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設計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衛視熱播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講述了后三國時代政治風云,這是影視劇中第一次以曹魏設置劇情主線,通過軍師司馬懿視角重現一批文韜武略的政治家、謀略家們縱橫捭闔、建功立業的故事。時勢與英雄互相成就、彼此成全。歷經沉淀,現代社會擁有強大穩固的國家體制和社會制度,對人們生產生活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則是一次又一次工業革命。蒸汽革命、電力革命、信息革命以及所謂的互聯網革命,極大提升了人類發展的文明高度和繁榮進程。
圖片:全景網
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帶動升級了一大批技術、設計、制造業等供需企業革新升級。
物質經濟和精神升級潛移默化地改變社會認知,而精琢用戶、臻于體驗的“設計”則是最先嗅到變革基因的創新代表領域。如今,以技術創新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和以設計驅動創新的公司在互聯網時代競爭中不相上下,后者趕超之勢愈發明顯。
圖片:全景網
工業設計憑千斤之力左右創業之路,那么身為主角的設計師如何看待行業創新/AI共享設計?設計師如何平衡企業、美學和市場價值?設計對于團隊、產品、傳播、銷售等環節將發揮什么作用?創業者如何通過設計“籠絡人心”?如何挖掘用戶需求、修煉產品體驗、升級品牌形象?
太火鳥科技專訪了為原創設計發聲、獲國際大獎無數、位于金字塔尖的5家一流設計公司,以及3家由設計師擔任創始人的團隊,共同探討“設計”之于新消費時代的重要性,看看業界公認最厲害的“設計軍師”如何撥亂破局。
設計軍師聯盟陣營
(排名不分先后)
▼
·五大設計公司掌舵者
瞿 上 大業設計集團廣州總部執行董事
魏 民 深圳市佳簡幾何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賀蕾蕾 品物設計(北京)CEO
余 飚 杭州飛魚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丁 偉 上海木馬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三大互聯網設計創業代表
邱懿武 云造科技創始人&CEO
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碩士,打造了“年輕人的第一款電單車”云馬C1,眾籌成績1200多萬,并成功銷往韓國等海外地區。公司已獲雷軍、富士康、真格基金等投資。
雷海波 太火鳥科技創始人&CEO
視覺中國設計社區創始人/戰略顧問,秉承設計驅動創新的核心理念創立太火鳥科技。太火鳥科技于2017年重磅發布基于大數據和智能匹配技術的產品創新交易SaaS平臺——“銦果”(www.d3ingo.com),旨在“用設計重塑品質生活”,重新定義設計生態,重塑設計尊嚴。
奇思甬動
中共寧波市委人才辦、寧波市文改辦、共青團寧波市委員會、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
“奇思甬動”中國(寧波)創客大賽是由中共寧波市委人才辦、寧波市文改辦、共青團寧波市委員會、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寧波慧谷)聯合太火鳥、啟迪控股、騰訊眾創空間、洛客眾創、天使街及木馬設計等合作伙伴,搭建的集創意創新、技術支持、資源對接、產品推廣、項目孵化等資源的創客創新創業生態圈。面向海內外智能硬件創客、工業設計師、高校(科研院所)創客團隊,以及有意向來寧波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落戶的創客團隊。
▼▼▼
▼設計軍師: 瞿上
▼人物背景:大業設計集團廣州總部執行董事
最欣賞的三國人物——陸遜,為人低調、務實和謙遜,憑借籍籍無名的年少努力,也能奇襲荊州、火燒十里連營。
【大業設計】聚焦于珠三角與長三角兩大創新陣營,25年間在眾多領域都建立了跨界設計的優勢,例如生活電器、廚房衛浴、數碼科技、機械裝備、智能機器人等......2010年前聚焦于美的、海爾等國內超大型企業(包括優質ODM出口制造商)。2010后,伴隨著全球化與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合作形式趨于多元化,與眾多世界500強、新生代創業公司進行合作,通過產品創新的優勢與一些成長型公司共同持股,如與廣州鮮柚智能科技進行股權合伙。目前,大業正從一個“殺手型”的設計服務公司,向“保鏢型”創意投資型公司邁進。
1.假如“設計/創意被殺死”、行業逐漸凋零,您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盜版滿天飛。當中國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無法進一步加強,而全社會又對抄襲默許配合的時候,會讓越來越多矢志創新的企業喪失持續投入的決心。
另一方面是設計服務機構自掘墳墓。當前工業設計師普遍太浮燥,或者說掙錢心切。普遍不再甘心成人達己的默默付出,致使不少設計機構有著“大師坐堂,護士出診”的畸形現狀,客戶總是屢見不鮮的直呼上當。
當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心灰意冷之時,滋生中國工業設計公司發展的會土壤在哪里?中國工業設計公司的春天又在哪里?
2.中國設計真的缺乏創意/創新者嗎?哪些關鍵因素構成了“好作品”的誕生?
我們與歐洲頂尖設計公司的差距正以光速的方式快速拉進,這樣的中國速度其實讓他們非常懼怕。因為中國人實在是太勤奮了。當然客觀來講,中國其實并不缺乏創意,更不缺乏有創意的人,但確實缺了一群敢為天下先的企業家,我希望華為和小米是!
衡量“好作品”應該由以下幾個部份去構成,缺一不可:具有顛覆或者迭代的技術,巧妙以設計的語言,讓技術有效的向用戶進行可感知的呈現,優良生產轉化能力(中國制造商要加把勁),強力的銷售行為推進。
3.“設計公司”和“工業設計師”最不想聽到/渴望聽到的一句話是什么?
其實大多的中國企業家,普遍對于工業設計的認知與理解還只是停留在:“工業設計不就是在臉盆上畫朵花嘛?我一直非常認同一個觀點,或許需要設計的或許并非是產品本身,可能恰恰是這個企業,乃至于這個行業!
4.如何看待“魯班”人工智能科技一類的“共享設計/AI設計平臺”?
我認為絕對代表著科技的進步,倘若普及化推廣與應用,一定是人類的福音。因為設計一直以來無法被標準化,倘若用科技、用程序的方式為人類實現微設計、微處理,確實市場巨大。設計機器人的出現,也必須鞭策我們人類設計師,應該有更高的追求,更是會驅動人類設計師能力的快速發展。
▼▼▼
▼設計軍師: 魏民
▼人物背景: 深圳市佳簡幾何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最欣賞的三國人物——司馬懿,善謀奇策、心系天下,經略之才可謂遠矣。
【深圳市佳簡幾何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是一支專注于產品本身的設計團隊,創立于2014年中國深圳。以產品設計為核心,涵蓋產品策略與研究、產品品牌與傳播設計、產品結構與工程解決方案;致力于讓產品在環境與用戶之間呈現出最趨近于完美的狀態。成立至今,團隊包攬 Reddot/IF/IDEA/Gooddesign 等國際設計大獎。
1.什么類型的合作對象或要求會讓您感覺對方非常不專業?
首先第一,客戶不專業沒有什么問題。恰巧是因為客戶的不專業,所以才給到了我們擁有專業能力的人價值的體現。第二,不是任何一位開發產品的客戶都是產品研發科班出身。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長處,找到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尊重,謙遜,信任,這是佳簡幾何認為最重要的。
2.您和創業公司合作經驗如何?舉幾個印象深刻的案例。
佳簡幾何,包括我都服務了非常多的創業公司,從2013年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衍生出非常多的智能硬件創業團隊,而佳簡幾何也就是在2013年成立的。
例如深圳市臻絡科技,2014年初手環還處于在中國的初級發展階段,通過對于產品的定義,ID的設計,結構的設計,包裝的設計,產品順利在2014年中推出。當時的毛利很高,5個月的銷售,幫助這樣的初創公司獲得了近千萬的利潤;2015年開發智能手表和智能水杯;2016年開發帕金森防抖勺。最后確定扎根在機器輔助康復醫療領域。目前其已經成為國內帕金森領域最專業的數據公司。2017年初獲得千萬美金的B輪融資,估值已達4億。
幫助深圳市康康網絡科技重新定義產品,推出騰訊兒童臺燈。2014年這家初創公司希望進入智能硬件領域做兒童坐姿矯正提醒設備。我們完成這個項目之后發現沒有產品應用場景的同時也缺乏購買場景,因為用戶沒有概念。而對于初創型公司肯定是缺乏市場的教育能力。所以我們接下來為這個客戶重新定義了產品,形成了一整個家庭兒童學習生態。目前客戶每月銷售額破千萬,估值近3億。
3.如果用三國人物來形容公司/個人風格的話,您會選擇誰?為什么?
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兩次率大軍成功抵御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深謀遠慮,知人善用,司馬懿從寒門中提拔了鄧艾、王基、周秦等人才,如虞預所說,經略之才可謂遠矣。同時我認為司馬懿其實內心心系天下,而佳簡幾何也希望在成長的路途當中可以對行業做點貢獻,哪怕一丁點,也能體現一家企業在社會在行業的價值。
▼▼▼
▼設計軍師: 賀蕾蕾
▼人物背景: 品物設計(北京)CEO
最欣賞的三國人物——劉備,虛心低頭、勇于面對,并能游離于強者之間,吸取經驗,提升自身實力。
【品物設計】2001年成立,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英國曼城都有分支機構。主要業務板塊:產品策略與規劃、品牌策劃與設計、產品設計與生產、PCB開發與集成及新媒體業務。可以提供產品從開發、量產到銷售的全案服務。服務客戶包括初創公司、傳統制造業、百強企業。
1.假如“設計/創意被殺死”、行業逐漸凋零,您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認為創意和設計是無法被殺死,在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從使用樹葉遮羞、利用工具防御及獵取到今天,你會發現設計無時無刻的在構建、改變、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說有一天設計/創意被殺死、整個行業逐漸凋零,那應該是件很欣慰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設計師了。曾有人預測說公司這種組織形式將在10-20年內消失,將會被另外一種形式取代,如果說設計行業被凋零,那也只是以新的組合方式所替代,就好像今天有了共享設計平臺一樣。但設計和創意是無法凋零的。當然,這也需要與被服務的企業主建立趨同的價值觀,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其實設計行業給企業所創造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于他自身所創造的價值,也就是說他的價值是體現在被服務行業上的。
2.中國設計真的缺乏創意/創新者嗎?哪些關鍵因素構成了“好作品”的誕生?
創意不等于創新,設計不缺創意而缺乏創新。創意是能力,創新是實踐,而創新是創造價值的方法,而創意是將價值帶入場景形成認知的關鍵。所以品物這么多年的設計創新實踐中,我們發現一個好的外觀設計,不能成為一個好產品,而一個產品也不能成就為一個好的商品,好商品一定是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并能更為精準的傳遞出用戶價值。
設計要從“人、商業、科技”三個維度切入。以用戶核心去思考問題,考慮消費場景、交互體驗、用戶心理、商業模式、成本構成、渠道、品牌、功能、技術、趨勢等等,最終匯聚在一起打造出一款款成功的商品。所以品物提出以設計力撬動生產力,以設計驅動型創新,打造產業創新新模式。也只有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效率型增值。
3.如何看待“魯班”人工智能科技一類的“共享設計/AI設計平臺”?
在今天這個時代下,除了數據和信息的共享,能力的共享變得越來也重要,設計本來是一個需橫跨多個學科人才的行業,需要共同協作來完成,所以共享設計平臺能匯聚全球設計資源與力量共同推動創新實踐,是這個時代發展所趨。
4.您組建團隊或聘用工業設計人才時,看重什么能力?
一個是具備良好的洞察能力、第二是具有邏輯思維框架。都說設計師是一群通過自己的認知來理解世界,再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世界的人。我們希望他們通過洞察發現別人沒有發現事物,并能通過良好的思維邏輯框架進行梳理及優化,最后帶入設計場景中去。
▼▼▼
▼設計軍師: 余飚
▼人物背景: 杭州飛魚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最欣賞的三國人物——劉備,集齊各類人才,團隊內部上下一心,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飛魚設計】擅長產品整合創新,將產品、品牌、傳播進行系統整合創新服務,以服務國內領先企業、品牌、團隊為主,成長型中小企業整合創新為輔,完成由產品至產業的全產業鏈服務。
1.假如“設計/創意被殺死”、行業逐漸凋零,您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頂尖人才流失。互聯網企業蓬勃發展,為謀求快速發展機會,一部分優質人才選擇“轉型”,反觀設計行業,創新模式落后,發展速度緩慢,機會不足,留不住人。
2.中國設計真的缺乏創意/創新者嗎?哪些關鍵因素構成了“好作品”的誕生?
不缺。好設計、好品質誕生“好作品”,二者缺一不可。設計方案解決用戶痛點需求,定位準確、定義清晰,這便構成好設計;性能、功能、價格、外觀能夠做好平衡工作,這便構成好品質。
一個產品的成功,不僅是外觀精美、品質精良,更在于它的產品定義是否準確,是否戳中用戶的痛點,滿足他真正需求。所以飛魚提倡整合產品創新,前期痛點挖掘到位,進行準確的產品定位、定義,輔以優良的設計,在正確的方向上,產品、品牌、傳播三位一體進行整合產品創新策略規劃服務。
3.如何看待“魯班”人工智能科技一類的“共享設計/AI設計平臺”?
持贊同意見。“魯班”的誕生代表人工智能“入侵”創意設計,它解決了人類重復性勞動,在某種意義上它不能超越設計師,但無論如何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只要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做探索,那就是好嘗試,至于會不會像“蝴蝶效應”一般,仍需時間來驗證。
4.設計創新源動力來自哪里?是否遇到過“難以滿足的客戶”?
這是設計驅動下的“求異”心理,內心渴望設計提升,又不同于市面上的好設計源源不斷的出現。源于發自內心的熱愛,愛這個行業,愿意為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責任心態,設計本是利他行為,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其考慮,才能做出打動人心的設計。
遇到“難以滿足的客戶”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沒有真正充分理解客戶需求的前提下,就去冒然進行下一步;第二,客戶要求“變幻莫測”,這也說明,它自身的需求沒有明確到位;第三,客戶自身對于切入的市場機會判斷呈現偏頗、跟風,沒有結合自身的核心價值進行深度挖掘。
▼▼▼
▼設計軍師: 丁偉
▼人物背景: 上海木馬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最欣賞的三國人物——劉備,通常是仁德愛人、知人善任,相當于平臺化公司。木馬作為一個平臺,最重要的是為設計師提供三部分支持:賦能、鏈接和生態。
【木馬設計】發起于工業設計,近幾年向綜合設計轉變,強調以服務設計為中心,串聯產品、交互、空間、體驗等領域,形成了第一個設計服務板塊。第二個板塊致力于推動區域合作,以設計立縣為中心,幫助其他地區建立設計秩序與系統。第三個板塊是文創板塊,希望從設計到供應鏈,到營銷、傳播,構建設計與文創結合的全新領域。此外,還運營教育、孵化、平臺三個板塊,與上述板塊整合成為“以工業設計為中心的3+3戰略”。
1.木馬設計的合作客戶分為哪些類型?
從合作客戶來講,主要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世界500強企業,例如飛利浦、奧的斯、GE等,大約服務了50家此類客戶。我們希望為這些企業實現設計、技術與需求的融合,打造適合全球化銷售的產品。第二類是中國品牌企業,包括海信、海爾、中興等。一方面,幫助他們建立整個產品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是研究和挖掘變化的市場需求,從而不斷產生適合本土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產品。
第三類則是創新型公司,這類公司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都與前兩者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希望幫他們建立供應鏈、資本、營銷等要素的組合,提供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為不同的客戶,配置不同的資源,最終將設計的價值代入到產業的需求中。
2.假如“設計/創意被殺死”、行業逐漸凋零,您認為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這個命題本身代表了一種擔憂,創意在今天面臨了幾個問題。第一,來自人工智能的挑戰,比如有一些相對技術要求較低的領域。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算法的成熟,當你輸入了邊界條件,就能得到一定的設計結果。比如這次阿里巴巴等企業,陸續推出了人工智能設計平臺,讓banner和網頁設計通過簡單的框架,得到可視化的結果。由此可見,部分低端設計工作必然會被取代。
第二個問題是設計的重心在產生漂移。我有一個觀點叫“設計范式的轉變”:設計重心從產品時代強調物理邏輯和產品消費逐漸轉向信息消費,在信息消費時代又轉向強調交互邏輯。從有形到無形,設計由硬變軟。今天,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轉向了服務設計,設計不再是設計師的專屬,而變成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通過無形流程的設計去串連產品、信息、交互等內容。這也意味著設計的消失,當然可能人人都變成了設計師。
第三個原因來自行業,設計所服務的對象深入到各個行業。行業的更替跟隨著產業在漂移。隨著企業轉向了創意產業的時候,帶動了一批行業的興起。所以設計則是配合行業需求存在的。隨著行業的漂移,舊的秩序、舊的設計會被取代和變化,新的機遇又會產生。
3.中國設計真的缺乏創意/創新者嗎?
創意和創新既包含相對簡單的創意,又包含產品層面的創新,同時包含產業層面的創新和城市、系統層面的創新。
在基礎層面并不缺乏人才,因為中國有大量的高校,每年培養大量的設計師,他們都在從事創意相關的工作。但真正缺乏的是能夠預知未來,具有系統的思考,對產業架構有清晰認知的大設計師。什么樣的設計師可以稱之為大設計師呢?比如喬布斯,他在很多年前就想象出涵蓋未來手機、智能硬件、內容、信息平臺的一個完整的系統,那是跨越時代的。
所我們需要的是系統的革新者,能夠超越于時代的。同時,我們能夠看到設計地位在不斷提升。一個創新型社會的出現,首先在于大眾對設計的平均認識水平,這才是設計存在的土壤;第二是真正的決策者當中是否具有設計背景的人才;第三是建立創新的生態,不僅是一個點,更重要是一個面的建設,形成閉環。所以我的觀點就是:我們缺乏范式創新的引領者,而不缺乏基礎創新。
4.創業公司和大公司有什么不同?如何幫助他們打造“好產品”?
創業公司往往只有一些想法或資源,除了提供設計,更重要的是幫他找方向、配資源、建系統。找方向就是通過過去大量案例的積累,知道產品迭代的大趨勢和未來的機會點在哪里。第二個是配置資源:從供應鏈到資本,到技術支持。第三個建立系統就是遵循七步創新(洞察、定義、開發、設計、工程、供應鏈、傳播)的規律,去串聯并形成平臺價值。
所以做設計最重要的是對環境和“限定”的理解。“限定”既是對創新的限制,又是催動創新機會。而環境,既包含小環境,又包含大的時代的環境和背景的理解。只有理解時代,理解限定,理解企業所處的現狀,才能找到作品的位置。
互聯網設計創業者
▼
摩爾定律逐漸弱化,設計師這一角色也在時代背景下被賦予新形象,擔任創始人/CEO/企業高管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中國在設計師聯合成立公司方面占據主導力量。《2017科技中的設計報告》研究指出,有三家設計師主導的中國公司總市值超過了3000億美元。中國創造、中國互聯網科技、中國原創設計融入國際輿論場,開始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
▼設計軍師: 邱懿武
▼人物背景: 杭州云造科技創始人&CEO
1.您認為創業者最容易“犯的3個錯”是什么?
首先是缺乏對市場真實需求的把握。創業者容易陷入制造“偽需求”的情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認為是“市場需要的東西”,這中間就容易導致公司定位的偏差;創業者需要充分洞察用戶和市場的需求,真正解決問題和痛點,才能保持公司發展的源動力和生命力,創造社會價值和用戶價值。其次是輕視公司的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設,以及財務意識薄弱。
2.工業設計在產品誕生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工業設計其實就是整合創新。工業設計過程中,需要平衡外觀、結構、技術、材料等各種因素,通過創造性的方式,將各種因素整合在一起。工業設計的過程,其實也是用戶和產品工程師之間溝通的過程。設計師不再單單出售自己的設計,而是通過互聯網,“搭通用戶和工程師的橋梁”。用戶是感性的,工程師是理性的,而搭建用戶和工程師之間橋梁的最好角色就是設計師。
3.創業中,最后悔或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是工業設計出身,肯定會更加關注創新設計、生產制造這些方面。這也影響了云造這家公司的基因,是專注設計、科技和產品研發的。如果非得說有什么“遺憾”的事情,可能是一直致力于智慧出行的我們,卻沒有更早去思考到用模式替代產品,或者說用好的模式去配合產品。
這也是共享單車對我的觸動和啟發。創業頭三年,我們都太在意產品本身,而忽視了模式的強大力量。這導致公司錯過了一些可能比較有爆發性的成長機會,但也讓公司對定位和發展方向的思考,更加深入。
現在,我們找到了提供產品+技術的整套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的“共享方式”,結合設計研發優勢,挖掘定制化、細分化的場景需求,如景區、園區等。我覺得這也是“遺憾”帶給我和公司的成長,能夠讓我在堅持產品設計和創造運營模式之間,尋找到新的平衡。
▼▼▼
▼設計軍師: 雷海波
▼人物背景:視覺中國設計社區創始人/戰略顧問、太火鳥科技創始人&CEO
雷海波也是設計師出身。2013年8月視覺中國集團在深圳A股主板借殼上市,市值一度接近500億人民幣。隨后又創立了以設計驅動創新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太火鳥。
2017年太火鳥科技于“2017IXDC國際體驗設計大會”重磅發布基于大數據和智能匹配技術的產品創新交易SaaS平臺——“銦果”(www.d3ingo.com),旨在“用設計重塑品質生活”,重新定義設計生態,重塑設計尊嚴。
雷海波表示:“產品創新是好創意變成好產品的過程,智能分發是好商品進入好渠道的關鍵,未來是兼具商業思維和人文情懷的設計師戰場。我們希望看到更多中國創新設計力量和高質量項目不斷涌現。”
目前,太火鳥科技已經成功投資孵化包括云造科技、素士科技、看見造物等數十個創新產品和品牌,總估值超過20億人民幣;幫助小蟻、造夢者、wowstick 等上百個創新產品和品牌實現從0到1的成長,渠道銷售超過10億人民幣。聯合多家頂級投資機構發起 [ 太火鳥AesTech聯合加速計劃 ] 還將共同孵化100家創新產品和品牌。
▼▼▼
▼設計軍師:中共寧波市委人才辦、寧波市文改辦、共青團寧波市委員會、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寧波慧谷)
▼人物背景:主辦奇思甬動中國創客大賽,為全球創客提供千萬資源
“奇思甬動”中國(寧波)創客大賽是由中共寧波市委人才辦、寧波市文改辦、共青團寧波市委員會、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寧波慧谷)聯合太火鳥、啟迪控股、騰訊眾創空間、洛客眾創、天使街及木馬設計等合作伙伴,搭建的集創意創新、技術支持、資源對接、產品推廣、項目孵化等資源的創客創新創業生態圈,是助力寧波“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城市的重要舉措。參賽項目涵蓋九大門類:智能家居、智慧辦公、智能戶外、智享出行、時尚穿戴、醫療健康、休閑娛樂、親情呵護、生活美學。吸引上千位海內外智能硬件創客、工業設計師、高校(科研院所)創客團隊提交參賽項目。設計是方法論,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人與環境的交互媒介。如果你和你的創業團隊正在尋找資源,點擊閱讀原文,為設計創業發聲!
為設計遇見,為熱愛實現
————————————————————————————————————————
大業設計集團|大業產品設計公司
首屆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
官網:www.daye.hk
TEL:4008001954
工業設計沖動驅使我們一直向前!
Motivated by industrial design desire as always!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騎馬與砍殺風云三國28所有任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