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中的“面試”是不少考生又緊張又忐忑的重頭戲。自主招生招特長奇才,面試過程中的問題也因各種奇特“難”住了不少考生,那么自主招生的面試問題是考官臨場發揮,亦或是考官有意為難考生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先來看看,面試過程中有章可循的常見問題吧!
一、基本情況
這是一項在面試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考察題,主考官一般是根據考生在申報表或個人介紹中呈現的個人信息(如家庭、興趣、特長、潛力、獲獎情況、社會實踐等)來出題。
例如: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請介紹一下你的家庭(或父母、朋友);你在某次獲獎的過程中有什么體會;你有什么特長、興趣和愛好等等。輕松的開頭往往能緩解氣氛,而考生在這個環節也不能掉以輕心,相反更需要借以機會突出個人的優勢和特長,成功吸引考官的注意。
二、日常生活常識
幾年前,關于剛入大學的學生不知道怎么折被子、不會洗衣服,生活難以自理而退學的新聞比比皆是。近幾年,此類新聞雖然有所減少,但很多考生在生活常識面前還是"一頭霧水",特別是這些生活常識背后的理論原理。而各大高校對考生這方面也是相當重視的,面試中都不約而同的在生活常識這方面涉及了大量的考題。
三、志愿學校的了解
學校的歷史、校訓、專業選擇、人生規劃都是這類題型中的常考試題。如:你怎么理解我校的校訓?你為什么要選擇考古這個專業?你最崇拜我們學校的哪一位教授,為什么?你打算怎樣在我校實現人生理想?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高校都會問到,尤其是像北大、清華、復旦這些名牌大學,非常在意考生是否對自己的學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面試之前,一定要對你所報考的高校做一個詳細的了解。
四、時事政治+社會生活焦點
每一年的高考試卷中都離不開對時事政治的考察,自主招生也不例外。如今的社會,關注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收集分析信息是人才必備的素養。所以,在面試環節中,很多高校會針對一些高中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狀態,問一些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和熱點議題。如:中山大學的面試題“公務員工資該不該漲”等。
五、思維能力
思維水平的高低,往往反映一個人智力活動水平的高低。
同樣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一些主考官會出一些腦筋急轉彎、辯論,或是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此來考察考生的思維靈敏度了隨機應變能力。如中山大學面試題“如果采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想采訪哪一個,為什么”
六、道德判斷+亦情感價值觀
在中國的各大企業中,提到員工素質時常常會用一句話來總結——德才兼備,而且大多數的企業還要強調德在前,才在后,以德為重。企業培養人才如此,高校培養人才更是如此,因此,他們會常常出一些考察學生的道德意識、價值判斷能力和成熟度的問題。
雖然在面試中一些主考官提的問題看似難度很高,好像是故意刁難,其實,這類試題都是主考官在了解了考生的詳細情況之后,根據考生的愛好和特長量身訂做的。
編者語:考生需注意,考官在面試的過程中一般來提出三類問題:一,申報材料問題;二;時事熱點;三,是臨時問題,主要考察考生的反應能力。考生在回答問題之前,也要記住三條原則:保持與考官的面對面交流,沉著冷靜,膽大心細。表現出鮮明的個人主張與獨立的思考與眼光。
綜上所述,華夏鯤鵬小編建議參加自主招生的高三黨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回答問題:一、準確定位,明確重點學科;二、個性自薦,介紹注意條理和重點;三、清楚準確,干脆回答問題,不拖泥帶水;四、鋪墊語言,保持微笑,眼神交流;五、突出特長,亮點和潛質。
(更多高考自主招生內容及面試技巧可訪問華夏鯤鵬教育kzpjy.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單招面試自我介紹稿子模板》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