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人們對“萌”毫無抵抗力?有研究顯示,消費者有“求美”和“求新”的消費心理,他們愛追趕潮流,注重時髦和新奇。
從Line friends一開業就迎來兩千兩百萬客流,到各種自帶IP的咖啡店、主題樂園,再到讓年輕人沉迷的夾娃娃機。
拋去其他盈利點,它們似乎都有一個共性:「 萌 」。
久而久之,我們也發現了線下引流的必殺技:用“萌”、“拍照”、“曬圖”的方式,提高消費者的進店頻率和留店時長。
消費者希望在這復雜的社會里,回歸可愛又單純的狀態,而這些萌物又像玩伴一樣,給予他們安全感。
是啊!
「 萌 」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
... ...
1
“萌”業態 用“四個必殺技”
詮釋“萌+”和“+萌”的新商業模式
▌關鍵點:“萌+”還是“+萌”,其實“萌”是萬能的。
▲ 具有代表性的“萌”業態分類品牌
近年來,購物中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萌物”:賤賤表情的Line friends和熊本熊、充滿童心的IP樂園、與萌感十足的寵萌IP結合的鞋包服飾、萌寵店......
“萌經濟”在購物中心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也逐漸成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必殺技。
「 萌經濟 」在品牌商和購物中心里,如何體現?
用“表情”吸引顧客
必殺技:萌賤可愛,“挑逗”小表情,撩起消費者購買欲望。
代表品牌:Line friends、Hello kitty、熊本熊、輕松小熊、小黃人、小豬佩奇等
這些“萌物”在線上通過萌賤、可愛的表情動圖,吸引了一大波粉,如今走到線下人氣更加火爆,一躍成為購物中心的客流發動機。
它們的門店布置卡通夢幻,并擅長通過舉辦主題展活動制造話題和吸引客流。
今年五一,廣州天環廣場迎來了“網紅”熊本熊大型主題展以及見面會,商場內外設有數十個熊本熊主題場景和體驗游戲,消費者不僅可以肆意拍照,還可以把這個曾經活在動圖和表情包里的卡通形象買回家。
在某帶娃綜藝節目里出現的小豬佩奇(Peppa Pig),也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在今年4月底,Peppa Pig主題樂園以快閃店的方式,進駐上海新天地湖濱道購物中心,持續至7月。
▲ in KIDS with Line friends的美食
用“味道”吸引顧客
必殺技:用氣味和口味,抓住消費者的“胃”,成為社交賣萌場所。
代表品牌:Kuma Café、Line咖啡館、JUICYBAR笨笨鼠主題飲品店等
目前,這些受追捧的IP涉足餐飲主題店,以咖啡、飲品店為主。除了這些,店內還融合零售和一部分體驗空間,包括餐具、公仔、小配飾、文具、衣服等。
比如,熊本熊的Kuma Cafe、Line咖啡館、同道大叔12星座咖啡廳、韓國人氣果汁品牌JUICYBAR的笨笨鼠上海主題飲品店。
它們的店面布置運用大量主題元素,IP場景隨處可見,不僅是休閑拍照的圣地,還進化成日常社交、賣萌的場所。
▲ 芬迪的“小怪獸”萌系列
用“萌生活方式”吸引顧客
必殺技:涉足穿戴、家居擺設、萌寵等生活方式,滲透到消費者方方面面。
代表品牌:寵物店(兔子百貨)、多肉植物、服飾鞋包(小豬班納、芬迪、Charlotte Olympia)
目前,購物中心寵物店主營業務以培訓、美容、交易、用品、寄養、洗護為主,未來諸如寵物醫療、寵物攝影、寵物餐飲、寵物游樂等業務的占比也會逐步提升。
比如,經營超過20年的兔子百貨,在全國已擁有32家店,抓住“商場90%天然客流喜愛小寵物”的特征,品牌主營兔子、龍貓、倉鼠等呆萌可愛的小寵物和寵物用品,還提供培訓服務、寄養服務、美容服務等。
多肉植物也憑借充滿肉感的可愛外表和健康生活的方式,吸引大量客流,給購物中心增色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多肉植物的小店并沒有形成品牌化,這給了我們更多市場開發的機會。
有一些是品牌的獨家標識,比如,芬迪的“小怪獸”(包包設計成萌萌的貓頭鷹形象)、Charlotte Olympia“喵咪”(鞋頭設計成貓咪的圖案)等等。
還有一些品牌與熱門IP聯名推出系列產品,比如,優衣庫的迪士尼系列。
與IP結合的兒童樂園
必殺技:產品不僅面向兒童,成人同樣被吸引,最終形成全民“萌經濟”熱。
代表品牌:小童貓、悠游堂、LINE主題樂園等。
近年來持續火爆的兒童樂園目光轉向動漫IP,將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動漫形象嵌入到兒童樂園,已然成為兒童業態中的一片藍海。
比如,悠游堂,in KIDS with Line friends(Line friends的兒童主題)、小童貓、Hello Kitty室內樂園等。
由于這些品牌與IP人物相結合,與普通的兒童樂園相比,其主題性更強,萌萌的IP人物也更能通過兒童,來帶動一個家庭的消費力。
2
為何“萌經濟”如此受追捧?
因為它能帶“你”裝逼帶“我”飛
▌關鍵點:帶你裝逼,帶我飛。你,指的是消費者;我,指的是品牌商或者購物中心。
從縱向來看,如今的“萌經濟”已經從最初只覆蓋兒童消費,到成年人也關注的“全民消費”;橫向來看,“萌”,從最初公仔和個人用品的設計上,涉及到服飾、鞋履等時尚業態。
何為“萌經濟”?
百度百科將它解釋為“通過萌系列產品而催生的經濟行為,廠商為促進銷售印刷卡通形象,吸引消費者購買?!?/p>
為何消費者這么追捧?
這就要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萌”本身帶來的體驗優勢來看。
消費者喜歡“裝逼”的消費
消費者更喜歡“裝逼”的消費,在購物的同時“拍照”、“曬圖”、“點贊”上。只要在購物的過程中,滿足其虛榮心和自我安全感,就會打破他們的購買防線。
從另一角度看,“售貨員說,顧客聽”的時代過去了,“產品與顧客直接溝通”已成為主流。而“萌經濟”鎖定的消費群體以8090后為主,隨著異地求學工作,單身現象普遍,“空巢8090后”也更容易把這些“萌物”當作情感寄托,通過這些商品設計,得到一些減壓、有趣、治愈、陪伴、給予安全感的體驗。
這也就不難理解,"萌"為什么能從特定群體的小眾文化變成一種社會現象,因為它使消費者在復雜的社會中,能釋放出受壓抑的情感。
▲ Line friends咖啡區域
“萌”激發出的客流優勢
互動性強:
從Line friends到熊本熊,從二維平面到三維技術,它們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帶有調侃性和擬人化(也包括寵物店里的寵物)。
這樣的互動,要比其他體驗來得更純粹、更直接、更能激發人們情感交流興趣。
品牌增值:
借“萌物”來蹭客流,是成本較低,效果最快的方式。消費者對商品產生好感,也是對品牌認知度的過程。
同時,IP授權的盈利模式,也算得上對自身品牌價值的一種增值。
生命力強:
雖然熊本熊、Line friends被列為“網紅”,但它們卻不像真正網紅那樣生命短暫。就像hello kitty,它一直存在消費者的心目中,這種“萌”,是積極向上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社群經濟:
Line friends開業當天,吸引了超過兩千兩百萬的客流,這就像明星效應,自帶客流的強度是整個群體的追崇。通過這些社群,又能引發不同的市場效應。
拉動店內和購物中心的二次消費:
每一種“萌”都代表了一種符號,一旦符號形成巨大影響力,就能拉動店內相關衍生品的銷售。
3
如何搶占“萌經濟”
不做「 矮挫土 」顧客喜歡聽故事
▌關鍵點:“萌”,既蠢又得萌,消費者拒絕盜版和LOW的萌設計。
隨著“萌經濟”在購物中心里占比的逐漸增強,更多業態和“萌”結合,這片藍海我們該如何搶占?
首先,我們看看消費者不喜歡什么?
不喜歡LOW、土、質量差、盜版、沒有故事性和情感表達的“萌”??蓯壑皇恰懊取钡囊环矫?,其引申出來的元素是無限多。
其次,“萌”應該如何體現?
可以體現在各個業態中,但表現形式可以不同。
產品設計:顏值是第一競爭力
在同一種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顏值高的店一定吸引更多的客流。因為,顏值是最可感知的。而產品“萌”的體驗也沒有上限。
從產品型號大小來看,越大型的萌物,似乎更能被消費者關注,比如,幾米高的大笨熊,就能吸引消費者與之合影拍照。當然,這并不代表“小”的萌物不能占領人們的心智。
搶占節日營銷節點和產品系列設計
節日是最能產生消費機會的時機,在節日節點上,借“萌”來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是提高市場熱度的一種方式。
或者,通過主題和系列性的設計來突出產品的獨特性。比如,上文提到的一些大服飾、鞋履和箱包品牌的產品設計。
DIY手工
如今顧客只跟靜止的小萌物擦出消費火花的這種單一行為,并非長久之計。
我們應該將同一種產品衍生出各自不同的體驗價值來適應市場。比如,單一的售賣和手工的互動。
通過手工DIY,讓消費者更多地接觸商品的制作過程,這種價值和體驗感是其他產品無法替代的。
傳達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
所謂跟生活有關,就是不要離顧客太遠。比如,價格和服務。價格親民,服務隨性,就是與消費者之間最好的買賣距離。
從細節上看,這種生活則體現在家居、配件、生活用品等。
無論是寵物店,還是萌物,設計出一種故事感強的體驗,就能給消費者樹立出一種生活態度和產品文化,進而長久地影響消費者。
打造社交平臺
就如Line friends和熊本熊的咖啡館,一切能在店內體驗停留時間長的場所,久而久之都能形成一種社交模式。
這種社交模式,帶來更多的是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信任,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口碑傳播效應。
IP授權
不難理解,通過授權IP的形式打開“萌經濟”的市場,這也是流量變現最快的方式。
增強原創能力和自有商業模式
首先,很多“萌物”創想都來自國外,“萌經濟”也起源于日本。如今,國內的原創能力并沒凸顯出來。即使有,也很難像日本和韓國,長期帶動國內大量消費群。
其次,IP形象授權能否形成標準化和統一化。這里的標準和統一,體現在產品形象與體驗環境的風格是否統一,授權形象與線下實體的呈現是否標準化。
最后,在這些“萌”體驗中,涉及咖啡美食的口感和美味度是否符合消費者,如果產品出品不合格,反而會降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
- 最后的話 -
由此可見,“萌經濟”不像人們所說的“網紅店”生命短暫,稍瞬即逝。只要產品和體驗有足夠的魅力和價值,就不會被消費者遺忘。
同時,帶有“萌”屬性的店鋪,也會讓消費者從 “這個店是什么”的關注焦點擴大到四點:品牌名稱、新穎的店鋪設計、排隊效應、有明確而吸引人的店鋪文化和產品質量。這些恰恰也是一個品牌本該有的因素。
來源 新店商研習社
作者 盧致珍、王境涵
投稿、爆料:chenqiaoming@winshang.com
其他問題,歡迎騷擾小編(微信號:winshanggj)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GPE2025美國奧蘭多全球寵物用品展醫療寵物服務展覽會》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