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實驗中學是一所具有60余年歷史的學校,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近年來學校管理初成體系,學校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標準化高中順利晉級,教學成績與社會認可度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師生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自信心。
學校抓住2018年高招制度改革這一重大發展機遇,整合學校的優質資源,以信息化手段為載體,更新觀念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
一、重塑教研組的職能
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數字化教室,挖掘各學科優秀的教師錄制微課,利用互聯網+學科教學進行分層走班上課,為學生提供最優的教育資源。教研組內的教師因個性和能力重新確定崗位,分為授課教師、管理教師、輔助教師等,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爭取做到人盡其職,人盡其能。把教研組捆綁在一起,發揮集體的功能,制訂完整的學科計劃。
二、重構學校各學科資源庫
學校發揮集體備課的智慧,編寫適合學生的講義、練習題、測試題,同時與微課相對應。積極開展學科校本課堂,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視野,并與學生社團活動相融合。建立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
三、重建課堂教學模式
認真研究學科課程標準,編寫適合我校學生的導學案,重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積極探討適合我校學生分層走班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明、悟、講、測、結”的課堂模式,增強課堂“三維目標”的實效性。
四、重做學校的教育科研
學校把科研作為提升的突破口,同時也作為學校校風、教風、學風的突破口,培養自己學校的大師,名師。以科研青藍工程為抓手,加強科研隊伍的建設。加強各類科研培訓的力度與效度,實現科研培訓的“貼地行走”,真正解決教師在科研中的困惑,有效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五、重建學生綜合評價系統
學校以“核心素養”為本,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以培養合格的公民為基本要求,依托學校的課程體系和社團活動,梳理各學科的課程體系,結合學校信息化的手段,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品端行良、體健心康、學思技長”的合格公民,為每位學生建立成長檔案。
學校歷史與傳統
60余年的辦學歷程既是一部奮發圖強、艱苦奮斗、承前啟后的創業史,也是一部同心同德、弘揚傳統、執著追求的光榮史。學校始建于1954年,1955年落成并招收第一批學生,成為初級中學。1958年開始招收高中學生,成為初高兩級中學。1960年5月,三十七中學和共青團小學合并為沈陽市共青團學校(37中學是中學部),郭沫若題寫校名,團市委書記張紅軍任學校名譽校長。
1961年8月,經市里批準將共青團中學分開,學校又恢復第三十七中學校名。1988年與團市委書記駱琳達成共識,經市政府、市教委研究決定,沈陽市三十七中學正式更名為共青團中學。1988年12月9日,召開共青團中學成立大會,老市長李濤書寫了“沈陽市共青團實驗中學”校牌,名譽校長張紅軍為學校揭匾。至此,我校成為全國唯一的一所共青團實驗學校。
優勢分析
1、特色彰顯。近年來我校一直開展學生的大課間活動,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時間,采用規定活動與自由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學生體質,連年在沈陽市的學生體質抽測中位列前茅。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心理活動,幫助他們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改善心理狀態,為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奠定基礎。
2、質量提升。教學質量連年取得低進高出的突破,社會聲譽呈上升趨勢。
3、專業發展。學校大力倡導教師有效利用時間進行自主研修,提升自身學科專業水平和育人能力,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功能,實現同伴互助,教學相長。學校現有遼寧省優秀教師1人,沈陽市優秀教師2人,沈陽市骨干教師11人,區名師14人、區骨干教師9人。
4、科研增效。學校科研工作秉承“立足校本,研教結合”的科研方向。不搞華而不實的花架子,真正沉到一線,帶領一線教師在科研的道路上扎實推進,無論是課題參與的數量、質量還是參加課題研究的人數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學校完成省規劃課題一項,市規劃課題4項,國家級子課題3項,省學會課題2項,省級子課題4項,市一線教師課題4項,市級小課題8項,區級課題28項。“心動伴隨行動”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到科研的隊伍中來,同時也涌現了不少科研骨干。市十百千研究型教師1人,區十百千教師1人,區科研明星1人,區科研骨干1人。
5、硬件提升。隨著標準化高中的順利驗收,我校的校園硬件改造基本完成。交互式電子白板一體機、ipad教室、探究實驗室、校園廣播電視臺、錄播教室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為學校現代化高中建設奠定了基礎。
學校現狀
(1)生源基礎
學校現有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56人,從歷年中考考生整體質量來看,我校的生源水平居全市中下水平。
(2)師資水平
學校現有教師職工131人,其中專職教師128人。
①職稱情況:高級職稱59人,中級職稱56人,初級職稱11人,其他2人。
②學歷結構:全日制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123人(其中研究生等同學力37人),專科1人。
③名師骨干結構:市級骨干教師11人,區級骨干教師9人。
④黨員教師:學校現有黨員教師41人。
(3)辦學條件
學校現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塑膠操場8000平方米,室內體育館280平方米。圖書館390平方米,藏書5萬余冊,是省級示范圖書館。標準教室24個,均配有較為先進的交互式電子白板一體教學設備。
物理實驗室2個(其中一個為物理探究實驗室)、化學實驗室2個(其中一個為生化探究實驗室)、生物實驗室1個、學生微機室1個,教師電子備課室3個,多功能報告廳1個,多功能教室1個、ipad教室一個,錄播教室1個、校園電視廣播1個。
校園布局較為合理,教學區、運動區、功能區分區明確,為學生學習、運動和生活提供優雅的環境。
2017年招生人數270人(實際人數以市教育局審批為準)
校園開放時間:6月14日 9:00-15:00 熱烈歡迎全市考生及家長到校參觀咨詢!
聯系人:馬主任 張主任 王主任 劉主任 聯系電話:024-22944472
學校地址:沈陽市沈河區奉天街210號
網址:https://gqt.shedu.com.cn
乘車路線:地鐵1號、2號線,環路,287,296,215,800,109,126,291,253,293,277,228,289,258,256,129,266,125,260,237等公交線路均可到達小西路(奉天街)或房產大廈下車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教學白板,教學綠板,進口綠板,進口白板,金屬綠板》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