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風云 |ID:nanjing718
笑看天下軍事風云,驚濤駭浪!定顯男人本色!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五十八秒,伴隨著一聲巨響,位于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爐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爆炸使4號機組被完全損壞,近8噸的致命輻射物質被拋到云層之中隨風飄散,距核電站僅3公里之外安置核電站的建筑工人以及電廠工作人員的小城普里皮亞季(Припять)也被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
對于30年前的這次事故,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可能只知道這是一次核電站發生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嚴重的輻射污染,使方圓30公里范圍內變成了無人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30年前大約有一支50萬由消防員,礦工,預備役士兵,飛行員,醫護,記者和科學家組成的被稱作“輻射清理人”的隊伍,他們僅僅在最簡單的防護下,與致命劑量的輻射奮戰長達7個月。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避免了反應堆的進一步惡化。直到今天,這次事故所造成的傷亡仍在持續增加,他們中幸存下來的依然生活在當年因為輻射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之中。雖然事故已過去30年,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拯救世界的英雄。
4月26日凌晨,這一天,電廠原計劃對剛投產的4號機組進行一次常規的安全檢測。然而在操作員的一系列操作后,反應堆中的情況漸漸失去了控制。最終在1:23分發生了爆炸,反應堆重達1200噸的頂蓋被巨大的壓力拋向空中。一股強輻射氣流裹挾著反應堆中的輻射物質直沖幾千米的高空。第一批到達事故現場的消防員在不明情況和缺乏保護的情況下絕望的噴灑了無數噸水,而火勢絲毫沒有減弱。而暴露在致命輻射下的他們則先是嘔吐不止,然后漸漸失去意識,有約30人在幾個月內不治身亡。
他們也成為了這次事故的第一批受害者。此時核心內部環繞核燃料的石墨正在燃燒并且熔化了內部的鈾釋放的輻射劑量是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總和的400倍。而當時蘇聯政府沒有及時向周圍的居民發布預警信息,普里皮亞季的四萬三千居民生活照常進行。正常大氣中的輻射值是0.000012倫琴,而在普里皮亞季,當天中午輻射值已達到0.2倫琴,當天晚間則達到了7倫琴。事故發生30小時候,當地才開始對居民進行緊急撤離。
隨后從蘇聯前線趕回的頂尖直升機駕駛員搭載士兵,頂著高溫與輻射徒手向燃燒的反應堆廢墟中丟沙袋,硼砂,和鉛用以滅火以及中和輻射。而此時起火點上空的輻射值已經高達3500倫琴。而這些駕駛員每天將往返三十余次。而這600余名飛行員因此全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而僅僅靠空投無法解決問題,在反應堆底部由于之前消防員的噴水作業,形成了很大一片積水,而內部熔融的巖漿將會燒穿底部的水泥板與下層的積水接觸,這將引發毀滅性的爆炸。半個歐洲將被夷為平地。而且在更深的地下還有一大片地下水,供應大量人口的水源也將會被污染。為了阻止災難的發生,首先排出大量的消防員將反應堆底部的積水抽干;接著調來俄羅斯與烏克蘭地區的一萬名礦工挖一條12米深,150米長的通道到達4號反應堆正下方,接著挖出一塊長寬各30米,高2米的空間用以灌滿水泥加固結構。這一萬名礦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沒有防護裝備,忍受地道內的50℃高溫和缺氧,每30人一組,3小時一換班,全天無休。用一個月零四天完成了這項任務。這些不到30歲的工人有四分之一在40歲之前死亡。
于此同時,有10萬蘇聯官兵和40萬平民從蘇聯各地集結在切爾諾貝利周圍,清理一切被放射污染的物品。
大家穿梭在城鎮中,挨家挨戶的清理放射性塵埃,地面上,建筑上,等等等……在鄉間和樹林中撲殺被污染的動物。村子里的房子則拆毀掩埋掉。而這些人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處理自己身上的放射塵。
回到4號反應堆。事故發生2個月之后,開始處理核心問題。為了防止輻射繼續擴散,蘇聯政府決定使用水泥防護體將被炸毀的反應堆廢墟封起,將其與外界徹底隔絕。
▲曾經參與救援的裝備遭到廢棄
設計工作完成之后,距事故發生3個月,最后的搶救工作也已經開始。構成”石棺“的巨大組件被一件件送到現場組裝。工程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每輛工程車在駕駛艙外包裹一層鉛皮來給駕駛員提供有限的防護。周圍屋頂散落著爆炸時從反應爐中噴出的包裹著鈾棒的石墨碎塊,隨便一塊都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殺死一個人。為了石棺組建工作進行,這些碎塊必須清理干凈。最開始使用機器人遙控清理,但是幾天時候,強大的輻射使機器人失靈。迫不得已,派出了預備役士兵,穿著特制的重達近30公斤包裹鉛皮的頭盔,面罩,圍裙,手套,靴子等等(在那個劑量的輻射面前只能是個心理安慰)開始工作。每次一組八名士兵加一名軍官,每個人只能在房頂呆不到一分鐘。就這樣在規定時間內,每人最多鏟兩鍬碎塊,做完迅速撤離,然后下一組跟上。共有3500人參與了這次行動。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底部
由于輻射在底片上產生的痕跡
根據參與工作的士兵描述,工作一段時間之后,眼睛很痛而且嘴里有金屬的味道。這代表著過量的輻射已經開始侵入你的身體。為了表達謝意,士兵們都收到軍方頒發的證書以及100盧布(當時1盧布等于1美元)的獎金。然而這些流著鼻血,嘔吐不止的士兵從此失去了健康,失去了一切。
事故發生七個月后,整個地區的清理完畢,4號機組的“石棺”也建造完成。蘇聯為此次事故付出了180億盧布(180億美元)。50萬參與清理的人中2萬人在隨后20年中死亡,20萬人殘障,另外還有不計其數的居民罹患白血病、癌癥,還有無數的兒童因輻射造成發育畸形……2000年12月隨著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最后一個機組的關停,這座核電站終于同普里皮亞季這座小城一同被封印進了歷史的長河中。
30年過去了,切爾諾貝利這次事故和它帶來的教訓正在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但巨大的石棺下依然深埋著近百噸致命的核燃料。時至今日,這座石棺依然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無法抹去的傷痕,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盡管民用核能擁有傳統能源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了它,是否能夠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后果。同樣我們也不要忘記,30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阻止一次可能殃及世界一半人口的災難,犧牲了自己的健康與一個無形而強大的敵人奮戰。他們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文末:人類不能因噎廢食
核能技術是一門深奧的高端科學。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逐漸開發掌握并加以和平利用。核電站是利用核反應堆內原子核的可控鏈式裂變反應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后果是慘重的,但人類并未因噎廢食,而是從中總結汲取教訓,更加注意科學、安全地運用核技術。
經過20多年的協同努力,如今的核電技術及電站運行方式日臻完善。據統計,目前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核電站,共有440多座核反應堆在運行,總凈功率為40多萬兆瓦。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余座。核電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6%左右,預計今后這個比例還會增加。
日本核泄漏事故給和平利用核能帶來致命性打擊,世界核電事業再次陷入低潮。但是,核能是一種經濟清潔能源。據報告,目前因利用核能發電,每年可減少約2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安全利用核能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必然抉擇。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人們對氣候變化的憂慮不斷加深,生產成本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少、安全性能相對較高的核能優勢愈益突出。從長遠看,經過一番曲折之后,核能的安全利用必將更加發展
。
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核電技術安全系數的同時,切實加緊研究有效應對各種突發核事故的關鍵技術和設備,真正確保萬無一失。愿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泄漏災難警鐘長鳴,讓和平利用核能的事業為全人類造福!
本文來源于軍武次位面,如遇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 無線南京 | ID:wxnj818
南京最有影響力的新媒體,關注你我的衣食住行。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軍事風云 | ID:nanjing718
最全,最新,最給力的軍事交流平臺!
○溫馨提示:可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網羅天下訊息,就在麥圈資訊!詳情點擊閱讀原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市面上的收款碼都有哪些?收款二維碼一共有幾種?》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