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較大面積、連續降雨影響,
威海各條河道均產生明顯徑流,
擺脫長年干涸狀態,
水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部分小型河道產生漫堤現象。
威海的水資源短缺情況是否有所緩解?
﹏﹏﹏﹏﹏﹏﹏﹏﹏﹏﹏﹏﹏﹏﹏﹏﹏﹏﹏﹏﹏﹏
9日,
市水務集團總經理王天華做客“行風熱線”,
對市民關心的水庫蓄水、
市區供水和最近市民質疑的水質問題
都一 一做出解答。
受近幾年連續干旱的影響,我市主要供水地:米山水庫、坤龍邢水庫和松山水庫十分短缺,雖然大量引入客水予以補充,但供水形勢曾一度非常嚴竣。
【農業旱情得到解決】
8月初這次集中降雨,徹底解決了我市的農業旱情,也較好緩解了城區供水的緊張局面。
【水資源短缺形勢仍然嚴峻】
幾場大雨,各個主要水源地共計進水3800多萬方,水庫蓄水量超過了去年同期,但仍然低于多年同期水平,特別是市區最大的水源地——米山水庫,當前庫容為2242萬,仍然不足多年平均水平4900萬的一半,我市水資源短缺的局面還是不容樂觀。
【外調水每天25萬立方】
目前市區日供水量約為23萬立方米,外調進入米山水庫的黃河長江水每天約25萬立方米。外調水的進水量和從米山水庫取水的量基本平衡。外調水這塊,也不是不限量供應的,青島、濰坊、煙臺、威海都在用外調水,外調水的供水渠道是固定的,滿負荷是240-250萬立方米,其中青島用取120萬立方米左右,濰坊用取50萬立方米左右,煙臺用取40萬立方米左右,最末端到威海的水僅20多萬方。
現在的坤龍邢水庫
▲坤龍邢水庫的現狀(拍攝于8月7號)
8月7日調取的最新數據
威海自引入外調水以來,因外調水水質與本地水水質差別很大,水質問題一直備受百姓關注。
【市水務集團總經理王天華】
外調水本身水質就比較差,再加上近期氣溫急劇上升、水中藻類大量繁殖,導致水質不斷下降。
為了保障供水水質方面一是在水廠制水環節大幅提高常規凈水藥劑的投加量;二是強化預處理措施,在水處理工藝前段增設預處理,大量投加了價格較高的水王子、粉末活性碳、二氧化氯等應急處理藥劑。
【解決供水水質異味問題】
一是計劃為苘山凈水廠和柳林凈水廠分別增設粉末活性炭自動投加裝置,進一步提高粉末活性炭投加量;苘山凈水廠深度處理工程采用臭氧活性碳處理工藝,年內即可投入運行,柳林凈水廠深度處理工程也進入設計階段。以上措施實施后,將極大改善供水水質。
二是加快論證安全可行的中途加氯方案,盡快實施;
三是加快凈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建設。
水務集團同時提醒:【 “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請理性對待】
除自來水外,對于市面上存在的很多冠以各種名稱的“功能水”, 國家衛生計生委專門于2014年12月24日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其中對包裝飲用水的標簽標識做了明確規定:包裝飲用水的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
包裝飲用水的標簽標識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包裝通則》(GB 7718)的規定,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購買時易于辨認和識讀。
包裝飲用水的產品名稱不得標注“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學的內容。這些名稱多是商家宣傳的噱頭。所以請大家理性對待。
小編在此再次真誠倡議:
現在正值用水高峰,
用水量也會日漸增多,
呼吁廣大市民還是要節約用水,
盡量做到一水多用,
珍惜來之不易的水資源。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簽審核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技術要求》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