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中國弄出來運20了,想想捂著安225會越來越掉價了,不如賣了換點錢錢。”很多網友都是抱著這個心態來看待烏克蘭出售安225的,不過終于有了最新消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官方facebook發布了了第二架安225將由中國完成生產組裝。
不過合作的這個中國空域集團那不是個搞機場建設的嗎?怎么能造飛機呢?其中的故事,我們不懂。具體步驟應該是這樣, 第一階段是在中國境內組裝一架 現在框架已經好了,第二階段是轉讓生產許可。
8月30日,中國空域產業集團與烏克蘭安東諾夫國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內容后者將向前者提供安-225運輸機包括發動機在內的完整技術資料和生產授權。同時,中國空域產業集團還宣布將在四川省瀘州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建立安-225的生產基地。
圖注:安多諾夫集團官網
對于這則交易,空域集團十分樂觀。該集團總裁張友生表示,安-225的生產基地將成為在規模、配套設施和技術水平都位居全球頂尖水平的綜合基地和世界級的超大型運輸機制造商,而該集團西南國際航空物流籌建指揮部指揮長潘校軍則聲稱最快在2019年6月前首架由中國生產的安-225即可完成建造,而空域集團的生產基地建造的安-225將主要滿足空域集團自身航空運輸業務的需求,但也可能對其他用戶銷售。
由于在此之前曾經國內已經發生過多次以引進航空產業為名騙取資金和地產的“掛羊頭賣狗肉”事件發生,因此此次引進安-225的消息很快便引發了廣泛關注。網友普遍認為,這筆交易的疑點非常多——首先,合同簽約方分別為“中國空域產業集團”和“安東諾夫國有企業”,前者是一家沒有任何飛機設計生產經驗的民營公司,后者則根本不是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的官方稱呼;其次,協議中指出安-225的生產將在四川省瀘州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進行,但這兩個城市都沒有任何的航空工業基礎;第三,按照協議內容首架中國制造的安-225將在2019年上半年下線,但在短短兩年多內能將安-225的資料完全消化都是個問題,更遑論進行生產;第四,安東諾夫并不擁有安-225的動力裝置D-18T渦扇發動機的技術和相關資料。據此,很多人判斷這則消息不過又是一次“狼來了”。
然而不到一天,這則充滿疑點的消息再次被“反轉”——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在其官方推特上發布消息,正式證實了與中方簽署協議轉讓安-225相關技術和生產授權的傳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安東諾夫的官方推特中,該局提到的合作方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而非新聞中的中國空域產業集團。但隨后安東諾夫在其Facebook的官方頁面上,又將合作方更正為中國空域集團。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安東諾夫確實已經做好了向中國移交安-225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授權的準備。
安東諾夫選擇了哪家中國企業進行合作姑且不談,從安東諾夫證實向中國移交安-225的技術和生產權這一消息來看,中國仍然從這筆交易中獲益不淺。若中國能夠獲得完整的安-225的技術資料,這對于中國研發超重型運輸機將有著顯而易見的重要價值。目前中國能夠獨立研發生產的最大噸位飛機為最大起飛重量200噸級的運-20,這個噸位甚至還達不到安-225的最大載重量。雖然從目前的軍民用運輸領域普遍情況來看,基本上不存在必須由最大起飛重量600噸級別運輸機承擔的運輸任務,同時安-225由于過于龐大的體積對于起降機場要求較高,但安-225的相關技術可以用于400噸級運輸機的研發。安-225的設計基于安-124,后者正是一款最大起飛重量405噸的重型運輸機。如果中國航空工業能夠以安-225的相關技術特別是D-18T發動機(該發動機同時也是安-124的動力裝置)為基礎設計一款類似安-124的重型運輸機,那么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具備400噸級運輸機生產能力的國家之一,困擾中國空軍多年的空運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將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6月2日中航工業大飛機辦主任朱謙在接受國內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不但已經完成了200噸級大型運輸機的研發并開始生產,而且將推動最高600噸級的運輸機的研發進程。單從這則消息傳出時中國航空工業整體的技術水準來看,這則消息多少有點“說大話”的意味。然而如果將這則消息與安-225生產權轉讓的消息結合起來,便不難看出二者之間的聯系——迄今為止,安-225是唯一一款起飛重量達到600噸級的運輸機,中國如果要生產同級別的運輸機或者直接引進安-225的相關技術,或者以目前的技術基礎按噸位逐級向上遞進。很顯然,后者雖然更能夠積累設計經驗和鍛煉生產能力,但對于目前急需重型運輸機的中國空軍而言前者顯然更具吸引力。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空域集團確實打算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首架安-225的生產,那么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從烏克蘭直接引進機體、并與本土生產基地制造的其他部分拼接后完成整機生產——目前安-225未完成建造的二號機機體仍然在烏克蘭境內等候處理,按照安東諾夫方面的官方說法是計劃與空域集團合作將該機續建完成并投入使用。預計在續建安-225二號機的過程中,中方將能夠積累一部分重型運輸機的設計建造經驗,這將為中國自行研發重型運輸機鋪平道路。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uan-you-bai-ma,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媒體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聯系我本人。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推特怎么在國內使用?twitter為什么打不開》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