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6438-2007視頻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6438-2007視頻

匡弘圖 2025-07-22 硬件 25 次瀏覽 0個評論

  

  摘要:

  本試驗設置了三個脂肪水平(6.22%、8.88%、12.34%),并使用同一配方分別制作成硬顆粒料和膨化飼料,探究顆粒料和膨化料對凡納濱對蝦(即南美白對蝦,下同)生長性能、體組成等的影響。共計6 個飼料組,比較飼料淀粉糊化度發現,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料淀粉糊化度均高于顆粒料組。進行8 周養殖實驗,實驗用凡納濱對蝦初始均重為0.37±0.03 g/尾。結果表明,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對蝦生長性能、飼料系數均優于顆粒料組,且存活率略高;其中膨化料和顆粒料的特定生長率在低脂肪水平、中脂肪水平時,飼料系數在低脂肪水平時,均有顯著性差異。顆粒料組間生長和飼料系數無顯著性差異;膨化料組間特定生長率低脂肪、中脂肪組顯著高于高脂肪組,低脂肪組飼料系數最低。不同加工工藝對全蝦的水分、粗脂肪沒有顯著影響。各組試驗蝦血淋巴堿性磷酸酶、膽固醇、甘油三酯、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未表現顯著性差異,中脂肪水平下膨化料組的血清總蛋白含量顯著低于顆粒料組。

  1、前言

  凡納濱對蝦屬于廣鹽性蝦類,是世界性廣泛養殖的品種之一。因其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強的優勢,現已成為我國對蝦養殖的主要品種。近年來,凡納濱對蝦飼料營養成分和營養需要量已有大量研究,但飼料生產加工工藝的研究并不多。

  擠壓膨化技術在上世紀90年代已成為水產飼料生產加工工藝的重要風向標,現已成為眾多水產養殖品種飼料生產的熱點技術。擠壓膨化技術通過高溫高壓快速短時的作用將飼料原材料拉伸破壞成海綿組織,具有更好的浮水性,耐水性也大大提升,能減少飼料在水中的溶散,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飼料對水質的污染。膨化技術能改變飼料中某些營養物質的結構,例如淀粉、蛋白等,大大提高飼料淀粉糊化度,提高飼料間粘合作用,提高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同時也間接地降低了養殖動物的腸道壓力,提升了養殖動物的健康狀況。由于飼料某些原料含有營養抑制因子,膨化飼料通過高溫高壓膨化作用后,能大大降低原料中的抑制因子或有毒物質。例如,豆粕膨化后能破壞部分抗營養因子活性(周安國,2006)。研究顯示,膨化飼料較常規的硬顆粒飼料對養殖品種的生長、免疫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對膨化飼料在鱘魚養殖過程中的效果分析發現,用膨化飼料飼養的魚體增重率、成活率、飼料效率以及養殖效益顯著增大(任華,2014)。

  本試驗設置了三個脂肪水平,分別為6.22%、8.88%、12.34%,并使用同一配方分別制作成硬顆粒料和膨化飼料,以期比較膨化飼料與傳統硬顆粒料對凡納濱對蝦生長性能的影響,為對蝦膨化飼料的研究提供依據。

  2、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設計和飼料制作

  試驗飼料配方和常規營養成分分析見表1。魚粉、去皮豆粕、花生粕、磷蝦粉等經過小型粉碎機粗粉以后過60目標準篩篩選,按照表1配方準確稱量飼料原料。將原料充分混合均勻后添加油脂,放入小型攪拌機攪拌混勻15分鐘,Ⅰ、Ⅱ、Ⅲ組用雙螺桿擠條機擠壓制粒,壓制成直徑為1.2 mm的硬顆粒飼料,用90℃蒸汽熟化2小時,使其淀粉熟化,在水中的穩定性提高。Ⅳ、Ⅴ、Ⅵ組用小型擠壓膨化機制成膨化飼料。將飼料放在通風陰涼處冷卻干燥,直至飼料水分僅剩10%左右。塑料密封袋密封保存于-20 ℃冰箱備用。

  

  2.2 飼養管理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6438-2007視頻

  實驗在湛江某飼料集團公司總部實驗基地進行,凡納濱對蝦幼蝦取自湛江東海島蝦苗繁育基地,選用同一批孵化的幼蝦。實驗正式開始前,試驗蝦在300 L塑膠試驗桶中用商業蝦料馴養2周,馴養結束后,篩選規格一致的健康幼蝦(均重0.37 ± 0.01g)隨機分配到試驗桶中,每桶30尾,每組飼料設置3個重復。養殖實驗在半開放的室外環境中進行,靜水養殖,實驗用水為經過曝氣消毒咸淡水,鹽度為3‰。實驗蝦每天投喂4次(07:00, 11:30, 17:00, 21:00),初期按照體重9%進行投喂。養殖期間按照前一天的飼料剩余量及實驗蝦的健康狀況進行投喂量的調整,每次投喂完畢后,觀察試驗桶中實驗蝦的攝食情況及健康狀況,若發現不正常的實驗蝦,要及時處理。實驗進行56天,期間水溫23℃~27℃,溶氧為≥ 6.5 mg/L,pH值為7.95~8.48,總氨氮含量為0.03~0.06 mg/L。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6438-2007視頻

  2.3 樣品采集

  實驗開始前稱取10 g左右幼蝦保存于-20 ℃冰箱,用于初始對蝦成分分析。養殖實驗進行到56天時,將實驗蝦饑餓24小時,計尾數后稱重,計算各試驗桶中對蝦成活率、增重率、飼料系數及特定生長率。從各試驗桶中隨機選取10尾蝦用于分析蝦體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每桶隨機選取10尾蝦,用1ml注射器從血竇取血,裝入1.5mL的離心管,在4 ℃冰箱中靜置一夜,待充分沉淀后在45000×g,4 ℃條件下離心10分鐘,分離的血清存于-80 ℃冰箱,用于分析堿性磷酸酶、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2.4 評價指標

  ① 存活率(%)=(N初 – N末)/N初×100%

  ② 增重率(%)=(W末 – W初)/W初×100%

  ③ 飼料系數= 蝦平均飼料攝入量/(W末 – W初)

  ④ 特定生長率(%/d) =(lnW末 – lnW初)/實驗天數×100%

  其中,N初為實驗開始時蝦尾數,N末為實驗結束時蝦尾數。W初為實驗開始時蝦均重,W末為實驗結束時蝦均重。

  2.5 樣品分析

  樣品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的測定分別采用105 ℃常壓干燥法、凱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和550 ℃馬弗爐灼燒法。淀粉糊化度的測定參照熊易強(2000)的方法。血淋巴生化指標采用酶法和血液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2.6 統計分析

  實驗數據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經單因子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后,采用LSD和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均值,分析顯著性差異,若P <0.05,則表示差異顯著。實驗數據均采用平均數 ± 標準差表示。

  3、實驗結果

  3.1 飼料營養成分、糊化度

  由表1可見,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比硬顆粒料干物質含量更高,其中,中脂肪和高脂肪水平時,膨化飼料的干物質含量明顯高于同一脂肪水平下的硬顆粒料組。低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的粗蛋白含量稍高于硬顆粒料,但中、高脂肪水平下,硬顆粒料的粗蛋白含量稍高于膨化飼料。中脂肪添加組,膨化加工工藝的粗脂肪含量比硬顆粒料組稍下降。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淀粉糊化度都遠遠高于硬顆粒料組;硬顆粒料組間,中脂肪組淀粉糊化度較其它兩組高,而膨化飼料組間,低脂肪組淀粉糊化度最高。

  

  3.2 生長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同一脂肪水平下,低、中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特定生長率顯著高于硬顆粒料組,但在高脂肪水平下無顯著性差異。膨化組存活率稍高于相同脂肪水平下顆粒料組。低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飼料系數顯著低于硬顆粒料組。硬顆粒料組間生長和飼料系數均無顯著性差異,但飼料系數在低脂肪組稍低于其它兩組。膨化料組間特定生長率在低、中脂肪組顯著高于高脂肪組,飼料系數在低脂肪組最低。

  

  3.3 蝦體營養成分

  由表3可見,相同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對凡納濱對蝦全蝦水分和粗脂肪、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無影響。低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全蝦粗蛋白含量高于硬顆粒料組。對全蝦灰分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高于顆粒料組。

  

  3.4 血液指標

  由表4可以看出,各組試驗蝦血淋巴堿性磷酸酶、膽固醇、甘油三酯、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未表現顯著性差異。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料的谷草轉氨酶活性低于顆粒料組, 中脂肪水平下膨化料組的血清總蛋白含量顯著低于顆粒料組。

  

  4、討論

  本實驗對飼料營養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在低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粗蛋白含量略高于硬顆粒料,但在中、高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粗蛋白含量卻低于硬顆粒飼料。林建云等(2001)對擠壓膨化技術在水產飼料的應用研究表明,用擠壓膨化技術生產水產飼料,擠壓過程因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飼料原料蛋白分子間會產生交聯作用,使得飼料中的蛋白質總量以及氨基酸總量出現減少的現象,蛋白質損失率約為0.69%-3.30%,可能會導致飼料蛋白營養的流失。本試驗中、高脂肪(8%、10%)組的測定結果與其相似,但低脂肪(6%)水平的測定結果與其相反。對各組飼料配方進行分析后推測,由于低脂肪組所添加的纖維素含量高于其他兩組,由于纖維素及其他纖維成分是水產飼料中活性相對較差的成分,在擠壓膨化過程中,纖維素成分充斥在蛋白分子間,可能對飼料中的蛋白分子間的交聯作用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對蛋白營養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Durand等(2011)對雙螺桿擠壓膨化技術的研究表明,優化擠壓膨化工藝條件能減少可消化蛋白的損失,增加蛋白的利用率。因此,為減少飼料原料中蛋白及氨基酸等成分的減少,在未來的研究中,探尋最適的膨化條件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同一風干條件下,相同脂肪水平含量的膨化飼料比硬顆粒飼料干物質含量更高,水分含量更低。從擠壓膨化的工藝過程來分析,由于飼料原料被調質后從高溫高壓的膨化腔中被迅速的擠出時,壓力迅速下降,導致水分快速汽化,飼料所含水分較硬顆粒料少(Pickford, 1992),相較于顆粒料,膨化料儲存更穩定。

  分析六組飼料淀粉糊化度發現,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組淀粉糊化度顯著高于硬顆粒料組。在相同加工工藝條件下,中脂肪水平下硬顆粒料的淀粉糊化度較其他兩組高;而膨化飼料組中,低脂肪膨化飼料淀粉糊化度最高。劉恬等(2008)指出,水產飼料生成過程中,粉碎粒度、調質時間及溫度、制粒過程以及后熟化都對淀粉糊化度具有影響作用,原料中淀粉和脂肪含量也對淀粉的糊化程度有影響作用;當油脂含量過高時,飼料膨化過程將受到一定的阻礙作用,甚至會導致飼料不能膨化,一般油脂總量低于8%時,對飼料的膨化具有促進作用。本試驗中,從三組膨化飼料的淀粉糊化度可以看出,當油脂含量為13%左右時,飼料淀粉糊化度顯著低于油脂含量為7.4%和8.8%組。淀粉糊化后,淀粉由生淀粉變成熟淀粉,魚蝦由于對生淀粉的利用能力有限,淀粉糊化度的提高能增加魚蝦對碳水化化合物的吸收,飼料營養價值提升(Brett, 2011)。但擠壓膨化過程中,熟化的淀粉支鏈易于與不飽和脂肪酸絡合成淀粉-脂聚合物,該聚合物能抵抗淀粉酶的作用,減少了飼料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量。

  分析凡納濱對蝦生長數據可以看出,同一脂肪水平下,膨化飼料對凡納濱對蝦生長性能的促進作用優于硬顆粒料。對擠壓膨化飼料營養物質變化已有研究結果表明,擠壓膨化過程不但能使得飼料原料中的熱不穩定性抗營養因子散失活性,還能使飼料中水解或氧化脂肪的酶類失活(Francis等, 2001)。Shankar等(2005)指出,高溫高壓作用下,飼料中淀粉被膨化后,形成膠狀的多孔物質。此過程不但將飼料的淀粉糊化度升高,還能讓飼料中的蛋白分子間產生交聯,增大飼料原料間的粘合性;熟化的淀粉產生的還原糖與脂類的絡合也是膨化飼料粘合性增大的原因之一。另外,膨化處理能使原料的營養物質含量,干物質和能量表觀消化率升高,如大豆、豌豆等原料(Glencross等, 2004)。因此,從本試驗的結果來看,膨化飼料養殖效果較顆粒飼料好,飼料系數顯著降低,與研究虹鱒攝食膨化飼料的實驗結果相似(閆仲雙,2007)。另外,飼料原料進行膨化處理后,能破壞飼料原料間的纖維結構,釋放出原料中脂肪酸、氨基酸等營養成分,能提高飼料油脂的利用率(Hilton等,1983)。但脂肪水平過高時,凡納濱對蝦的生長將受到一定的影響(Rosas等,2001)。因此本實驗中,膨化飼料在低脂肪水平下,南美白對蝦的生長性能達到了最佳狀態。(完)

  1、來源:《中大水生通訊》第61期

  2、作者: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 余瑩英

  3、微信號:gzchengyi2013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6438-2007視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25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