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攀升的成本、密集轟炸后的審美疲勞,真正轉化為用戶和市場份額的到底能有多少?
—— 馨金融
十一休假的時候,在家看了幾部眼下大火的網劇和綜藝。然后發(fā)現,劇很好看是沒錯,但戲跟多的是其中各種穿插的廣告小劇場。
看的多了就會發(fā)現,這些廣告的大部分投資方都是我們熟悉的互金企業(yè)。比如,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11支中插廣告中,就有3支中插是互金平臺廣告。
用句時下流行的話說,這些平臺都是節(jié)目制作方和播放平臺的”金主爸爸“們。而為了讓”金主爸爸“們滿意,無論是古裝劇、現代劇、偶像劇還是史詩大劇,制作方都能在情境中嵌入互金平臺的廣告,也是非常厲害了。
我甚至看到一條彈幕說,XX(某配角名字),你可千萬不能領盒飯,否則小劇場誰來當臺柱子啊!“
關于互金平臺在網劇和綜藝中投放中插廣告,從最初的一點點試水到現在的大規(guī)模”刷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互金平臺流量成本的居高不下,與此同時,監(jiān)管的限制則讓有限的渠道資源變得更加稀缺。
另外,這些網劇與綜藝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也成為平臺持續(xù)加碼投入的最大動力。
最近我還發(fā)現,之前互金企業(yè)投放中插廣告大多以P2P平臺為主,可是最近廣告隊伍中有了新面孔。比如,今年貸款余額已經破萬億的微粒貸竟然也迫不及待地”出鏡“了。
圖片來源:某愛奇藝自制綜藝節(jié)目
可是中插廣告是不是能解決互進平臺的品牌困擾,恐怕還要畫上一個問號。
不斷攀升的成本、密集轟炸后的審美疲勞,真正轉化為用戶和市場份額的到底能有多少?
一條廣告均價100萬!P2P霸屏網劇中插是否觸碰監(jiān)管紅線?
文 | 徐巧
來源 | 新浪金融
“關宏宇,我關宏峰的雙胞胎親弟弟,要跟我借10萬塊錢。借,還是不借?”
中年發(fā)福的潘粵明一人分飾二角,精分切換游刃有余,正神情嚴肅地分析是否借錢。下一秒,鏡頭就對準某P2P廣告。在這部播放量超20億的豆瓣9.1分神劇《白夜追兇》里,錢站與愛錢進兩家P2P的創(chuàng)意中插配合整個劇情發(fā)展,此起彼伏。
所謂“創(chuàng)意中插”,是指在正片之外,每一集由劇中人物推出30-45秒的廣告情景短劇。廣告與劇情融為一體,詼諧自然。一集網劇對應一條創(chuàng)意中插廣告。
近幾年,在IP盛行的大背景下,發(fā)展迅猛的互聯網金融敏銳瞄準網劇背后的年輕化受眾,不斷加大廣告投放力度,創(chuàng)意中插也成為新的營銷方式。P2P公司為何發(fā)力網劇的創(chuàng)意中插?創(chuàng)意中插廣告要價如何?P2P的中插廣告是否觸碰監(jiān)管紅線?
1
創(chuàng)意中插均價100萬元 一線大腕要價更高
“目前在市面上,創(chuàng)意中插最低是90萬元起步,一般是100多萬一條,高的話300多萬,這主要還是取決于網劇的質量。如果是S級別,均價可能在150萬以上。”國內某大型P2P公司業(yè)內人士透露。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廣告商一般和視頻網站直接簽訂合作協議,如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等。從時間上來說,通常網劇殺青后視頻方才開始招商,與廣告方洽談中插。一旦達成合作,視頻網站作為主導方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廣告商搞定后續(xù)中插流程。
“S級一般由視頻平臺自己定,主要根據主演演員、制作方、視頻平臺搭配的資源來看。部分網劇是打包式出售,有的5集起賣,有的10集起賣。當然,廣告商買的越多,議價范圍更大。”
再回到《白夜追兇》里的創(chuàng)意中插。在經歷了婚變后,“過氣老臘肉”潘粵明憑借該劇翻身,重新贏得觀眾關注與市場認可。與其他網劇不同的是,潘粵明作為該劇中唯一一個能被觀眾叫出名字的大腕明星,親自參演了中插廣告。
通常來說,創(chuàng)意中插廣告都是由網劇中的二、三線配角完成,如果廣告商指定要某一線演員,那么必須給出極高的價格。即悅娛樂曾在采訪中表示,“如果想請一線演員,除非是他代言的品牌,或者你請他代言,或者你給他極高的價格。但客戶不可能因為一個創(chuàng)意中插,就花巨大的代價來請他們的。”例如,在《求婚大作戰(zhàn)》中,雖然張藝興拍攝了某冰淇淋的中插,但他原本就是該品牌的代言人。
2
互金廣告強勢霸屏 11家P2P中插16部網劇
今年以來,隨著《春風十里不如你》《河神》《白夜追兇》等網劇的熱播,P2P的中插廣告已經出現“霸屏”現象。事實上,中插廣告的鼻祖當屬十年前的《武林外傳》。
2006年,一部《武林外傳》火遍大江南北,佟掌柜、白展堂等形象深入人心。當時,劇中諸如“白駝山牌壯骨粉”等中插廣告還純屬搞笑。2013年,《龍門鏢局》真正將創(chuàng)意中插做成產品,既有花絮的味道,也有推廣了廣告品牌。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空前擴容。
從2007年網絡借貸平臺模式引入國內,中國的網貸行業(yè)已發(fā)展了10個年頭。期間經歷了2011-2014年的野蠻生長,網貸平臺從20余家迅速增長到超過1500家。2015年中后期,網貸平臺風險事件集中暴發(fā),自融圈錢、借新還舊、非法集資等違規(guī)風險事件屢見不鮮。至此,P2P行業(yè)進入“監(jiān)管元年”。
在整個行業(yè)受到嚴厲監(jiān)管的背景下,不少中小P2P公司的日子越來越難熬。因此,各家互聯網金融平臺盡其所能加大營銷力度,擴大知名度。
2016年,愛錢進率先試水流量小生張興藝主演的《老九門》。在每一集播放到30分鐘的時候,都會出現一段30秒左右的創(chuàng)意中插廣告。根據愛錢進的調研,年輕的小白理財用戶是非常有潛力的人群圈層。《老九門》作為當年最熱暑期檔IP網劇,背后聚集了大批年輕粉絲,他們易于接受互聯網文化與互聯網理財。今年,人人貸、悟空理財、錢站、愛錢進等也競相加大網劇的中插廣告投入。
據藍水科技數據顯示,在2016年底至今播出的熱門大劇中,共有包括《楚喬傳》《軍師聯盟》《河神》在內的16部影視劇(包括綜藝節(jié)目)出現了互金平臺的廣告,涉及多達11個互金平臺,其中有8個互金平臺廣告以中插形式呈現。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11支中插廣告中,就有3支中插是互金平臺廣告。
P2P加大網劇中插廣告投入,效果何如呢?以愛錢進為例,據AdMaster SEI 廣告效果評估數據顯示,從《老九門》播出前到播出兩期后的3次調研,愛錢進品牌認知度上升了220%,而品牌好感度也提升了3%。
3
8.24新規(guī)禁止夸大宣傳 部分P2P打擦邊球
2016年8月24日,銀監(jiān)會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yè)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有關情況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其中,“13條禁令”中第四項規(guī)定:不得自行或委托、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網貸平臺的線下推廣被禁止,這也更加理解了為何P2P借力網劇在線上加大宣傳。
然而,仍有少量P2P在打監(jiān)管擦邊球。在上述“13條禁令”中,第十條明確指出:不得虛構、夸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收益前景,隱瞞融資項目的瑕疵及風險,以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等,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損害他人商業(yè)信譽,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
例如,愛錢進在《老九門》中有一段中插廣告,臺詞為:“想賺錢就要冒險,哪有不承擔損失就賺大錢的。”——“怎么沒有啊,我就找到一個,既賺錢又靠譜的好方法。”
但是,這世上哪有不承擔風險就能百分之百確定賺錢的投資項目?
盡管在《愛錢進演繹老九門片段之金盆洗手篇》視頻左下角有兩句話,疑似市場風險提示,但是字號特別小,看不清楚具體內容。無疑,類似的廣告宣傳語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效果,對投資者或產生誤導效果。
仔細觀察其他P2P的中插廣告,也存在類似問題,即宣傳語顯眼易見,但風險提示較小,投資者難以看清。告別了最初的野蠻生長,互聯網金融的發(fā)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在激烈的競爭中各家P2P要奮力搶占市場;另一方面,在監(jiān)管允許的范圍內如何合規(guī)宣傳提升品牌知名度仍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chuàng)的價值,相信優(yōu)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短劇小程序海外系統CPS開發(fā)廣告聯盟APP對接短劇分銷源碼》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