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今年是新環保法實施的第一年,西寧市環保部門結合新環保法,加大對企業環境監管和執法力度。從查處的案件數量和處罰金額來看,今年是查處力度最大的一年,立案環境違法案件212件、處罰金額達2740萬元。其中,對6家企業實行按日計罰,對3起環境違法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那么,新環保法實施近一年,西寧市環保部門查處了哪些違法典型案件?
案例一:首例因環境違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案
今年3月8日,西寧市環境監測支隊執法人員對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單位總排口巴歇爾槽內無廢水排放,但巴歇爾槽末端管道內有較大排水聲,開挖地面后,發現將氣浮池廢水繞過污水總排口通過暗管直接排入生物園區管網內。
5月12日,西寧市環保局將存在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移交西寧市公安局立案處理。接到西寧市環保局移交的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私設暗管非法排污的環境違法案件后,西寧市公安局迅速反應、主動出擊,與省、西寧市環保部門溝通、銜接,對企業排污情況嚴格取樣、測量和鑒定。經鑒定,該企業排放的物質未含有毒有害成分,私設暗管非法排污的違法行為確實存在。
5月27日,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取證,對該企業采取行動,現場抓獲違法行為人王某等3人。經審查,違法行為人對上述違法事實供認不諱,這是西寧市首例因環境違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案件。同時,青海明膠股份有限公司還被開出“按日計罰”環保罰單。
案例二:按日計罰被罰72萬元
5月11日,西寧市環境保護局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在監督性監測時發現,西寧一家企業廢氣超標排放,經調查了解情況屬實。對此,西寧市環境保護局監察支隊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并作出處罰決定,被處罰款4萬元,18天后復查監測,發現這家企業的廢氣排放仍不達標,根據新環保法第59條規定,這家企業被罰72萬元。 西寧市環境保護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環保法第59條是按日計罰制度的規定,其內容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目前,該企業已整改完成。責任編輯:鄭必佳
-相關新聞
環保投訴:噪聲污染最心煩
今年,西寧市環保12369、環保110電話共受理各類環境污染投訴案1158件,其中,噪聲污染投訴852件,占總投訴案比例的近74%,較去年有所上升。
“小區附近的建筑工地每天施工到凌晨,吵得人無法入睡。”“馬路兩旁的商鋪,整天放高音喇叭擾民……”西寧市12369環保電話幾乎每天都會接到這樣的投訴,噪聲污染已成為省城市民環保投訴的熱點。記者走訪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均不同程度地遭遇過噪聲污染。 在噪聲污染中,以建筑工地、社會噪音噪聲投訴占比最大,尤其是夏季,建筑工地深夜施工造成的噪聲污染比較嚴重。除了建筑工地以外,一些商場、飯店營業時間延長,餐飲噪聲和社會生活等其他噪聲也占了較大的比例。 西寧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共受理各類環境污染投訴案1158件。其中,噪聲污染852件、大氣污染261件、水污染34件、其他污染11件,案件查處率為100%。同時,查辦省環保廳、西寧市政府轉辦來信、來訪案件82件,辦結率為100%。已辦結的投訴舉報案件中群眾滿意率為92.3%,及時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的環境污染問題。
責任編輯:鄭必佳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巴歇爾槽(又稱巴氏計量槽)排污計量水量計量流量》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