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114g康師傅方便面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面整箱規格1*24包

114g康師傅方便面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面整箱規格1*24包

千雨竹 2025-06-29 數碼 12 次瀏覽 0個評論

客名君按:中輯寫的韓江巨子,盛名顯赫,堪稱傳奇。他們既有上輯巨子的敢為天下先、不畏艱險的開創精神,又以深謀遠斷,見他人所不能見的超凡眼光,抓住時代發展所賦予的地產、消費、能源等領域的重大機遇,敢打敢拼不輸前輩,發家后,又挺立時代潮頭,善于采用資本運作等方式騰挪布局新區域、新行業等。中輯的巨子很多是上個世紀婦孺皆知的華人頂尖人物,在全球都享有盛名。下輯的巨子,客名君看了一下,皆是在新經濟領域的弄潮兒。這三輯寫下來,我把大佬們的歷程都捋了一遍,包括他們的發家史,他們的心路;我一般不滿足于媒體現有的外在報道,而愿意接觸那些離他們最近的材料,比如他自己說的話寫的文章,他們的親人的評價,他們人生中縱橫交織的事件串聯等。這個過程挺豐沛也挺感慨的,有一種意識被時空置換的感覺。下輯所列首富,同樣讓人領教首富們的“商者無域”,新時代的疆域延伸到更廣闊的的時空,延伸到新經濟領域乃至虛擬世界,例如新零售、TMT、新能源、新金融等;還有,這一輯的大佬,經歷明顯起落的,如身陷囹圄、股價蒸發、資金危機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后面還有關于他們的故鄉傳奇的深度分析。

  

韓江塔影

這些人杰,他們的人生,就像韓江,先是涓涓細流,百溪交匯而兼收并納,然后闖山過谷,每一個山段,都是時代的龍門,越過多個龍門之后,下游氣度更加遼闊,噸位漸次提升,一路奔向星辰大海……也許你會說,長江也是如此啊,長江巨子也多,沒錯,但是,有過“惡溪”之名的韓江給其子民們的土地不如長江豐饒,甚至貧瘠得讓他們沒有逗留的理由,逼得其到無域的大海去謀生去闖練;長江兩岸的富饒,可以讓人安居一隅,上游悍辣、中游多情、下游悠足,而韓江沒有那么長,所到之處,瘴癘崎嶇,她的子民們很容易看到她的全程,性格上也繼承了她的全部精神,強悍堅忍,奮勇闖南,山海不懼……

~ 黃光裕 ~

“商者無域,相融共生”

“敢想,敢做,勇于堅持”

“我相信,我有新的開始”

114g康師傅方便面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面整箱規格1*24包

“價格屠夫”,“國美教父”,“大陸首富”(2004等)

故鄉坐標:韓江下游,廣東潮陽銅盂鎮鳳壺村曾厝

黃光裕,1969年5月9日生于潮陽區鳳壺村。又名黃俊烈(一名曾俊烈),英文名Wong Kwong Yu。父親黃昌義,土改時因地主出身受歧視,離鄉入贅鳳壺村曾厝;母親曾嬋貞,祖上是泰國著名僑商善長,文革中家道中落,至黃光裕出生時,家中清貧。由是,少年黃光裕常與兄長黃俊欽靠撿垃圾以補家用。80年代初期,黃光裕十幾歲開始進口家電,初中肄業后,16歲隨其兄黃俊欽北上內蒙古謀生。1986年,黃氏兄弟在北京珠市口開始出售進口電器,1987年“國美電器”正式掛牌。當時進口電器商普遍“抬高售價、以圖厚利”,黃氏兄弟則堅持零售,薄利多銷。1991年,黃光裕首個包下《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價格。1992年,黃光裕將門店統稱“國美電器”,開始連鎖經營。1993年黃氏兄弟分家,黃光裕(24歲)分得“國美”品牌和幾十萬現金。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2004年底,國美電器遍布中國大陸、香港及東南亞區主要城市,擁有30個多個分公司。黃光裕憑借產業強勢地位,延長付款周期、長期大量占用往來資金,實現高速擴張。通過一系列的擴張和并購,國美收購了包括永樂電器、庫巴購物網在內的多家公司,依靠國美在線布局互聯網渠道。2004年,黃光裕通過資本運作,以借殼方式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家電連鎖企業。之后于2004、2005、2008年三度問鼎大陸首富。

  

黃光裕、陳曉

2006年,國美收購陳曉創立的永樂電器,黃光裕對陳曉信任有加,任命他為總裁,負責國美操作事務層面,而黃光裕專注資本運作和集團發展規劃。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因操縱股價被調查,陳曉以國美董事局代主席、第二大股東、總裁的身份主持全局,次年轉正。黃光裕身陷囹圄后,其妻杜鵑也被拘接受調查,國美面臨資金斷裂風險。陳曉掌握了國美控制權,先將黃光裕與國美做輿論切割。2009年6月,陳曉引入貝恩資本并簽訂苛刻協議(貝恩穩賺),同時推出高達7.3億港元的大規模股權激勵,威脅大股東控制權。被判處緩刑的杜鵑通過與外方投資人交流,幫助黃光裕奪回控制權。2010年5月18日,黃光裕案一審判決,法院認定黃光裕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并罰,執行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2010年9月,黃光裕“取消董事會增發授權”的提案通過,大股東位置得以保持。2010年11月,黃光裕一方與陳曉一方達成和解,2011年3月陳曉“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局主席”一職,由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接任。2012年10月,黃光裕獲減刑10個月。2015年12月7日,刑罰執行機關以罪犯黃光裕獲得2次監獄改造積極分子為由,減刑1年。黃光裕在獄中時,把握戰略方向,而其妻杜鵑擔任國美電器戰略決策委員會主席以及國美控股CEO,勤奮而謹慎地執行代理權,在她的主持下,從2013年開始迄今連續15季度保持業績盈利且增長,成為國內唯一盈利的家電連鎖零售商。

  

杜鵑

經過近30年發展,國美成為一家運營穩健、資本雄厚、整合能力強、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現代化集團型企業。2015年國美控股集團總資產達到1,278億元,納稅39億元,員工30余萬人,業務涵蓋:零售、電商、物流、地產、投資、文化傳媒、醫藥健康、金融和高端俱樂部等九大領域,旗下擁有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中關村科技、三聯商社等多家上市公司。2015年,黃光裕的國美控股集團圍繞“打造全零售生態圈”戰略目標,構建了線下零售、互聯網、智能家居制造、智能手機制造、金融投資、地產等六大業務板塊。國美通過“蜂巢式變革”,將前端微店與后端大數據供應鏈價值平臺融合,打造社群經濟。2017年年初,國美控股集團啟動線上、線下融合項目——蒲公英計劃,打通國美在線、國美Plus等各渠道,實現新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2017年3月13日,國美電器前董事會主席陳曉因離職后違反承諾披露不當信息,繼去年年底被判全額歸還國美所支付的1000萬元對價款后,再一次被國美電器公司以名譽侵權為由告上法庭,提出4900萬元的高額索賠。2017年3月,黃光裕及妻子杜鵑花4150萬美元買下了位于紐約7 East 76th Street的一座聯排別墅Clarence Whitman Masion,該物業前主人為日本富豪Bungo Shimada,面積1.4萬平方英尺。

~ 李河君 ~

“20多年來,我們抵制了很多誘惑”

“要努力到上帝出手相救時”

"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能改變世界"

“能源將無處不在;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

“我希望漢能有一天能成為中國的名片,就像蘋果是美國的驕傲”

“中國的馬斯克”、中國大陸首富(2014年、2015年)

故鄉坐標:韓江上游,廣東河源東源縣仙塘鎮觀塘村

  

我做金安橋電站時,全中國人說我是瘋子;

我做薄膜發電時,全世界人說我是瘋子;

現在我做太陽能汽車,還是被人說成瘋子。

如果我覺著這事正確,我不會關心別人怎么看。

李河君,1967年8月生于中國廣東省河源市,漢族,客家人。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1988年,李河君從北方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本科畢業,拒絕分配,選擇經商。1991年,李河君向自己大學老師借款5萬元人民幣,從賣電子元器件開始創業,涉足過國內貿易、礦業開采、礦泉水生產、房地產等行業。200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宏觀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華睿集團(漢能控股前身)剛剛成立 9 年,李河君(35歲)說服政府同意試點民企建造金安橋水電站。他在山溝里面待了十年,耗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帶領近萬人的施工團隊,在海拔兩千多米的中國云南金沙江,于2011年建成了一個總裝機300萬千瓦的金安橋水力發電站。該電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自行建設的最大私營水電站,其裝機規模比中國葛洲壩水電站大10%,比當年象征美國實力的美國胡佛大壩大30%。

2009年,經過三到四年的戰略思考,李河君深信薄膜發電是能源發展方向并開始布局產業轉型和戰略升級,2010 年,漢能收購鉑陽太陽能。在頁巖氣火爆、光伏低迷之時,李河君一舉抄底并購了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四家薄膜太陽能發電公司,通過“全球技術整合”,按不同比例超常規投資研發,逐步積累了超過1300項專利,良品率達到95%,砷化鎵雙結達到31.6%(能源轉化率),漢能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全產業鏈的薄膜能源企業,成為全球薄膜移動能源的全球領導者,實現了中國太陽能核心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李河君積極推動新能源革命,立志于“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2011年11月19日,漢能廣東河源光伏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正式投產。2012年3月,李河君在兩會發言《大力推動光伏建筑一體化》中倡導太陽能光伏發電被中國政府采納并作為國家政策。2014年底開始薄膜發電行業認知度提升,漢能薄膜股價從2011年8月份到2015年的3月份,從低點的0.150港元狂飆到9.07港元的歷史最高點(總市值一度超過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在2014年5月《新財富》發布的“500富人榜”中,李河君以870億元身家成為中國內陸首富,2015年2月4日,《2015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李河君以1600億元資產問鼎再次中國內陸首富(李河君說紙上富貴而已)。然而漢能的高利潤率和重度關聯交易引起做空者的覬覦,李河君問鼎首富后不久,在2015年5月20日,漢能的股價遭腰斬,一天內斷崖跌了47%。漢能薄膜被相關證監會勒令停牌,并被剔除出了港股通標的,接下來高管頻繁變動、股權認購失敗、銀行抽貸,資金鏈幾近斷裂。漢能終止了母公司關聯交易,業績虧損并不斷遭第三方伙伴拋棄。

  

李河君開著他的太陽能汽車Solar R

為度過低谷,李河君帶團隊經過努力爭取,漢能得到來自國家開發銀行6.36億元人民幣的專項建設基金,并進行內部重組和戰略架構調整,為太陽能薄膜發電尋找更多突破口。他與特斯拉、Formula-E、 阿斯頓馬丁等不同領域的企業進行跨界合作,將柔性薄膜發電技術應用于汽車。2016年7月,漢能正式發布Solar(太陽光)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Hanergy Solar系列產品,該汽車除了可以充電,經光照5到6個小時的自發電量可供行駛80公里,每年行駛2萬公里以上。2017年2月28日,漢能發布了發電紙、發電包、發電背包等多款便攜式薄膜太陽能發電產品。漢能的業務涵蓋了分布式商業屋頂、戶用屋頂、光伏農業、光伏扶貧以及光伏建筑一體化和地面電站等。除常規光伏市場外,漢能的產業布局還涵蓋了太陽能汽車的陸路交通、太陽能船的水運交通、太陽能無人機的航空領域,以及民用便攜式能源系列產品等移動能源市場。在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李河君積極參與社會各個領域的公益活動。他是中國艾滋病防治專項基金——“中華紅絲帶基金”的主要發起人和首任執行理事長。他同時擔任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長期為光彩項目進行捐贈,致力于解決貧困山區的教育問題。在2017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李河君針對技術創新、太陽能汽車、碳市場交易等領域遞交了多份提案,建議鼓勵太陽能汽車研發、向民營企業開放航天產業鏈以及鼓勵民營企業并購世界先進技術等。

~ 馬化騰 ~

“可能你什么錯都沒有,最后就是錯在自己太老了”

“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這是自己最大的擔憂”

“小馬哥”,2017福布斯富豪全球第31位

故鄉坐標:韓江下游,廣東汕頭潮南成田鎮家美鄉家一村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生于海南。騰訊公司主要創辦人之一,現擔任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全國青聯副主席。父親馬陳術,1940年生于潮南,南下干部,曾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馬化騰1984年因父母工作調動遷到深圳,1993年在深圳大學讀書畢業后,在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傳呼系統的研發(從工程師做到研發主管),工作六年。馬化騰是當時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開發者之一。1998年和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等四位性格懸殊、各有專長的合伙人共同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馬化騰占大股47.5%,張志東研發,曾李青運營,陳一丹行政,許晨曄公司網站,馬化騰戰略和全局;主要業務是為深圳電信、聯通和一些尋呼臺做項目,副產品是QQ(網絡尋呼機)。騰訊開發出QQ后,一直沒能賣掉,用戶瘋長之下服務器需要投入,坐擁幾個億用戶的馬化騰到處融資,但當時國內投資人對互聯網用戶數量普遍無感,最后終于在1999年下半年,外資IDG和盈科數碼投資了220萬美元,各占20%股份,QQ得以生存。2001年推出移動QQ,繼而即時通訊等業務,并在這應對微軟MSN的競爭中不斷優化個性化聊天和各種配套功能(馬化騰為“首席體驗官”,不斷砥礪產品,早期甚至假扮女孩子與人聊天)。”

馬化騰的qq名片

馬化騰的二次融資仍是四處碰壁,兩家股東提供了貸款(可轉換債券)100萬美元,僅可作為過渡。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數碼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手中騰訊20%的股權出售給南非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此后,MIH米拉德集團公司又從IDG手中收購12.8%的騰訊股份,在2004年6月香港上市前,與騰訊創始團隊一起瓜分了IDG剩下的股份,形成騰訊創始團隊和MIH各50%的股份。2004年6月16日,騰訊控股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700,騰訊IPO發行4.2億股公眾股,采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釋原有股東比例。12位自然人與MIH所占騰訊控股比例各從50%減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億騰訊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的10.43%。至此,騰訊股權結構變為,騰訊及其創使人37.5%、MIH集團37.5%、ABSA Bank10.43%。其中馬化騰個人持股約14.43%。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馬化騰也堅持:投資商能只是帶來資金支持,還必須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而且不能控股,企業運營必須由騰訊團隊全面負責。所幸的是,南非MIH集團對于馬化騰給予充分信任,一開始就放棄了所持股份的投票權,馬化騰的管理團隊具有絕對的管理權和投票權,MIH的接近34%的股權只能分紅。2005年初馬化騰引入有麥肯錫和高盛背景的劉熾平擔任首席戰略投資官,一年后,2006年2月,劉熾平升任總裁。馬化騰有意識地引入空降兵,以適應擴張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

  

馬化騰在2017年兩會上的提案

2010年左右,Kik、Talkbox、米聊等即時通訊工具和微博的出現,使坐擁近8億QQ注冊用戶和近2億QQ同時在線用戶的騰訊危機感橫生,急需做一款能夠在直接移動端使用的即時通訊產品。申請內部互搏的三個團隊中,在通訊工具磨礪多年、深信“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的張小龍領銜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非嫡系),從2010年10月開始開發微信,2011年1月上線第一版。微信快速用心地迭代升級,始終強調便利簡潔的初心,應時推出很多紅包等令市場喜聞樂見的功能,從單純的聊天到社群,再逐步鏈接人與人、人與商業、人與服務的社交大平臺,從“原生”逐步“開放”,很快推向國際市場,用戶數量迅速超過其他先行者,成為社交“生態”平臺。經過六年發展,2017年,全球微信活躍用戶超過8億人。微信作為連接器,使產品和服務近一步觸達客戶,并帶動創業創新、人工智能、益民服務、便捷交通、微信硬件平臺、現代農業、商業服務、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各領域的升級。2017年1月9日,小程序上線,詮釋用完即走的體驗。2017年3月3日,馬化騰向兩會提交了七項建議,涉及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產業全球競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深圳加快國際科技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等熱點問題。2017年3月7日,2017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馬化騰位列第38。

韓江財富巨子現象之原因

客名君把韓江流域近百年的財富“巨子”捋了捋,只擷取了人群之冰山一角——首富人群。其實韓江流域還有許多杰出的企業家、務實穩健的“隱形冠軍”、低調神秘的資本高手,他們或正蟄伏深耕著傳統行業網絡,或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踩著資本支點騰躍,或正在高效率盤根連接無域的各業經濟,短短篇幅寫不完的。隨便拉一張近50年故鄉為韓江流域的知名企業家(富商大賈)名單,目測少說也得數百人,以后再逐步擷英。看了這些首富及其家族多彩多姿的成長故事,心中難免會問,韓江為何孕育企業家?韓江財富巨子的故鄉傳奇是怎樣來的?財富的崛起有區域密碼嗎?其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關于地域和財富的關系,司馬遷早就在他的千古絕唱《史記》里面已有所提及。結合韓江流域的情形,在此從三個方面深度分析。

一、地理因素。自古以來地少人多、土地窮險、交扼交通要道的地方容易出“陶朱公”(富豪),面向海洋的地形,孕育了獨特的“海洋商業文化”。司馬遷說窮人要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認為“末業,貧者之資也”(窮人要富還是要靠商業);他舉了很多例子,說明“地小人眾,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末,是指商業),比如秦朝的巴蜀地區和漢朝的關中地區。司馬遷還說古代的“楚越之地”(長江流域),“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自給自足,安逸得很,所以“無凍餓之人,也無千金之家”。而韓江中上游閩西、粵東為客家人所在地,瘴癘之地,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交通條件較沿海平原差;韓江下游是三角洲平原、潮汕地區,土地雖然不像梅州客家人地區那樣山地丘陵為主,也并不十分宜耕,三角洲濱海一帶,地多斥鹵,居民多航海經商或以漁鹽為業。如此,過去生于韓江流域的人民要謀生,靠本地資源是非常困難的,就像司馬遷筆下的鄒魯之地一樣,“無林澤之饒”,人民“俗好儒”,一開始“儉嗇”(節衣縮食),后來“好賈趨利”(做生意),遂富裕者多。來自窮險之地的人民,吃苦耐勞,腦筋靈活,學會做生意之后一發不可收拾。早在商朝后期,潮州先民就通過韓江與贛江同江西土著有了交往聯系。

韓江自古以來就是聯結粵東、閩西南、贛南的交通運輸干線。韓江流域,明清時期分屬潮、梅、汀、漳四州。明清時期,由于外部經濟環境的推動和本身經濟開發程度的提高,韓江流域形成了以潮、梅、汀三州為中心,輻射到漳、循、惠、贛、撫數州的經濟區。韓江流域的地形,北邊贛南閩西粵北(客家綠三角地區)山地丘陵如屏障,過去得以與北邊多戰事的富庶地區隔開,但并不意味著太平,明清以來,因汀江、梅江水運暢通、貿易發達,"山賊"、"海盜"和"倭寇"也空前活躍,長達一百余年的筑城建寨運動,韓江流域21個縣都出現了大量的軍事性城寨。韓江流域南邊面朝廣闊的大海,在明清國際上通過大航海連貫全球的時候,韓江人也一頭扎進這個巨大的造富潮流中,形成“海洋商業文化”的大氣派。汕頭是全國唯一一個有五大河流經過的地區,并且擁有內海灣。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匯集之后出南海。十六世紀初葉,西方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相繼東來,他們各以滿刺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和呂宋(今菲律賓呂宋島)為根據地,將勢力伸張到南中國海。歐洲人的東來,刺激了東南沿海的民間私人海上貿易活動。從歷史來看,山嶺逶迤、有水域相連、面朝大海的地方是很容易出富豪的,因為這種地方光靠農業是無法謀生存的,只能靠流通貿易來吃飯,水如動脈,契合了商業和資本的流通本質。另舉一例,浙江就是如此,2017年胡潤富豪榜上,中國浙江有72位億萬富翁,在全世界僅次于美國加州的92人,每380人中有一人是千萬富豪!

二、歷史因素。千年來的天然山海區隔,一方面使閩潮客家保留了崇文重教的風氣,使得民智維持在高水平,另一方面艱難環境也鍛造了敢闖敢干、耐勞堅毅的企業家精神。客家人和潮汕人本自中原,自帶崇文重教習性,語言文化和宗族習俗因山地阻隔而得以保留。韓江中上游山多林密,盛產木材和銅鐵,沿海商人漁民造船,賴之以成。而韓江三角洲和榕、練兩江流域,“平原沃野,高下別壤,宜稻宜黍”,居民多從事糧食生產,故揭陽、潮陽、普寧三縣“素號產米之區”,不但“潮之饔饗,半取資于茲土”,即如“嘉應、鎮平不下三十萬戶,一歲所受,僅備三月,必仰給于潮州。

韓江上中游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客家話人群聚居,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來自黃河流域的中原郡望,自帶崇文重教習性,尚儒學,多為秦至宋朝期間遷徙,多事農耕,在艱險環境下練就了任俠堅毅、耐勞忍讓的心性。客家人從中原漸次南遷,肥美土地早已被當地人占據,最初只能在山地開荒種地,后來人口增加,本有主動下南洋艱險謀生的,太平天國之后為躲避株連之禍,客家人更是大批出海過番。客家人羅芳伯曾經在印尼建立了一個國家——蘭芳共和國,就是客家人過番開埠的杰出代表。過番形成風氣之后,人民的眼界、格局也變得國際化,心量也上去了,所以韓江流域的人很有“膽水”,“敢作敢為敢擔當”(客家諺語)。由于客家人崇文重教,科舉時代主要以功名入仕為主,“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受教育程度很高,客家男人基本上沒有文盲(過去婦女還是有文盲的,男人受教育程度九成以上),即使一個鄉村客家野夫,也往往是“斯斯文文寫的,粗粗魯魯打的”。即使從商,客家人骨子里也還總帶著濃厚的“家國情懷”,不是純粹的為商而商,而是“言商尚儒”,往往把“商”作為修齊治平的路徑之一,始終帶著一種“從文”或者“致仕”之夢,也就很低調(儒家是將商稱為“末”的,但是并不抑商,因為子貢就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司馬遷也寫“貨殖列傳”加以歌頌,但是在科舉時代,商就是“末”,不如從文從仕),這是很顯著而獨特的民系現象。

舊時的客家商店,往往能看到這樣的牌匾:“陶朱事業,端木生涯”,經營不讓陶朱富、貨殖何妨子貢賢的意思,反映了以商興文興國的深度文化情結。本文前面所列的客家巨子,皆有著明顯的“兼濟天下”的意識。再舉一個例子,來自韓江中游大埔的田家炳先生,他幾乎是將自己的所有資財都捐給了中國的教育,這位大慈善家,有著極為崇高的儒商風骨;而客家還有很多這樣熱衷支持教育、胸懷天下的巨商、仁者。仁者樂山,依山而居的客家人堪稱“山之子”。從全國的商幫來看,這種試圖調和以逐利為主之“商”和以天下為公之“政”,是客家商幫特有的,一方面氣魄宏大,但另一方面也要求超脫,否則內心會打架。客家諺語這么說:“讀書錢,代代錢;生意錢,日日錢”,就反應了客家人心中的價值觀,也隱含了某種矛盾。另外,客家山居事農的多,有些農耕文明的影子,后來下南洋的多了(有主動的也有被迫的),一面對廣闊的海洋,這種影子就甩掉了,勤懇耐勞作風有利于南洋開埠、原始積累,后客家人在南洋又把“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好處發揮到極致。何故?還是司馬遷說的“廉吏久,久更富,廉賈歸富”,道德,才是久富之計,把矛盾統一起來了。

如果說客家人是“山之子”,那么潮汕人就是“海之子”,智者樂水,潮汕人做生意是真正的“海洋商業文明”,客名君覺著,潮汕人在商業方面的智謀不亞于猶太人。韓江下游是三角洲平原,居民講福佬話居多,為潮汕人,是在秦漢時期從中原先移居閩南,然后再遷居韓江下游,多事漁業,在驚濤駭浪的搏擊中鍛造了敢闖敢干、勇敢斗狠的性格。潮汕人的崇文重教風氣來自韓愈,韓愈公元819年被貶謫到潮州,當政七、八個月,為政清廉剛直,大興水利,造福一方百姓,韓江跟著韓愈改姓韓,他來之前潮州是蠻荒之地,在他這位大文豪的教化之下,狀元、學術大咖開始頻出,而這片因水而充滿靈氣的土地,商船如織,“船如梭,橫織江中錦繡;塔作筆,仰寫天上文章”。明代以前,潮鹽貿易就已經非常興旺,韓江中上游的梅、汀和與之相鄰的贛、循諸州,都吃潮鹽。食鹽在明代前期仍然由國家專買,潮鹽北銷,除了從南雄越大庚嶺之外,還可通過“潮—汀—贛”商路。到明代中葉,允許鹽丁交納銀兩并放松對余鹽的控制。萬歷十八年(1590)起,政府聽任潮鹽溯韓江“運至長樂縣,過清溪嶺,入龍川、和平二縣”發買,循州的大部分地區也得到潮鹽的供應。康熙元年(1662),清政府下令在潮州實行海禁(為防鄭成功),將沿海居民遷入內地50里;2年后又再遷徙50里,禁止出海捕魚和貿易。康熙十年(1671)重申海禁,不準閩粵二省船只過洋。海禁一直延續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復臺灣之后始解除,準許澄海、南澳等地居民回原籍耕種,準許對外貿易。海禁一度使韓江流域的生產、貿易受到嚴重破壞。1860年,汕頭開埠,港口做生意的紅頭船絡繹不絕,潮汕人以此為通商基地,打通東南亞和北方港口之間的貿易。

乾隆以后韓江流域人口增加,潮汕開始從種糧食改為大興經濟作物種植(甘蔗、水果、煙草、落花生、藍靛等),帶動乾隆以后潮州除了潮鹽之外大宗商品加工業的興旺:潮煙、潮糖等。造紙(一種很貴、暢銷南北的宣紙,叫神紙,原料包括汀州的紙、云南的錫、新加坡的樹膠和梅縣的槐花)、陶瓷業(汀州窯、潮州窯聞名全球)等集合了高超技藝的大宗商品也隨貿易而興。很多潮汕人是從福建閩南遷徙而來,閩南的海洋商業文明基因,應該也作為潮汕人的歷史記憶(元朝泉州堪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站)。清朝開了海禁之后,潮州府城成為閩粵贛邊經濟區域的貿易中心城市.“閩商浙客,巨艦高桅,揚帆掛席,出入往來”。從這樣的歷史來看,潮汕人做生意往往非常大氣,敢于使用杠桿做大宗生意,即使前期白手起家時的原始積累,也往往不是小打小鬧,而更多會有為做大而準備的格局,如往往從批發業入手、善于連接等特點(例如黃光裕和馬化騰)。另外,潮汕人是真正從商業本質(賺取利潤)來從商,是真正的在商言商,在商言利,是司馬遷說的“盡推理去就,與時俯仰,獲其贏利,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商人,靠觀望時機、順勢而為,不是蠅蠅茍茍,而是抓住風口的巨豬,實體經濟和金融資本兩者本末結合,以此獲大利)。

雖然在商幫文化方面有些區別,但實際上,客家和潮汕,在歷史上是一體的經濟圈。在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立嘉應州之前,韓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為潮州府所轄,直至20世紀初,才被人為分為客家和潮州兩個不同語言的族群(之前沒有“客家”一說)。客家知識分子溫廷敬,曾經在報紙上發文章論證整個韓江流域同屬一個區域:夫吾等所居之州郡,非潮州與嘉應乎?潮、嘉為人為之區畫,而實具天然之流域,今歲分為二州,向實合為一府。所以,順應大航海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浪潮,估計不同商幫創富的模式將漸次趨同。

三、文化因素。韓江人保留著中原傳統儒家文化,宗族觀念強,一方面崇尚多生育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宗族互助提供了天然的信任擔保機制,減少了宗族子弟做生意的交易成本。“膠己人”(自己人)是潮汕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說明了宗族觀念的強勢。

經商需要人,人口和人才,韓江人把這點看得非常重。人口方面,當然是多生,造成龐大的家族,人多好辦事,這個特點,一方面是傳統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為適應商業而形成。現在去看生育率,估計全國而言,潮汕和客家地區是高于全國平均數的,特別是潮州和五華,生育率過低,可能導致日本老人經濟的杯具。韓江人經商漂洋過海、走南闖北,很多人在下南洋的艱險中葬身海底,但絕大多數頑強地活了下來,然后辛辛苦苦在異域掙錢,往家鄉寄錢物,這叫“番批”。過番的成功,讓清代以來很多潮州家族產生了這樣的模式,多生男孩,在家接受儒家文化教育,養到十四五歲一把扔到南洋去,然后賺錢而歸,由窮變富。宗族觀念,又形成兄友弟恭的團結習氣。在馬來西亞或印尼或深圳的潮州飯館,往往能看到飯店老板召集家族會議,二三百人滿滿一大堂,定期聚會,宗族前輩獎賞鼓勵進取后生、通告家族產業發展、誰有資金需求或者困難幫扶一把等,“we are 伐木累”的觀念深入家族人心。在這種情況下,家族信用,就成了創業之初最佳金融支持來源,有利于家族成員快速做大產業,形成氣候,要富全家族一起富,抱團好取暖,共同防范市場風險。誰有困難了,不用掰扯那么多,供應方盡力把所需金額“兜”到需求方跟前,相信對方肯定會還,類似入股或發債,交易成本就比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或者公有市場上低多了(特別是過去沒有公有市場的年代)。這種宗族內的信用機制,也會對宗族成員形成負面監督和正向促進,在這種情形之下,坑蒙拐騙或者摳門吝嗇只要干一票,估計就上宗族黑名單,以后就別想混了,成本太高了。當然,這種抱團也有一些弊端,比如相對封閉、不太明面的事也抱團等,舉個例子,這種抱團用在走私、毒品、地下金融等方面,就麻煩大了,終將碩鼠一鍋端。相對封閉的弊端靠隨處可見的“會館”來彌補,進一步擴大朋友圈。潮汕人喜歡喝功夫茶,在單叢香氣的氤氳中,一來二往,信息流通之下,自然帶動生意流轉。

114g康師傅方便面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面整箱規格1*24包

人才方面,數百年來的重商主義,使生意在韓江流域深入人心,居民從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開始操練生意,這種機制是在實戰中培養商業人才的最佳土壤。客家人把有經商天賦的人叫作“先理腳子”,“先理”,就是生意的意思,我覺著也含有“先見之明”和“善于營理”的意思,“腳子”,可能是“落腳”生根之意,就是有做生意的“根”,即天賦,淺白地說就是企業家精神,用李河君的話來說,“真正有領導力的人70%—80%都是先天遺傳”。最好的企業家精神教育,就是在實踐中教育和培養,而韓江人,尤其是潮汕人,不論起點貧富,小小年紀就開始幫著父母做生意的,隨處可見。韓江人,會做生意是天經地義,不做生意可能只是行業選擇而已,但是在生意行當而不會做生意是很奇怪的,要不就是不夠勤勉,要不就是不夠好學,就像司馬遷說的“無巖處奇士之行,而長貧賤,好語仁義,亦足羞也”(人品不好又窮,即使滿口仁義道德,也應該感到羞恥)。司馬遷還說“無財作力,少有斗智,既饒爭時,此其大經也”。(沒錢時勤勉多做力,錢少時就多動腦筋,錢多時要會看時機和行情,這是基本規律)。所以看韓江人從白手起家到可以玩轉資本魔方的歷程,就是按照這個規律來發家的。商業規律之下,談錢是天經地義的,生意場上,錢就是最大的情懷,所以這種勤勉生錢、務實談錢的習慣也傳給了下一代。就好像亞當斯密說的“看不見的手”,當錢的邊界清晰之后,就會激發創新力和企業家精神,啥意思?我努力我創新我做事,都是為了自己啊,一開始為利,后來為名,再后來為成就感等等。所以,韓江的企業家們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務實、創新、開放、低調、不忽悠,不畫大餅,說得到的就盡力做得到,由此玩轉、打通很多行業,做生態鏈,始終站立潮頭。企業家精神,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強大都是重要的,創造財富的根源。用馬化騰的話來說,"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有理想和追求,要有使命感,只為了自己不叫使命;還要有創新精神、冒險精神,不安于現狀;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超強的抗壓能力;有判斷力,能知大運,不要逆勢而行;專注干一件事,不能見異思遷"。

那么未來會是怎樣?其實當把這些巨子的財富故事和故鄉傳奇一一梳理,我覺著未來,韓江人:1、商道(賺錢套路)會從流通貨物的套利型向創新型轉變,從陳慈黌到馬化騰,反應了時代創富的變遷;2、韓江流域會繼續涌現更多巨子,而且平均數可能高于其他地區,根源在于人夠多、網夠寬、膽夠大、心夠廣,多生育觀念的人口紅利和實戰培養的商業文明成為最佳土壤;3、韓江人的故鄉傳奇,“發家在外地、故鄉沒發展”的現狀將會有所改變,因為那些風水寶地蘊含的文化和資源已是稀缺珍貴……

韓江巨子序列,至此寫完。以《中庸》的一段話結尾吧:“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龜鱉生焉,貨財殖焉……”

聲明:本文由客名君整理原創,圖片由客名君自行拍攝或者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歡迎關注和轉發!

  關聯閱讀——》》》

  客家人不說愛,說什么

  客家話怎樣表達“早春”? | 仔細一分析,竟蘊含《周易》的生命思想

  以客家蘿卜丸為例,漫談客家美食里面的中古哲學

  正月半,來看看客家人的玩法,遙想古中原漢族的流光溢彩(多圖預警)

  安得促膝,說彼平生 | 第七首歌《在》(粵語),改自張國榮的《春夏秋冬》

  那些綻放在客家大門上的恢宏記憶 | 客家堂號及門聯掠影

  近代以來韓江流域的“財富巨子現象”| 超級大佬們的故鄉傳奇(上)

  客家人,你心中的“大河”是哪一條?

  客家人的長相是怎樣的?為什么?

  陽明子誕辰544周年,來看看這位曠世圣賢對客家人的影響

  太平天國時代的客家人(綜述,下)

  過去外國人對客家人的評價

  李金發筆下的故鄉——廣東梅縣(多圖預警)

  ~~~~~~~~~~~~~~~~~~~~~~~~~~~~~~

  全球客家名人輩出,跟隨名人,見自己,見眾生,見世界。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114g康師傅方便面超級福滿多紅燒牛肉面整箱規格1*24包》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