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的智慧在于掌握全局,并能從中挖掘到商機和利潤。倉庫的工作煩瑣,需要細致對待,細心管理,做到“精、準、穩”。
案例:
上海某知名刀具公司是一家集經銷批發、招商代理等業務為一體的典型中小企業,主要經營進口數控刀具,公司年產值達到 2000 多萬。在蓬勃發展的經濟大潮中,公司的規模也快速擴容,業務量連年翻番。面對持續擴大的公司規模,這家公司的中高層管理此時卻笑不起來。
公司采購部經理透露,“倉庫貨品的進出越來越頻繁,倉儲信息處理越來越復雜,信息數據量越來越龐大,盤點工作也越來越難。”粗放型業務管理基至影響到了企業的決策,公司老板表示:“各部門數據報表都不能及時的交給我,我沒辦法及時掌握公司全局,更無法在堆積如山的報表前做出快速、準確地決策,想讓公司做大做強真不容易。”
What:何為庫存盤點?
所謂盤點,是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存貨的實際數量進行清查、清點,即為了掌握貨物的流動情況(入庫、在庫、出庫的流動狀況),對倉庫現有物品的實際數量與賬面上記錄的數量相核對并進行調整,以保證庫存數量準確。
敲黑板:賬實相符!
Why:為何要盤點?
公司營運過程中存在各種損耗,有的損耗是可以看見和控制的,但有的損耗卻難以統計和計算,如偷盜、賬面錯誤等。因此需要通過盤點來得知店鋪的盈虧狀況。具體功效見下:
掌庫存:控制存貨,發掘并清除滯銷品、臨近過期商品,整理環境,清除死角。知損益:及時掌握損益情況,以便真實地把握經營績效,并盡早采取防漏措施。明成效:核實管理成效。
盤點工作是現代化倉庫管理所必須的一道環節。基于盤點,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倉庫內貨物庫存的真實情況,同時盤點也是對于日常倉庫作業流程是否規范的重要檢測方式。
How:如何高效進行庫存盤點?
第一步:收集倉庫物品資料
這一步要求倉庫人員與采購人員互相配合,對倉庫的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進行數據采集,不但整理出倉庫物品名稱,而且要盡量使用物品名稱的簡化稱呼。而且物品名稱的明細程度要高,一般來說都有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顏色、價格等。
第二步:整理數據,分區分工
一般企業倉庫都有幾大區域:包裝用料、五金、辦公用品、其它物品等應將它們分區域管理盤點。將物品名稱歸類、整理,制訂出相應的編號、帳頁號、標識卡,將常用的物品放在倉庫隨時能取的地方,保證倉庫管理各個作業環節數據輸入的效率和準確性,確保企業及時準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
第三步:現場規劃
根據倉庫的空間大小,進行倉庫規劃,將倉庫分區。充分利用空間,例如制訂相應的貨架,并且要考慮到倉庫的最高庫存量。規劃時應注意幾點: 1、重要、常用的物品先規劃; 2、體積大的物品應先考慮數量的多少; 3、易燃、易爆、易霉的東西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管理來規劃。
第四步:整理倉庫
按照已劃分好的區域、貨架,將已經歸類的物品對號入座,應在擺放物品時盤點數量,這樣有便于庫存登記,而且這樣可以省去再統計物品的時間。要求物品擺放整齊,名稱、規格型號清晰,數量準確,最終將倉庫整理一步到位。
第五步:建立臺帳
根據盤點數據,按照不同的物品名稱建立倉庫臺帳,細心登記每天倉庫物品的出入庫、結存情況;并嚴格控制單據的出倉、入倉、領料的填寫,盡量控制漏單情況出現。帳目清晰、準確與否,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狀態是否可以健康地成長。
倉庫的工作煩瑣需要細致對待,細心管理,做到“精、準、穩”。對倉庫人員的要求高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的運作,數量的準確性,備料、購料中的及時性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運作。
經營的智慧在于掌握全局,并能從中挖掘到商機和利潤。iWorker一體化云 ERP,支持多人盤點記錄匯總,導入系統生成盤盈盤虧單。企業老總可以輕松地查看采購、庫存的實時動態和企業的盈虧,并能隨時將決策下達給各部門,時刻審查和“搖控”公司的運營。助力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完成向“智慧企業”的華麗轉身。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現代化倉儲服務,電商貨物存放,倉配一體化服務視頻》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