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有孩子的家庭幾乎都少不了一款產品:兒童地墊。但是,幾年前,兒童地墊釋放甲酰胺,可能有致癌風險的消息就曾在國內外引起波瀾。
號稱能保護兒童安全的地墊真的足夠“安全”嗎?容易起火嗎?近日,記者進行了一次測試,結果有一款驗出了致癌物超標。
記者找來6款兒童地墊(有4款分別從城中村、母嬰店、超市、網購渠道購買,2款由市民提供,使用時間分別為半年和兩年),檢測員對產品的甲酰胺、增塑劑是否超標,扭力拉力、阻燃性是否達標進行了檢測。
測試1
一母嬰店出售的地墊致癌物超標
甲酰胺是此次檢測的重點項目。它是一種常用的特效發泡柔軟劑,放得量越多,發泡多而材質輕,可以節省不少成本。一般含有甲酰胺的地墊主要材質是EVA。
測試過程:
將地墊剪成綠豆大的小塊,稱出0.25g,加入有機溶劑,半小時左右,將甲酰胺“泡”出來檢測含量。
因為中國大陸對于兒童塑料地墊中的甲酰胺檢測標準仍未正式發布,因此這次檢測采用的是臺灣地區標準CNS 15493-2015,其限量要求為少于200毫克/千克。
測試結果:
在某母嬰店購買的產品,甲酰胺含量卻超標,為720毫克/千克,超標2.6倍。
其他5款產品均符合限量標準。其中,有3款地墊未檢出甲酰胺。
測試2
6款地墊都著火了
測試過程:
測試員用蠟燭點燃火苗,在1到2秒內,所有的地墊都著火了,火苗維持在1到2厘米的高度,有的還流出熔滴。
測試結果:
這是否代表地墊不合格?專家認為不能那樣說。標準中要求地墊如使用賽璐珞及具有相同燃燒特性的材料、高度易燃固體才算不合格。“能夠點著不代表不合格,要劇烈燃燒才算不合格。”
所以,這也提醒家長,符合標準的地墊并非沒有燃燒隱患,切記不要大意。
測試3
4款樣品經不起扭拉
脫落的小物件易致窒息
在日常地墊檢測當中,不合格率最高的就是扭力和拉力測試。一些地墊含有可拆卸的材料,如數字、字母等,如果尺寸太小,可能被孩子吞咽,堵塞喉嚨。
即使不含小零件,一旦邊緣拼接部分經過孩子扭拉,也可能斷裂,被孩子塞到嘴里。
測試過程:
用手輕輕扭了一下使用兩年地墊的拼接部分,結果這個齒狀的拼接部分斷裂了。
接著,對地墊的轉角拼接部位進行“先扭后拉”的測試。首先測試扭力,如果地墊沒有斷裂,換反方向再扭。
扭力測試合格,繼續測試拉力,如合格,再換垂直角度。
如果地墊斷裂,脫落的部分要放入小零件圓筒。
圓筒模擬孩子的喉嚨寬度和深度,如能完全容入,則孩子使用時存在堵塞喉嚨的危險。
測試結果:
除了母嬰店購買的和網購的整體款的樣品,其他4個樣品均不合格。其中,市民提供的兩款使用過的地墊拉力均不合格。專家稱,使用時間長對地墊性能會有所影響。
測試4
6款樣品增塑劑含量均合格
塑化劑常見的是一種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它在塑料中老實呆著的時候,和人類是和平共處的,可以增加塑料制品中的柔軟性、耐寒性、增進光穩定性。
但通過孩子啃咬后,塑化劑可能會“逃逸”出來,在體內積累,會危害兒童的肝臟和腎臟,也可引起兒童性早熟。
檢測結果:
6款地墊產品增塑劑均符合限量要求。
專家提醒注意地墊適用年齡
很多地墊產品在標識細節上不規范。部分超市和母嬰店地墊均在適用年齡上寫著:三歲以上。
專家認為,年齡標識不當是地墊常見的問題。國標對于三歲以下的玩具往往有嚴厲的要求,廠家這一做法是為了逃避責任。
買地墊看清這幾點
1
看。
從規范的渠道購買地墊,看地墊的標識有沒有廠家、地址、執行標準、生產日期、適用年齡范圍等。要選擇色澤鮮艷的地墊,如果是暗沉的顏色,可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
2
聞。
不要購買有刺激性味道的地墊。
3
捏。
選擇密度高、更厚實、有彈性的地墊。
4
衡量。
如果有拆卸的可供摳出的部件,可以用拇指輔助衡量,如果零部件太小,不適合3歲以下孩子使用。拼接鋸齒跟地墊本體連接部分更寬則更安全,這樣不容易被拉斷。
提醒
很多地墊宣稱的一大性能即“防摔”,但專家稱,目前尚無公布的方法對地墊防摔能力進行檢測。
覺得有用,點個zan吧!
來源:南方都市報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固體增塑劑-DCHP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