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2024年青島國際人工智能博覽會: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2024年青島國際人工智能博覽會: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素聽楓 2025-08-19 智能 10 次瀏覽 0個評論

  導讀

  一年一度的財富500強剛剛發榜,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在內10家中國企業首次上榜,中國平安集團位列非國資企業第一名。

  正文

  作為一個城市公號,我們還是來看看國內城市在這個榜單上的表現:

  

  01

  以上便是中國擁有500強企業的全部城市,其中北京上榜企業達56家,穩居全國第一,在全球亦超過東京與紐約,是全球五百強企業最多的城市。上海、深圳、香港則位居國內第二梯隊,臺北、廣州、杭州則位居第三梯隊。

  不過,如果剔除央企這個特殊存在,深圳以5家上榜企業位居榜首,北京、上海分別有4家,杭州有3家,廣州、南京、佛山、廈門分別有2家。

  

  如果再剔除國資控股企業(國資占比超過50%),深圳會有6家企業上榜(可加上招商銀行,其國資股份未超過50%),再次高居榜首,北京有3家,杭州南京佛山有2家,上海廣州只有1家上榜,廈門沒有。

  也就是說,如果只統計非國資控股企業,深圳是《財富》世界500強的最大贏家。10年前,深圳只有平安集團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如今已經有6家企業上榜,而且均為深圳土生土長,分別是平安集團、華為、正威國際、招商銀行、萬科、騰訊。其中,平安集團在上榜的中國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一,華為排名第二,正威國際排名第三。也就是說,中國最大的三家民營企業,居然全部出現在深圳。

  這說明什么?深圳擁有國內最強的民營企業孵化能力,它和國際上另一座盛產企業巨頭的城市——西雅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未來5到10年,比亞迪、大疆科技、華大基因等種子選手亦有望進軍世界500強,深圳的彈藥比任何一個競爭對手都要充足。

  這再次印證了一句至理名言:國企看北京,外企看上海,民企看深圳。北上深共同構筑了中國經濟的三座塔尖。

  從中我們亦可以窺見深圳相比上海的獨特性,上海和深圳是中國經濟的兩位頭部悍將,但最近20年來,二者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種模式,上海大力提升城市能級,對外代表國家形象,成為全球頂尖企業布局中國的橋頭堡,越來越呈現出國家門戶城市的特征——超強的向內聚合能力;而深圳則在創新創業領域另辟蹊徑,培育出一系列世界級的本土企業,到全球各地攻城拔寨,越來越呈現出經濟中心城市的屬性——超強的對外輻射能力。

  這是一場中國式的門戶城市與中心城市的競賽,二者缺一不可,共同代表國家參加全球競爭。但以中國之大,培養出世界級的國有企業不難,吸引到世界級的跨國公司過來投資也不難,但在短短20多年時間培育出世界級的本土民營企業,才是難上加難。

  02

  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深圳靠什么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呢?答案是把握住了當今全球的兩大潮流——金融與科技。最近10年,全球經濟的動力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產業增長乏力,唯有科技與金融欣欣向榮,看最近幾年的財富500強名單,這種洗牌效應非常明顯,新興的科技與金融企業爆發式增長,而能源、重工、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名次則屢屢下滑。

2024年青島國際人工智能博覽會: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放眼全球頂級城市,基本上都歸功于這兩個領域的出色表現,比如科技之于硅谷、東京,金融之于紐約、倫敦、香港。

  當前,深圳已經在科技與金融領域出現“新四大金剛”格局。本世紀初,深圳曾有華為、中興、平安、招商“四大金剛”的說法,如今,四大金剛仍然光芒四射,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老“四大金剛”已經不能準確地代表新時期的深圳精神了,因此,我提出一個“新四大金剛”的說法,分別來自四個戰略級新興產業。

  第一位金剛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這是今天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科技產業,包含了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智能硬件、物聯網、軟件工程等多個領域。這個領域的生態級領軍企業毫無疑問是深圳的華為,這家企業的銷售額、資產、員工一半以上在國外,是目前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民族企業。中國能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立世界級影響力,相當程度上得靠華為的帶路。

  第二位金剛來自互聯網,這是今天中國唯一一個可與美國抗衡的產業,目前這個領域公認的領軍企業有兩個,分別是騰訊與阿里,但我更看好騰訊,首先騰訊的用戶規模、用戶粘性、產品設計、連接力、可塑性,都比阿里要強。其次,阿里對互聯網本身的深耕細作不如騰訊,也缺乏一個可以對抗微信的核武器級產品。未來中國能否在互聯網產業上攻占全球市場,更大程度上還得靠騰訊的帶路。

  第三位金剛來自生物科技領域,這被認為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后下一波產業革命的爆發點,誰能贏得這個領域,誰就能贏得未來。目前,這個產業才剛剛繁榮,還沒有形成特別大的領軍企業,最被看好的種子選手就是深圳的華大基因,這家企業剛剛成功上市,市值達到80億,已經向世界級領軍企業邁出了重要一步。深圳乃至整個中國在這個產業領域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得看華大基因的努力了。

  第四位金剛來自金融領域,金融的重要性毋庸贅言,剛剛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只有金融強起來了,國家才有進一步對外開放的信心和力量。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各行各業都開放了,唯有金融等極少數行業至今沒有大規模開放,原因就在于我們的金融不夠強。未來,金融業在中國經濟的崛起中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個領域可以多說一點。

  那么,中國金融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哪里呢?論金融業的整體規模,肯定是北京上海最強,但論金融創新以及國際化水平,很可能還是深圳。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正是依靠大膽創新,深圳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個創業版、第一個股份制保險企業、第一個股份制銀行……

  正是依靠創新,深圳在缺乏壟斷性資源的前提下,培育出平安集團與招商銀行兩大創新型金融企業,其中平安集團以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在高度壟斷的保險行業拿下第一把交椅,目前該集團的總資產已達5.77萬億元, 2016年經營收入達7744.88億元,在今年的《財富》500強榜單中排第39名,位列中國非國有企業第一名,同時位居中國保險企業第一名。

  所以,我認為金融領域的生態級領軍企業不是四大行,而是來自深圳的平安集團。原因很簡單,這家企業從一開始就是從市場競爭中打拼出來的,無時無刻不在創新和改變,例如,他們已經在新興的金融科技領域占足了先機:中國最大的線上財富管理平臺——陸金所,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中國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之一——平安好醫生,都是平安集團一手打造或者參與組建的。

  不僅如此,在科技引領金融的理念下,這家企業搞起了當今最前沿的黑科技——人工智能,包括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以及平安區塊鏈技術等五個門類,都玩得風生水起,其中人臉識別技術還取得了一項世界第一的榮譽:根據5月9日國際權威人臉識別公開測試集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最新公布的測試結果,平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以99.8%的識別精度和最低的波動幅度領先國內外等知名公司,居世界第一。

  和互聯網公司比金融,和金融企業比科技,還有哪家金融企業可以與平安集團比創新?

  03

  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生物科技、新金融,這四個關乎中國經濟未來的核彈級產業,都能在深圳找到閃亮的坐標——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平安集團,“新四大金剛”可謂呼之欲出,他們將在各自領域帶領中國經濟走向世界。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若干年后還有望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已成為一個經濟強國,因為我們還沒有發展出一些世界級的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也仍然處在中低端,中國經濟要具備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擁有強大的民族產業。經過30年的外向型發展,傳統制造業面臨產能過剩與外需萎靡的雙重夾擊,東部地區的增長引擎已然放緩,東北地區幾乎全線坍塌,中西部地區的增長雖然可觀,但因循的仍然是舊模式,其前途不明。舉國四望,以科技與金融創新而著稱的深圳,是不可多得的一抹亮色。

  在此背景下,深圳有望承擔一項國家使命,那就是依靠“新四大金剛”這樣的生態級領軍企業,帶領中國經濟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的宏偉目標。

  “為什么發展了這么多年,深圳依然有強大的吸引力?為什么他們的產業能做得那么堅實?”除了中央給深圳的一些特區政策外,更是因為深圳的政策制定者“思想解放,敢為天下先!我們去考察后,感覺這方面的差距很明顯。”

  首先則是深圳出臺的政策采取了市場化導向,非常大膽、力度也非常大。其次是人才支持,深圳的人才體系非常完備,人才政策非常有針對性。比如深圳房價那么高,2016年卻是個人才凈流入的城市,人才還在往深圳走?“這跟他們人才支持體系有很大的關系。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

  此外,深圳的產業生態營造、建立得比較完善,其中電子信息產業配套率達到80%,其正在構建共治、自治的體系,以集成電路、半導體等產業為依托建立企業聯盟,企業各自提出需求,政府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解決。

2024年青島國際人工智能博覽會: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深圳的塊頭越來越大,對全省全國的貢獻越來越大。未來很有可能要從“兩個支撐”變為“三個支撐”深圳以全國約萬分之二的國土面積、為國家貢獻了百分之八以上的增量收入,成為全國財政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在城市財政收入規模上,京滬深包攬前三名成為新常態,同時深圳在每平方公里產出4億稅收的水平,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我們過去說,中央寄望廣東、深圳發揮“兩個支撐”作用,在GDP上的經濟總量支撐,引領轉型升級的支撐。現在對深圳來說可能又多了“一個支撐”:財政收入支撐。

  深圳是個由無限個傳奇故事編織起來的年輕城市,如今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重鎮、貿易金融中心和創新發展的代表。

  深圳有逾350家上市公司,其中約220家是在上海和深圳上市,還有約130家在包括香港、美國等地上市。唐杰表示,沒查到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像深圳一樣擁有350家上市公司。

  那么,為什么深圳有這么多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深圳已經成長為全球最重要的移動通訊設備生產和技術創新城市,正在成長為生物、新能源與材料科學的引領中心。在深圳之前,全球似乎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夠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實現由農業經濟向知識信息經濟的連續跳躍。現在的深圳生產著近萬種高新技術產品,是十年前的十幾倍,其中半數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因此,深圳是大陸擁有PCT專利最多的創新型城市,是最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人才和創新性企業的聚集地。上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全球信息產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2014年PCT國際專利申請TOP25中,僅以中美兩國比較,美國高通、英特爾、微軟、聯合技術、谷歌、惠普等6家巨頭一共申請專利8161件,而中國的華為、中興、騰訊、華星光電、華為終端等共申請專利達8031件,毫不遜色。

  文章來源:城市戰爭

  如有版權問題請通過公眾號聯系我

  滿五年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2024年青島國際人工智能博覽會:科技與創新的盛宴》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0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