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即可免費收閱對話老板,和大成者對話!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朗博
在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光妻子就七位(妻子中還有他的姐姐赫拉和姨媽正義女神、記憶女神),還有許許多多的情人,生下了許許多多的兒女。中國神仙一看能不羨慕嫉妒恨么?別的神也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同樣是神仙,但是做仙的差距怎么就這大呢?
在《西游伏妖篇》中,妖精小善對于唐僧來說,她就是段小姐的影子,段小姐是唐僧心中永遠的痛,正是這份刻骨銘心的愛與痛,使唐僧把對于個人的小愛變成了拯救人世的大愛。段小姐永遠是唐僧的一顆初心,正如《大話西游》中的至尊寶對于紫霞仙子的感情一樣: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前加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當我們為周星馳電影中這無法善終的愛情缺憾所感動時,疑問就會產生:為什么唐僧不能接受段小姐的愛?為什么當至尊寶帶上緊箍咒以后,就要把人世間的愛情欲望都要放下?
答案就是:中國神仙不能有愛情和婚姻!
01.
唐僧為什么不能有凡間的情愛呢?我們可以從《西游記》原著中找到答案。
老鼠精的一段話透漏了:那唐僧乃童身修行,一點元陽未泄,正欲拿他去配合,成太乙金仙。
玉兔精了解到驚天秘聞:取得唐僧元陽,便可一步登天,成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乃是佛級仙人,神通廣大,并且可與天地同壽。誰要能得到唐僧的第一次,就可以立刻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修行。所以,像蝎子精 、 老鼠精 、玉兔精這些都是出身仙界的妖精,知道這天庭的內幕,當然想要和唐僧交歡了。而下界的女妖精例如白骨精、蜘蛛精之類,沒有天庭內幕,只能知道吃唐僧肉來長生不老了。
但是對于唐僧來說,卻絕對不能與女妖精發生關系!在無底洞中,唐僧說出真相:“今被這妖精拿住,要求配偶,我若把真陽喪了,我就身墮輪回,打在那陰山背后,永世不得翻身!”。在被蝎子精抓住時,女怪道:“御弟,你記得寧教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唐僧道:“我的真陽為至寶,怎肯輕與你這粉骷髏。”如果唐僧元陽之身被破,那么就會墮入無盡的輪回之中,被壓在陰山的背后,再也別想有翻身之日。所以,唐僧不動色心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動心,否則永世不得翻身。哪怕把他吃了也比這強,畢竟下一次還可以金蟬子投生。
即便是別的神仙也不能違反這條禁令。如果違反了,就會觸犯所謂的天條。
在《西游記》第六回中,二郎神出戰孫悟空,他報出“吾乃玉帝外甥”,悟空:“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從這個問答可以得知,玉帝的妹妹思凡下界,生下了二郎神,結果犯了天條,被鎮在桃山之下,二郎神長大后,顯神威斧劈桃山,解救出來母親。
還有西游記的黃袍怪本來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但與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百花羞公主)相戀,只能另想出路。正如他向玉帝說的:“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污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了皇宮內院,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攝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最可憐的是他們的孩子,“八戒、沙僧把兩個孩子拿到寶象國中,往那白玉階前捽下,可憐都摜做個肉餅相似,鮮血迸流,骨骸粉碎”!
所以,神仙是不能有愛情的,即便有了孩子,也是不能被承認的。
即便神仙有此念頭也不行,例如《西游記》中寫豬八戒調戲嫦娥那一段:“全無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押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多虧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親言說。改刑重責二千錘,肉綻皮開骨將折……”
就像奎木狼、二郎神的母親,《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七仙女都要思凡,想要享受愛情和情愛。這就叫“神仙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對于豬八戒來說,“若為啪啪故,二者皆可拋”。
是個人追求不同嗎?豬八戒愿望永遠不是到西天取經成佛,而是回高老莊和玉蘭過二人世界。對于他而言,沒有啪啪啪的日子,是不完美的生活。
02.
那么一個巨大的問題來了,那為什么我國古代文化中不讓神仙過性生活呢?這有點太也不人道了吧?
在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光妻子就七位(妻子中還有他的姐姐赫拉和姨媽正義女神、記憶女神),還有許許多多的情人,生下了許許多多的兒女。中國神仙一看能不羨慕嫉妒恨么?別的神也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這讓八戒情何以堪呀?同樣是神仙,但是做仙的差距怎么就這大呢?
性生活的最重要的功能是繁育后代。如果神仙可以自由過性生活,那么眾多的仙子仙孫怎么辦?這些神仙的后代,特別是先人和凡人,是屬于仙呢,還是屬于人呢?屬于仙的話,總要天庭總要個有安排吧,但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二十八宿......,人都安排好了,編制滿了,總不能吃閑飯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神,一方百姓供奉一方神,百姓的人數是有限的,當然神仙是相對有限的,如果不采取節欲,那么天庭就要仙多為患了。
而希臘的神則不一樣,除了奧林匹斯山那十二主神以外,還有一小部分神,是以專業分工來分配崗位的,例如婚姻女神、豐饒女神、火和灶女神、海神、智慧女神、光明之神、狩獵女神、美之女神、戰神等。編制位置不多,宙斯的仙子神孫們可是四處游蕩,不做安排。
在整部西游中,唯一有孩子的就是托塔天王了,那也不是他成仙以后的生的,從“哪吒鬧海”中可以得知,是父子一起修煉成仙的。書中只有玉皇大帝一人有妻子——王母娘娘(民間看法),其功能在于幫助玉帝維持天庭的秩序,書中從不見二人有過什么接觸和對話。而道家認為二人沒有什么關系。總之,神仙是不能有家庭的生活的痕跡的。
03.
對于神仙的性生活的認識體現著我國神話系統中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文化價值觀念。神話是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依托、傳承著民族性格。通過故事或者傳奇表達出遠古人們對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思考,是先民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謝選駿先生說:“神話是民族精神中最集中、最本色的閃光。是民族文化最悠久、最古老、最頑強、最健壯的生命之根,是民族文化的本質所在。”
中國神話中本身體現有一種“舍身取義”的精神。
盤古殫精竭力開辟天地,不惜以生命換來生氣勃勃的大千世界的精神;女媧補天,救萬民于水火之中;夸父追日,也表現為了百姓幸福,不惜犧牲自己。周星馳電影《西游》也正好反映出來這點:唐僧和悟空,也是通過取經給蒼生帶來福祉。唐僧在取經路上可以用“鞠躬盡瘁,義無反顧,不怕犧牲”來形容,可以說的是舍身取“經”。至尊寶放下了紫霞的感情,唐僧面對段小姐的追求不為所動,正是他們心中的 “大義”。在電影中所的表現出來的主題就是舍“情”取“經”。
不僅僅是唐僧師徒,縱觀歷史,中國神話中有“三清四御”一說,三清者乃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四御是主天庭的四位帝君: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紫薇中天北極太皇大帝、勾陳上宮南極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這些始祖神演化都是由自己部族中功勞卓越的人物而來,在本民族的發展與壯大中起到過巨大的作用,因而被神化。這也決定大神的責任與義務,神是先民崇拜的道德規范與犧牲精神的化身。例如,三皇五帝哪個不是在神團體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而又無一不是被國民傳唱已久的先賢圣哲。特別是自西周以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需要,諸子百家有意識改造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將人類理想的英雄美德都加在了他們身上。這種現象所造成的結果,使得存留在上古神話人物身上的野性消失得干干凈凈,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所以,他們不能有著凡人的一樣的享樂的思想。
而希臘神話卻是將創世神卡俄斯看作混沌的化身,不需要犧牲,不需要獻身,只需類人化的異性結合并繁殖,即創造了世界所需能量。
而希臘神話的體系中總是充斥著濃濃的血緣關系和裙帶關系。神的高貴僅是來源于他們的血統,而不是他們的精神。即便有一個普羅米修斯,在寫入我們課本中,也偏要用東方的價值觀把他塑造成盜火的英雄。而實際上在希臘神話,他只是代表著人類,與宙斯代表著神之間的為了利益分配而爭斗。
希臘神話中的神表現出愛、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希臘神話的基本特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神,賦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會關系。神和人的基本區別在于神強大,長生不死,生活閑逸快樂;人類弱小,會死,生存艱辛,不得不經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詛咒神明作惡。
古希臘人崇拜神,但同時贊美人,贊美人的勇敢和進取精神。古希臘人批評驕傲、殘忍、虛榮、貪婪、暴戾、固執等人的性格弱點,并且認為往往正是這些性格弱點造成人生悲劇。古希臘人把人性弱點安在神的身上,并不賦予神明過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為道德衡量的標準,而是把他們作為人生的折射。其基本的特點是由自然崇拜轉向人性崇拜。這也是希臘神話中重注的“人本思想”。
而中國神話有著鮮明的東方文化特色,其中尤為顯著的是尚德精神。國人歷來信仰尚德精神,深深的倫理觀念更是支撐國人生存生活的行為準則。大神們身上還遺存的一點點“人性”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遠遠脫離社會、脫離人類、高高在上、虛無縹緲的理念化形象。
西游中,無論是玉皇大帝,還是觀音菩薩,就從個體角度來看,他們的品行也是很符合社會規范的,絕對沒有作風上的瑕疵,整部書里也很少有哪個大神有品行不端的描寫,特別在取經路上,反而是幫助孫悟空降妖除怪,維護社會秩序的守護神。即便犯錯,也是對屬下的坐騎或者仆人的問題。
而孫悟空一開始大鬧天宮也不是因為和哪位神仙產生了恩怨,為了個體的利益,對整個天庭的統治秩序不滿。最后,孫悟空反而取經回來,也成為神仙系譜中的一員,修成圓滿。悟空這一藝術形象也是我們的文化的重塑與選擇的結果:把個人野性慢慢收攏,回歸整個尚德的價值體系中。
所以,經過這種文化的重塑與選擇,我們的神話對神的褒貶則多以道德為準繩,雖然唐僧肉眼凡胎,沒有降妖的能力,但是他有普度眾生的堅定信念和慈善尚德的胸懷,即便悟空再有本事,也只能歸唐僧管制了,引他回歸正統的價值之中。在取經路上,遇到的厲害的妖怪,猴頭的武力和神通已經不再重要,顯得力不從心。而西方神話尤其是希臘神話中,對神的褒貶標準多以智慧、力量為準則。
這恰恰也是中華文明中尚德精神與西方文明中人本精神差異的體現。
所以,以尚德精神為主導的中國神話人物當然是不能具有人類感情,更不能過普通人愛情和婚姻的。無論是唐僧還是至尊寶,只能把感情深埋起來,成為內心深處那永久不能觸動的傷痛。只能在內心重復那一段經典臺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是孫悟空的金箍棒重還是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