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報網延安訊(記者 郭佳)近日,一則百歲老人在股骨頭置換手術中死亡,遭質疑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患者家屬表示對于百歲老人是否適合做此類手術對醫院在術前、術中和術后均提出了質疑?
>>>質疑一
百歲老人發生的骨折案例是否可以保守治療,雖然會有行動不便的后遺癥,最起碼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做這臺手術,難道就因為個別家屬簽字同意手術,就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百歲老人的高危手術?就可以在手術中致人死亡而不負責任?
>>>質疑二
負責主刀的外協主治醫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和做骨頭置換的手術資格,并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術前準備工作太不負責任?
據家屬蘇某向記者反映,在手術結束后和家屬溝通時,包括負責該科的馮建中醫生和其他參與手術的醫生甚至都不知道病人體重?麻醉劑量一般是按每公斤體重1-2毫克計算的,60公斤的成年人就給60到120毫克,但同一種藥,可能老年人就要酌情減量,比如可能只給0.5毫克/公斤體重,小兒可能就要加量,比如給3毫克/公斤體重。所以,體重是首要因素,但年齡和性別也要考慮。麻藥攝入的劑量是和體重有一定比例的,如果不清楚病人的具體狀況如何保證劑量的精準,倘若患者因為年齡的關系對麻藥過多產生不良反應,這個責任誰承擔?
>>>求證
帶著對此次醫療事件的疑惑記者來到了子長縣人民醫院,徐院長出示了患者何某的死亡原因,是因為一種醫療材料名稱為骨水泥過敏導致死亡,但是在患者的手術過程說明中并為提及使用骨水泥的具體步驟及使用劑量。骨粘固劑:常用名為骨水泥,化學名為丙烯酸粘固劑(acrylic ceme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ic,PMMA骨水泥是一種用于骨科手術的醫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質以及凝固后外觀和性狀頗像建筑、裝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稱。
其實,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劑。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當然,骨水泥也有一些缺點,如填充時偶爾可引起骨髓腔內高壓,致使脂肪滴進入血管,引起栓塞。骨水泥手術有一定的風險,高齡老人一定要經過全面的醫學評估再決定是否手術,由于骨水泥具有一些毒副作用,特別是老年人更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用量的上也有一定的比例,在操作過程中也有特別的技術要求,如果使用中有外溢將給病人帶來致命的毒性反應。并且使用前應該詳細的閱讀使用說明。
記者在子長縣人民醫院了解到,術前醫生并未詳細的閱讀使用骨水泥的注意事項,一位當時在手術室的醫生告訴記者,該品牌的骨水泥說明書是英文版的,且說明書包裹在包裝內一次性打開,當時并不具備閱讀說明書的條件。醫院對于高齡老人做此類風險手術是否對任何細節作出詳細的分析?在骨水泥材料的使用風險并未對家屬告之,并做病理反應的詳細說明。如此的草率對自己醫院的專業水平過分自信,無視百歲老人的生命?我們相信醫院的初衷是好的,可以理解這場手術假如成功,那將是醫院醫術高超的突破,再或者也為以后的利益有了鋪墊。
據了解醫院術前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找了一些電視媒體錄了患者的術前資料,這種做法難道不是為了成功而做好了一舉成名的準備?術后在家屬的強烈要求復印病歷時,醫院用了將近7個小時的時間編寫手術病程,而且前后矛盾,被家屬質問時,當時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問題,就連手術依據也說不上來。醫院馮主任在面對病人家屬質疑時,一會兒說是麻醉的原因,一會兒說是骨水泥的反應,情急之下最后干脆說,“對不起,我說的是外行話”。徐院長在記者詢問急救中為什么讓繼續手術,是否等于給死人安裝假骨頭時,竟然回答說,“我是兒科醫生,我不懂···”!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日本可樂麗(Kuraray)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