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張宗昌,人們就想到他是一個三不知將軍,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
這位幼時曾接受短暫的私塾教育的軍閥主政山東后,張宗昌覺得自己既然身為孔圣人的父母官,不帶點斯文,枉來山東一趟。于是,現場拜師學藝。
一番苦練之后,那張宗昌功力大進,不久便出版一本詩集,分送諸友同好。百年中國,詩人成群,但像張宗昌這樣仍有詩句流傳、仍被人惦記的詩人寥寥無幾。
張宗昌,字效坤,山東省掖縣人(今山東萊州)。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奉系軍閥頭目之一。1925年,張宗昌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1932年9月3日,被鄭金聲之子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于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張宗昌生于1882年3月4日(一說:1881年2月13日,同樣都是農歷正月十五),由于這一天是上元節,又稱燈節,而民間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一說法,因此給張宗昌起了個小名叫“燈官”。
張宗昌幼時曾接受短暫的私塾教育,為后來張宗昌能讀書、寫字打下了基礎。塾師祝修德為其起名張宗昌,乃昌盛張氏家族之意。
少年時代的張宗昌,經常衣食無著,飽嘗挨餓受凍之苦。為了度日糊口,張宗昌放過牛,當過放銃手、酒計等。痛苦不堪的童年生活既讓他過早地飽嘗了人間的冰涼,又磨練了他的意志,增強、提高了他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
1897年,膠東一帶又遇荒年,民不聊生,張宗昌逃荒關外。在東北流蕩期間,他打過零工,扛過長活,給老財家放過牧。1899年,張宗昌應招到中東鐵路當筑路工。在這期間,當過裝卸工,干過扳道工,由于張宗昌身材高大,勇于干重活,寬厚大度,重義輕利,所以在工人當中很有威信,也逐漸得到俄國人的青睞。并且學會說一口流利而又發音準確的俄語。后前往西伯利亞淘金充任總工頭。在金礦任總工頭時,不僅學得一手頗為出色的淘金技術,而且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出眾的射殺猛獸獵手,鍛煉出了極準的槍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后,俄國報紙不斷報道中國革命的消息,經人介紹,張宗昌與革命黨人張西曼、胡金肇等發生聯系,加之張宗昌在海參崴時即已經接觸過革命思想,經宣傳鼓動拉隊伍回國參加革命。投山東民軍都督胡瑛,不久,即隨軍到上海,在陳其美部下任光復軍的團長。從此走上軍閥道路,認識張作霖后,成為主政山東的父母官。
在那里,張宗昌附庸風雅,感覺自己來到這么一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一定得有點文化,于是開始苦練內宮,不但聯系書法,還開始寫詩。
有次在大明湖,隨從為他講了劉鶚、杜甫等對濟南風光的評價,張宗昌沒頭沒腦地問:“杜甫是誰?他會打炮么?”
在趵突泉,有人向他誦讀和講解了一些詩聯:“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張宗昌聽不懂,不耐煩地說:“什么他娘的狗屁詩!老子一句也聽不懂!看俺張大帥做一首來。”于是,順口胡謅道:“趵突泉,泉趵突,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隨行人等聽了,笑不敢笑,只好敷衍:“好,好,好。”
當然,在他主政山東期間,也曾做過一些好事,最重要的文化功績是主持合并組建了新的山東大學。當時,他有意聘請王壽彭出任山東教育廳長,整頓山東教育。但王壽彭也不是那么好請的。張宗昌三次才將王壽彭請出山,接到濟南,聘其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
除了寫詩和扶持教育,張宗昌還主持印刷出版過《十三經》,據看過張版《十三經》的印刷業人士說,那是歷史上印刷和裝幀最好的《十三經》。
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大風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詠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鐮,疑是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鐮?
詠雪
什么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呀篩石灰。
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達
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游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 雨,
先扒龍皇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每日漢字微信(meirihanzi ---長按復制搜索),一天知道一個漢字的來源,正在編輯小學6年級上學期語文同步漢字,眾籌出書。聯系小編: zhangzhongyan.
繼續閱讀:歷史 張宗昌 玉皇大帝
此文由 熱點網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歷史? 讀讀民國軍閥張宗昌的詩歌,你會發現他的另一面!(看完不許笑)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