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門和半條命之間的
恩怨情仇
說到哪種游戲最不好設計,很多制作人都覺得是解密類游戲。
畢竟,無論是角色扮演,還是動作冒險,乃至生存恐怖、開放世界等游戲類型,都已經有一定的套路可言了。
只要在這些套路的基礎上添加一些新內容、新設定,基本就能做出一款及格水平的游戲。
而解密類游戲,必須從最最基礎的地方,就做出自己的獨特之處。
可以說,解密游戲是靠原創度活著的。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原創度相當高的解密游戲:傳送門。
關于傳送門的十個事實
(今天騰訊視頻除了BUG……視頻請拉到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到B站觀看)
1
初次接觸傳送門的玩家,都會被其腦洞大開的傳送玩法所震撼。
但這個玩法并不是由V社創造的。
傳送門的原型是一款名叫NarbacularDrop的游戲。
這款游戲講的是一位公主被困在地牢里,要靠自己逃出去的故事。
逃出去所使用的關鍵道具就是可以放置在平面上的一對傳送門,一個橙色、一個藍色,可見核心玩法,和傳送門已經非常相似了。
玩法上唯一的區別是,在ND中,可以通過一個傳送出口,來設置另一個出口。
而在傳送門中,不能這樣操作。
另外,ND設定在奇幻背景下,而傳送門的設定與半條命2一樣,是科幻背景。
2
ND最初是一群學生做的實驗性項目,他們都是在DigiPen學習計算機和游戲設計的,ND其實相當于他們的小組項目。
整個項目開發了兩年左右,2005年他們才把完整的游戲放出來。
V社接觸到這款作品是在DigiPen舉行的一次職業發展日上,當時請來了很多知名游戲公司的員工來給學生們講真實的職場生活。
在交流中,V社的人員注意到了ND,其獨特的玩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去后就向上級提交了招募這個團隊的申請。
當ND的開發者接到V社的邀請時,他們還以為是個簡單的交流活動。
沒想到一進V社的大門,就受到了G胖的親自歡迎,當場敲定了offer。
參與ND開發的8個人,全都 成了V社員工。
3
V社招募他們的目的,是為當時正在籌劃中的Orange Box做準備。
OrangeBox是G胖想出來的創舉,就是把不同的游戲放到合集里賣,這就是現在steam上形形色色合集的起源了。
當時已經確定在Orange Box中,會包括半條命2和軍團要塞2。
但只有兩款游戲好像有點少,V社就想到了再開發一款小游戲填充位置。
傳送門最初的定位,決定了不會有太多人力投入到這個項目中。
ND的8位開發者,最初是想接著奇幻背景開發的,但是由于美術不夠,他們只能使用半條命2的美術資源,為了讓美術和劇情吻合,埃里克·沃包,半條命2第一集的編劇加入了項目組,編寫了整個劇情。
就這樣,出于人力的考慮,兩部經典的作品聯系到了一起。
這個理由還真是有V社的風格……
4
傳送門和半條命之間的聯系,大部分都圍繞著一個關鍵事物:北極光號。
在半條命2第二章中,多次提到北極光號。
破冰船是一切混亂的源頭,等到找到那艘船時,你會發現船上還有光圈科技的logo……
除此之外,游戲中的角色也有關于光圈科技的臺詞,說明了黑山與光圈之間的競爭關系。
而在傳送門2中,玩家也能找到與北極光號相關的彩蛋。
在舊光圈實驗室里有一道隱藏的門,在門后就是一個巨大的船塢,船塢里沒有船,但是可以看到一個救生圈,上面寫著:北極光號。
總而言之,光圈與黑山的關系就是相互競爭的關系,兩者都為軍隊服務。
5
2007年10月,在Orange Box正式推出后,本來是作為補充的小品游戲《傳送門》迅速獲得了大量的關注。玩家被其充滿新意的玩法和獨特的劇情吸引了。
游戲中反復提到的:the cake is a lie。成為了當年網絡上最流行的梗。
這個世界上最有名的蛋糕,是開發者模仿V社附近蛋糕店里的黑森林蛋糕制作的。
不過,最初他們沒想到蛋糕會成為大家關注的點。
官方設定的梗是最后結局中,從天上掉下來的那個圓環,他們還為這個圓環起了名字Hoopy the Hoop……
正是基于制作組對于蛋糕和圓環的不同態度,在傳送門2中,關于蛋糕的彩蛋很少很少,而那個叫hoopy的圓環卻到處都有……
甚至在官方推出的漫畫Lab Rat中,都有hoopy的身影。
6
本來是作為補位作品的傳送門,其最終表現遠遠出乎V社的預期。
不算steam上的數字版銷售,1代的銷量就達到了400萬以上。
如此巨大的成功后,續作成為可能。開發團隊也得到了擴充,從8個人填充到了40多人。
所以整體游戲的流程和劇情都大大填充。
很多1代沒有交代的設定、背景都展現了出來,比如光圈科技從做浴簾起家的歷史……
最初開發組想在2代中使用新的游戲機制叫做F-stop,放棄傳送的機制,這讓G胖大為惱火,最終延續了1代的機制。
他們還考慮過用光圈科技的創始人凱夫·約翰遜作為主角,背景設定在光圈剛剛成立的年代。
后來為了保持系列的延續性還是選擇了保守的路線,延續1代的劇情。
2011年,1代發售的4年后,傳送門2正式推出。
7
2代為了豐富游戲性,除了1代已有的機制外,還引入了新的凝膠機制,不同顏色的凝膠有不同的功能。
這個點子是從2009年一款名為《標簽:涂鴉力量》的游戲中吸取的。
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可以通過綠色的噴漆跳高,紅色的噴漆加速,藍色的噴漆黏在墻上。
巧合的是,這款游戲也是由DigiPen學生的業余項目……
V社故技重施,將參與開發的人都吸收到了傳送門2的制作組中。是不是有種莫名的即視感……
從這個意義上講,DigiPen才是傳送門系列的幕后英雄啊……
傳送門2的職員名單是按照字母順序排的,沒有職位,它是唯一個這樣做的游戲。
2代和1代一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2年5月,G胖曾透露過傳送門2已經售出400萬份,而且PC版賣得比主機版好。
僅僅有兩作的傳送門,共售出了800萬份,比很多作品數更多的系列成績都要好。
8
除了讓人耳目一新的玩法以外,傳送門系列還創造了游戲史上令人印象最深的反派boss之一:GlaDOS。
GlaDOS是基因生命體和磁盤操作系統的縮寫。
從2代中,我們得知,她的初始人格是凱夫·約翰遜的得力助手卡洛琳。
凱夫原計劃是將自己移植到電腦里,成為AI獲得永生。
但制造速度趕不上凱夫的死亡速度,他就指定卡洛琳作為繼承人,成為AI。
GlaDOS在開機后利用神經毒素殺死了所有光圈科技的雇員,留下Chell來進行一系列實驗。
GlaDOS最初被設計成一個圓盤,只在引導關卡出現,但所有人都喜歡這個角色,就把她改成了現在的形象。
為GLaDOS配音的是艾倫·麥克萊恩,兩部游戲的片尾曲都是她演唱的,她還曾為求生之路中的witch配音。
9
除了兩部主線游戲外,系列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游戲版本。
比如在2008年,V社就為Xbox專門推出了《傳送門:還活著》,包括14個新關卡和新成就。
2016年,為了豐富自己的VR內容,V社制作了基于傳送門世界觀的The Lab。
在這款VR游戲中,玩家可以親手修理機器人、探索太陽系、玩彈幕游戲,甚至還有個類似于憤怒的小鳥的玩法。
傳送門還有一個桌游版本,是由V社授權,寒武紀工作室制作的。
玩家在其中扮演被試人員,通過競爭來獲取最多的蛋糕。
除了游戲以外,系列也曾推出過漫畫,名為Lab Rat,補充了游戲中神秘鼠人的劇情。
電影也是系列一直想做的。
2013年,G胖就公布了做電影的計劃,但此后的幾年間就一直沒什么消息,直到今年1月份,他表示電影還在制作中……
10
盡管游戲一直被教育工作者視為大敵,但其實現在很多游戲都被應用于教育。
之前在《我的世界》那期就提到過這點。
在G胖的推動下,傳送門也在教育領域獲得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2011年,G胖就公開表示已經在于學校合作使用傳送門開發課程,主要用來教數學和物理。
2012年,V社基于傳送門2的關卡編輯器,開發了獨立的謎題制作程序。
使用這個程序,傳送門的教學功能就不只局限于力學了,也可以用來講解基礎的電磁學、化學等。
隨后,他們還特別推出了一個名為“使用傳送門教學”的軟件,運行于精簡版的steam上,專門為學校設計。
這就是G胖對于未來的大計劃:Steam for Schools。
看來在統治了玩家們的錢包之后,G胖要統治一下學校里的課程了……
正因為有傳送門這樣的游戲存在,我們見識到了非凡的奇思妙想。
也許它的畫面不是最好的,它的流程不是最長的,它的銷量不是最高的。
但傳送門無疑給所有游戲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讓追求原創、追求新意成為了受到推崇的理念。這種理念如今被眾多獨立游戲很好的傳承著。
至于傳送門還有沒有3……建議大家還是先期待一下求生之路3和半條命3吧,至少這兩個還有點線索的……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網上流行的十款免費數學學習工具推薦-軟件技巧》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