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天新品 作者:鄭倩、蘆葦微微
若是在2016年年初,讀者聽到“方便火鍋”這個詞,一定會覺得新奇又有趣:“辛辣淋漓、熱氣騰騰的火鍋,居然還能被打造成快捷式的方便食品,這個思路未免超前了些!
如今,僅僅過去一年半的時間,方便火鍋已經作為一個細分品類迅速崛起,幾十家專業品牌接連涌現,刺激著市場的火爆與擴容,這個未來可達千億級的新興板塊,正在不斷釋放著消費活力。
其實,方便火鍋的爆紅,早在2016年初便已初見端倪。截止到2017年7月,方便火鍋品類經過了以下幾個特征鮮明的發展節點。
2016年3月
方便火鍋的雛形“方便冒菜”便已經陸續出現在市場上,引發了消費者的關注與購買。
2016年底
一部分簡易版的“方便火鍋”開始在微商渠道中流行開來,但未出現專業品牌和統一標準。
2017年3月
以“大龍燚”、“小龍坎”為代表火鍋領域的專業品牌,開始進入這一市場,點爆了“方便火鍋”品類,跟進者紛至沓來。
2017年5月
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了40多個專業的火鍋品牌,大龍燚、小龍坎、重慶德莊、筷時尚、巴蜀懶人、楊大爺、老城南等品牌爭相競艷,市場競爭開始形成。
火鍋企業延伸快消領域,川渝品牌占九成市場
據統計,目前,在全國市場上共有方便火鍋品牌40~50余個,其中30多個主推線上渠道的品牌,10余個立足于線下銷售的品牌。
按照企業來源和品牌性質,這些品牌可以歸為三大類:
第一類
由火鍋領域專業企業,或者相關餐飲企業轉型而來,如大龍燚、小龍坎、德莊、香天下、海底撈等等。這一類品牌因產品專業優質、消費基礎雄厚,而在方便火鍋的消費領域中占據最大份額,影響力也最為明顯。
第二類
由火鍋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借助自主生產線延伸而來。例如肉包廠、粉條廠借助現有原料推出自熱火鍋產品,筷時尚、盈棚、踏水坊、劍蜀便是其中代表。
第三類
最初期的方便火鍋,即微商自制的火鍋產品。即使沒有品牌、工廠、精包裝,但憑借微商渠道,依然有懶人火鍋等品牌取得了一定的市場銷量。
此外,按照地域分布劃分,方便火鍋有著鮮明的產業集群。川蜀地區的品牌占據中國市場的90%以上,其中又以成都、重慶地區的品牌為主流。
據分析,蓉、渝兩地的方便火鍋品牌共40個左右,其中的大龍燚、小龍坎、德莊、海底撈、魏蜀吳等品牌,在整個方便火鍋品類中均排名前列。
除了川渝地區的集中聚焦外,其余的方便火鍋品牌零散的分布于北方等地區,目前還不成氣候。
究其原因,一是北方品牌缺乏火鍋的產業集群優勢和消費者認知基礎,二是大部分北方的方便火鍋產品均是由微商渠道自行生產銷售,質量參差不齊,難以與川渝品牌抗衡。
因此,目前北方僅有陜西“良呈美”推出的方便火鍋表現較為良好。“良呈美”是陜西知名的特產品牌,不僅擁有深厚的品牌實力,近些年來也試水互聯網領域,推出一系列快消化的肉夾饃、涼皮,并大獲成功,這為“良呈美”方便火鍋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
【方便火鍋分布區域表格】
聚焦單身年輕消費者,“30元+”為主流價格
雖然,目前,中國市場上活躍著數十個方便火鍋的品牌,但就內容物、價格、包裝等基礎層面來說,這些產品區別并不鮮明。下面,我們就方便火鍋產品的共性內容,來做出具體的分析。
1、內容物:趨于同質化,葷素搭配1:3
市面上流行的方便火鍋,大部分的內容物主要有這六種:底料包、粉絲/川粉包、素菜包、葷菜包、發熱包以及叉子。
根據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不同,方便火鍋共分為“純素火鍋”和“葷素搭配火鍋”兩類。其中,素菜包主要由土豆、青筍、藕片、木耳、竹筍等一些吃火鍋時較為常見的食材構成,葷菜包里則主要有鵪鶉蛋、火腿腸和肥牛等。
而一些價位稍高的方便火鍋內容物則更加豐富,還會有鴨腸、年糕、蟹棒、陳醋包以及芝麻油等。一般來說,方便火鍋中,配菜種類最少為6種,最多基本上也不超過15種,葷素搭配的比例基本上是1:3。
此外,底料包也是方便火鍋重要的差異化元素。目前,方便火鍋共有麻辣、酸湯、酸辣、菌湯等幾種常見的底料口味。
2、包裝:耐高溫,凸顯川渝特色
方便火鍋在包裝材質上,通常都會選用耐高溫的PP材質,以防產品過熱出現燙傷事故。在包裝顏色的搭配上,則以能夠代表火鍋特點的中國紅和喜慶橘居多,代表產品有德莊微火鍋和小龍坎等;也有少量產品選擇了比較時尚炫酷的黑色包裝,如知味、佐冷饞等。為凸顯正宗、地道的特點,方便火鍋包裝的設計風格則統一帶有濃郁的川渝特色,或是帶有川渝字樣。
3、規格:單人份為主流
一份方便火鍋的凈含量基本上都在200g-500g之間,基本上能夠滿足一個正常成人的食量。產品外觀多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最常見的造型,既方便攜帶,同時也擁有較大容量。
4、保質時間:半年至一年
考慮到菜品保鮮、倉儲、運輸等問題,一般而言,方便火鍋的保質期相對速食產品來說會更短一些,通常在6個月到1年之間。
5、主流價格:30~40元之間,受菜品影響明顯
方便火鍋的價格從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主流價格帶集中在30-39元之間。一般來說,除了品牌外,內容物是價格高低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純素的一般都在20多元,加腸的則在30~40元這一區間內。而正宗加肉,葷素搭配的,多數在40元以上。我們選幾個重點產品進行舉例:
6、定位人群:年輕、單身、高購買力人群
方便火鍋主要凸顯的便是“便利性”,因此,大多數方便火鍋企業將主銷人群定位于旅游者、上班族、學生、出行人群、宅男宅女等消費人群。更聚焦來看,年齡在20-35歲之間,追求便捷生活,且具有較高收入和高購買力的人群則是目前方便火鍋市場最強勁的消費群體。
其中,年齡在18~35歲之間,具有高收入和高購買力的單身女性,是方便火鍋特點最鮮明的消費群體。
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商超或成主要銷售渠道
方便火鍋的興起不僅給企業帶來了發力方向,也讓下游的經銷商和終端看到了消費商機。
目前,在線下市場中,方便火鍋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布局:一是傳統經銷模式,將產品推廣到商超、便利等渠道中。
有行業人士分析,未來商超將成為方便火鍋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二是加盟店模式,經銷商或終端商可直接與生存企業加盟合作,并直接在店面中銷售產品;三是開發特通渠道,將機場、火車站、旅游景點等作為方便火鍋布局的關鍵。
除了線下以外,線上也是方便火鍋的銷售主戰場。目前,大多數的方便火鍋均可以通過京東、天貓等平臺銷售,還有一部分微商自行開發生產的產品,也在繼續通過微商渠道進行銷售,并借此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菜品口味有創新空間,消費者教育是重點
如今,方便火鍋行業勢頭正熱,各大品牌源源不斷地涌入,既促進了消費市場的擴容,也為各產品指明了進步的方向。
受傳統火鍋菜品的固有搭配影響,也受到了成本和保質期的雙重限制,大部分方便火鍋都會選擇易儲存、不易變質、成本低的菜品,底料口味也多為傳統的麻辣、酸湯、菌湯口味。因此,在這一基礎上的創新,將成為方便火鍋脫穎而出的關鍵。
此外,目前市場上既有專業火鍋品牌,也有一些自行生產的品牌,整個行業需要建立更加專業化的標準。同時,就目前來說,方便火鍋的普及率還偏低,消費者品類教育將是方便火鍋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品類前景被看好,細分化將成制勝法寶
快節奏的生活步伐催生了懶人經濟,主流消費人群的集體需求刺激了方便食品的流行。而傳統方便面行業的連續三年下滑,也讓眾多觀望者意識到,方便火鍋或可成為一個取而代之的新增長點。
同時,近幾年來,傳統餐飲公司也開始進行“快消化”轉型,這將開辟出一個新的藍海市場。有專業人士曾預測,火鍋作為餐飲業最大品類,未來市場規模巨大,而方便火鍋作為火鍋的零售化品類,其未來前景也被廣泛看好。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涌入,方便火鍋的市場格局呈現出了更加紛雜的局面,這將進一步加速第一波行業洗牌的到來時間。
為了在日趨同質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各大品牌已經開始著手打造差異化優勢,以增強市場競爭力,應對行業洗牌。例如,小龍坎將麻辣口味作為發力重點,大龍燚則是主打足量葷菜,并提出了“肉多多”的概念……這帶給了市場和行業一個清晰的信號,未來,細分化、個性化將成為方便火鍋制勝的關鍵。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國際金獎湖北特產孝感牌孝感麻糖銀牌[200g]》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