導賞

  第一單元 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

  展覽的第一單元通過朝陽北塔出土的歷代建筑材料,如瓦當、泥塑、石雕等文物,反映朝陽北塔的建筑藝術與歷史變遷。

  

  

佛教陀羅尼經被往生被往生陀羅尼經180*75厘米

  

第一單元展廳場景

  

北魏 泥塑弟子頭像

  

隋唐 石雕蓮座

  

遼 獸面紋瓦當

  

唐 石雕天王像

  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

  1

  十六國三燕時期(公元337-436年)

  朝陽北塔始于十六國時期三燕(即前燕、后燕、北燕)的和龍宮殿,最初為木結構宮殿建筑。三燕指東北地區東胡族系鮮卑族慕容氏與鮮卑化漢人馮氏先后建立的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北燕(407-436年)三個政權。三燕都曾以古朝陽城為國都。以“燕”為國號。

  2

  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于原址起建思燕佛圖,改為土木結構樓閣式佛塔。這里“佛圖”,又名“浮屠”,意思是“佛塔”。《魏書·釋老志》:“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謂之‘浮圖 ’,或云‘佛圖’。”

  3

  隋唐時期(公元581年—907年)

  隋文帝時又敕建為安葬舍利的梵幢寺塔;唐玄宗時奉詔改建為開元寺塔,改筑為樸素的密檐式磚塔。

  4

  遼時期(公元916-1125年)

  遼代重修并更名延昌寺塔,在密教僧的指導下修建成雕飾繁復的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磚塔。

  朝陽北塔前后共七百余年,歷經三燕(即前燕、后燕、北燕)、北魏、隋代、唐代及遼代,總共五世修建。此后歷代未經大型修繕。因此有“五世同堂”之說。

  以北塔為主體的塔寺建筑,自北魏太和年間到遼代滅亡,一直作為皇家敕建寺院與中國東北地區名剎。雖金代以后逐漸衰落,但瞻禮佛塔的法事活動歷代不絕。

  1988年,因年久失修和地震等影響,當地文物部門開始從上至下對北塔進行初步清理,發現了天宮、地宮,出土了上千件奇珍異寶,兩顆佛祖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再現于世,這也是繼1987年陜西法門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發現,轟動了海內外。

  第二單元 遼代佛塔的供養世界

  展覽的第二單元,陳列的是朝陽北塔中出土的舍利塔、金銀器、瓷器、水晶、瑪瑙、琥珀、玉器等各類珍貴文物,這些器物讓我們直觀地認識了遼代佛塔的供養世界,從中感受遼代文明和佛教藝術的魅力。

  

  

第二單元展廳場景

  遼代朝陽北塔分為天宮、中宮、地宮。發掘時,地宮已被盜墓賊破壞,所幸天宮得以保全。考古工作者在天宮發掘出一批極其重要的文物。

  天宮位于第十二層塔檐中部,塔心室頂部之上。天宮石函內以鎏金銀塔、金銀經塔、七寶塔等為主位南北排列,以存放于金舍利塔內的佛舍利為核心。天宮的整體設計和器物空間布局,表現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的佛教藝術。

  

  鎏金銀塔

佛教陀羅尼經被往生被往生陀羅尼經180*75厘米

  此器件為六角形三重檐式,由基座、須彌座、塔身、塔檐、剎頂組成。第一層塔身每面鏨刻一尊坐佛,應為釋迦牟尼和密宗五方如來;第二層塔身刻寫梵文字母,應是六佛梵文“種子”;第三層塔身刻梵文,當是“六字真言”;最珍貴處是在塔身內藏有題記銅板1件,銅板兩面刻字,一面寫有“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與舍利同時葬此銀塔并摧碎小佛頂陀羅尼各一本”。

  

金銀經塔

其構造如同俄羅斯套娃:鎏金銅爐盤上置銀蓋,蓋上鎏金銀蓮座內放一金蓮葉,其上為內藏銀經卷的圓筒形塔身;塔身用四重圓筒套合,從外到內,一、三重為金筒,二、四重為銀筒;一至三重鏨刻坐佛、菩薩、八大靈塔、蓮花等,第四重素面。筒內藏有刻有經文的銀片(銀經卷)。

  

  

  

銀經卷

  展開后三米多長,經卷上字跡清晰可辨,其中一卷是常見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世間唯一七寶塔”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這座“七寶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以佛教“七寶”飾物打造而成的供養佛塔,塔高約1米,寬約46厘米,各部分構件表面覆以10萬多個以水晶珠為主要材料,串綴而成的飾品,加上石函,一共五重。七寶塔實物此次并未參展。????

  

五重寶函示意圖

  這次展覽,七寶塔雖未來到深博,但是塔內的木胎銀棺、金舍利塔、瑪瑙舍利罐都有展出。

  

  

涅槃像

  

帝后禮佛圖

  

法、報、應三身佛

  木胎銀棺

  安放在七寶舍利塔中。北塔被雷擊后木板燒毀,僅存三塊銀片。細看,銀片上刻有涅槃像,帝后禮佛圖,法、報、應三身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后禮佛圖中,帝和后都是跪地禮佛。這可能是僅有的帝后跪姿禮佛圖,由此看出,當時政權對佛教的推崇。

  

金舍利塔 & 瑪瑙舍利罐

  木胎銀棺出土時里面存放的是一座方形單檐金舍利塔,三層底座,上面有八瓣蓮瓣,屋脊及四檐下均飾有珍珠。在塔身的四面分別刻出四方佛,塔內為瑪瑙舍利罐,此罐就是當年發現的存放真身舍利之處。

  

嵌珍珠金法論

  

金、銀、銅飾品組件

  

玉器組件

  

瑪瑙、琥珀、玉器組件

  

水晶動物,遼地盛產水晶、瑪瑙等寶石。

  

  金剛杵

  

  琉璃彩珠

  

獅紐蓋蓮瓣紋雙系白瓷罐

  

  蓮瓣紋白瓷蓋罐

  

石雕長柄獅子座香爐

以上珍寶均出自朝陽北塔天宮。

  北塔地宮位于塔心室下臺基座內。考古勘察時已發現盜洞,地宮內殘存少量遺物,石函等物已遭破壞。盡管被盜,但是地宮內還是出土了一些珍貴的文物。

那吒太子故事石函

  石函蓋四面刻了六飛天,石函身四面刻一組生動的哪吒指揮夜叉追殺龍王的圖案。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哪吒鬧海故事圖像。不過這里的哪吒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孩童形象大不相同,而是哪吒護法的形象。唐代文學小說中開始出現哪吒太子的護法形象,之后通過民間講述,又成為斬妖除魔、降龍伏虎的少年英雄。

  

  滑石方瓶

  

  白瓷狻猊爐

  

  木塔

木質舍利塔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也最流行的佛塔之一,塔內多供養法舍利即佛經。

  

  現存主要遼塔分布區

  作為北方草原帝國的遼,是一個崇尚佛教的王朝,在繼承唐代佛教遺產基礎上不斷發揮創造,尤以密教與華嚴教最興盛。遼地成為佛教義學發展的中心,由此也影響了東亞佛教發展。這些供養物為我們了解遼代文明與佛教藝術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3

觀后感

  展覽首先在第一單元介紹了朝陽北塔的歷史變遷,接下來在第二單元重點介紹了遼代北塔出土的重要文物,依次從天宮、中宮、地宮按順序展開陳列,由此讓觀眾認識遼代佛塔的供養世界,體會佛教藝術文明。整個展線邏輯架構清晰明了,重點展品介紹詳細。

  如果展覽能對密教有一些更基礎和通識的介紹,大眾體驗可能會更好。另外,在第一單元中關于朝陽北塔的建筑歷史變遷,如果能有一個建筑演變的動漫視頻,對于建筑知識貧乏的人效果可能會更好。

  細想起來,除了這個展覽外,2016年至今的三年內,深圳博物館已經舉辦過“曼荼羅——法門寺與唐代密教藝術展”、“祥云托起珠穆朗瑪——藏傳佛教藝術精品展”、“觀照自在——中國古代觀音造像藝術展”等3個佛教藝術展,以及一場“漢藏佛教藝術研討會”。

  此前,深圳博物館還舉辦過“法相莊嚴——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珍品展”(2011年)、“清新俊逸——青州龍興寺出土北朝佛教石刻珍品展”(2012年)、“蜀韻佛光——四川南北朝隋唐佛教石刻文物展”(2013年)、“玉石梵像——故宮藏曲陽出土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 (2014年)等4個佛教藝術展。

  上述的佛教藝術類展覽與研討會,涉及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密教等多個宗派,成為了深圳博物館一張響當當的名片,表明深圳博物館形成了一個極具特色的、佛教藝術類的展覽體系,并有可能成為華南地區佛教藝術的學術研究重鎮。

  總之,這次能在深圳看到這個展覽,感覺真的特別值!對佛教藝術感興趣的小伙伴們,速速mark啊~~

  4

推薦書單

  最后,如果有小伙伴們對密教感興趣或者想在看展前先做些功課,推薦下面這兩本書給大家。

  書名:《咒語·圖像·法術》

  副標題: 密教與中晚唐文學研究

  作者: 黃陽興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內容簡介:考察唐代密教的歷史及其與當時士人、文學、社會之間的關系,并從咒語、圖像、法術等多方面深入剖析密教及其藝術傳播對中晚唐文學特別是詩歌和神怪小說之影響,以此揭示中唐變革時期文藝嬗變中多元性的文化影響,并更好地審視唐宋神怪文學的淵源與發展。

  

  本書作者

  黃陽興

  1978年生,江西臨川人,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文學博士,現任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致力于中國藝術史、唐宋文學等相關研究,曾主持策劃多個中古佛教造像、古陶瓷以及書畫等重要考古與藝術文物特展。

  書名:《東方智慧的崛起》

  副標題: 揭開人和宇宙的奧秘

  作者: 【日】松長有慶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譯者: 吳守鋼

  出版年: 2014-4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松長有慶教授,是日本當代密教研究的巨擘,從密教信仰者、修行者的立場,以超然、客觀的角度,打破宗派藩籬,引領讀者直探東方智慧——密教的真義,其著作中,時見精辟的立論,令人敬佩。本書不僅對密教的歷史、思想、觀法等進行了系統性的解說,同時也將印度密教、中國密教、日本密教加以比較,分別介紹其特色,并提出綜合性的論述。本書兼顧學術專業與大眾口味,融通俗性、學術性、宗教性、知識性于一爐,廣受現代讀者的喜愛,在日本暢銷20多萬冊。

  

  本書作者

  松長有慶

  1929年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縣高野山,1951年畢業于高野山大學密教專業,1959年在東北大學完成印度學佛教史專業博士課程、文學博士。現擔任高野山大學名譽教授、高野山專修學院院長。著有:《密教的歷史》(平樂寺書店出版)、《密教經典成立史論》(法藏館出版)、《密教——從印度到日本的傳說》(中公文庫出版)、《密教——宇宙和曼荼羅》(NHK書籍出版)、譯有:《怛特羅——東方的智慧》(新潮社出版)。

  文末,借用這次展覽中的一件展品,祝大家都吉星高照!

  

備注:

1. 文中器物時代如無特別指明,皆為遼代。

2.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深圳博物館官方網站。

- END -

  P.S. 無論你身在何處、在何地觀賞展覽,如果你對某個展覽有自己的見解或感想,你也愿意分享,歡迎你向我們投稿。如有投稿需要,可與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3076424779@qq.com

  “稽古維新”公眾號原創,歡迎分享轉發至你的朋友圈

  轉載請聯系后臺授權

關注“稽古維新”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佛教陀羅尼經被往生被往生陀羅尼經180*75厘米》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