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變化,體育旅游項目正逐漸成為中國旅游業和體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旅游企業正是看到這一點,于是資本開始頻繁運作,挖掘體育旅游細分市場。
據相關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結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健康、休閑、娛樂投入不斷加大,體育消費持續增長。體育旅游以其積極、健康的內容和獨特鮮明的主題,正在逐漸成為休閑度假的重要選項。
在旅游消費方面,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需求的加大,不僅僅是玩,而是要玩出新,體驗好,需要個性化的出境游體驗。“大家想要更新的玩法,更深入當地的文化生活。常規的旅游產品無法滿足這種需求,大量主題游便應運而生。”眾信旅游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介紹,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眾信旅游發現,喜愛體育和喜愛旅游的人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這也是體育旅游火爆的重要原因。
2015年被稱為是中國體育發展的新元年,眾多資本爭相涌入體育市場。萬達集團投資10.5億歐元收購瑞士盈方體育集團,從此擁有世界杯等頂級賽事媒體版權;騰訊投資5億美元成為未來5年NBA中國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伙伴;PPTV投資16.85億元人民幣購買未來5年西甲聯賽中過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
蓋勒普權威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人口73億人,60%是體育迷,就中國而言,中國體育消費市場有3億人之多,平均每4名中國人就有1名是體育迷。
“國務院46號文件指出,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要達到5萬億元,而在這5萬億中間是有20—30%是需要通過旅游服務業來實現落地的。”上海中元國旅電商部總監劉智杰表示,未來中國的體育旅游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隨著消費者的旅游方式由傳統的觀賞型旅游向體驗型旅游轉變,體育旅游則為消費者提供了較好的體驗式旅游服務,從而成為熱門IP。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旅游企業官網都打出了賽事旅游的產品,比如凱撒旅游官網有奧運頻道,包括奧運觀賽、觀光、助威團等多種組合,以及個性化的自由行產品。而攜程主題負責人則表示,攜程也在繼續開拓各式體育旅游產品,目前正積極溝通今年夏天的熱點賽事——法國歐洲杯和巴西奧運會的觀賽產品,也在積極與一些線下跑團合作馬拉松和城市跑等賽事產品。
4月19日,阿里旅行聯合阿里體育,上線“體育愛旅行”頻道,正式宣布殺入體育旅游,希望能在這個萬億級的細分領域分一杯羹。
本土原創的賽事IP稀缺成為體育旅游發展最大的痛點。在國外,歐洲杯、法網、溫網、西甲聯賽、NBA等一系列頂級賽事IP都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而中國體育產業的商業化嚴重不足,體育與旅游的結合也還遠遠不夠,只是簡單的融合和疊加。
跟景區內容結合,應該是體育旅游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通過體育文化內容跟景區進行深度的合作,既能給景區帶來客流量也能提升體育賽事IP的品牌影響力。
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但這種合作模式操作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因為這樣的景區區產權方大都是地方政府和國企,在跟賽事組織方談的時候會有各種顧慮。”
另外,從整個體育產業來看,體育服務業占比過低,制造業占比過重,是我國體育旅游發展面臨的又一現狀。在美國的體育產業結構中,服務業占60%,體育服務業相當發達;而在中國,75%是體育用品業,競賽表演業占比不到10%,服務業占比僅為15%。
歐美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是比較成熟的,這得益于其市場機制、競賽機制、體育明星、組織體系、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完善。中國的體育旅游產業和國外相比,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2025年中國ApiChina原料藥中間體展(API-China)》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