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高校的"小鮮肉們"經歷了軍訓的洗禮,逐步進入了正常的大學生活。
那么,這些十七八歲的大學“新面孔”,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生活是什么樣的?
跨入校門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對未來又有怎樣的規(guī)劃呢?
也許有人會說,我想在大學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也有人會說,我想在大學交到一輩子的好兄弟(姐妹);
當然也有不少童鞋會說,我想在大學入黨!
入黨很神圣,也很莊嚴。
我作為大家的同齡人,也是一名入黨三年,勉勉強強算是一名年輕的“老”黨員吧,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說一說大學入黨的這些事兒!
還記得我的入黨介紹人,對我語重心長地說過一句話:
“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而思想上的入黨是一生一世的?!?
大學生入黨的流程,一般而言主要分為以下七大步驟:
遞交入黨申請書→ 團員推優(yōu)→入黨積極分子確定→參加黨校學習→成為發(fā)展對象→成為預備黨員→申請轉為正式黨員。
說到“90后”,你們會想到怎樣一群人?
“注重自我”、“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現(xiàn)實”、“不喜束縛”……
這些都是貼在90后身上的性格標簽。
很多人會對“90后”的我們存有疑問:
在一個選擇多元的時代,為什么要選擇入黨?
“90后”的青年一代是否仍然擁有信仰?
我出生于1994年,從小生活在黨員家庭中,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外公都是黨員。
可以說是從小的耳濡目染吧,在我幼小的心中打下了一個萌芽,也可以說是一種情懷吧。
到了高中,當我發(fā)現(xiàn)也可以申請入黨時,我便開始了我的入黨之路。
經過了三年多的努力,從一名高中生到一名大學生,我也從一名共青團員,成長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一路走來,雖然入黨之路可以用“坎坷與艱難”二詞所形容。
但回頭望去,這也許是對我的一種歷練吧,
不但是思想上,也是整個人身上的一種改變,使自己的大學生活沒有留下什么遺憾。
也許,有的人會覺得90后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都帶有功利主義色彩。
“為了找工作”、“為了走仕途”、“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
平心而論,說所有人都沒這些想法,并不符合實際。
但與此同時,為數(shù)更多的青年黨員,是將國家發(fā)展與個人命運看成了一個共同體。
希望能參與這一歷史進程,推動這一歷史進程,希望自己成為有機體的一部分。
“90后”愛談“情懷”,那么家國就是青年黨員的一種“大情懷”。
因為理解、認同、選擇、熱愛,所以莊重許下誓言:
“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作為90后,我認為黨的精神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不是高高在上的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更好地參與社會、理解社會、解讀社會的成長的一種歷程。
為什么要入黨,為什么而入黨。
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且是一個有關信仰與人生的大問題。
入黨實質是一種人生信仰的選擇。
入黨不僅僅是程序上、身份上加入黨組織,更是對一種理想信念、信仰的皈依,對一種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堅守。
青年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
青春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大學則是青春綻放、人生定向的關鍵期。
對于今天的大學生來說,人生的關鍵階段恰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合拍共振。
一個人該何等幸運,才能讓自己的最寶貴、最鼎盛的人生階段與社會發(fā)展的激情歲月合拍?
因此,自邁入大學校門那一刻,就注定你們的人生理想將與祖國的繁榮昌盛、民族的偉大復興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在這個意義上,只要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還沒有實現(xiàn),入黨就是永遠伴隨奮斗與夢想的“進行時”!
— THE END —
圖文
俞金旻
編輯
阮佳琪
責任編輯
阮佳琪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入黨的流程步驟是什么》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