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椒種植方案(山東地區溫室九月定植)
一、品種選擇
選耐低溫,抗病毒,早熟性好,連續座果能力強,商品性好的品種。
二、定植前準備工作
上茬作物拉秧后,及時清園,關閉風口,高溫殺滅病菌蟲卵,然后耕翻土地,活化土壤,對上茬土傳病害及線蟲嚴重地塊,可用藥物悶棚處理,正常情況下,不建議悶棚。
三、底肥
根椐土壤狀況,確定施肥量,原則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對悶棚處理的地塊,重視補充有益生物肥,對地力較薄的地塊,增加施肥量,可畝用有機肥一至二噸,三元復合肥50Kg,礦物中微肥50kg,與土充分混勻,起高壟栽培。定植前大水造墑,然后中耕,松土,一般行距在80cm,株距40cm,畝定植二千株以內。
四、
收到苗(工廠無病育苗),用30斤水,兌優+素120ml,加優+素一號40ml,泡苗盤,沾根。如苗太嫩,可練苗1至3天。
五、定植
選晴天下午定植,定植不宜過深,育苗砵與地面持平或略低為準,及時澆水,澆透,不過澇,避免水小,影響緩苗。
六、防爛脖(莖基腐)
高溫季節,爛脖根發生普遍,可在定植三天內,及時用優+素一號40ml,優+素120ml,普力克30g兌30斤水噴淋莖基部。定植七天左右,澆緩苗水,澆水三天內,按上方重噴一次,可高效防冶爛脖根病。在此期間,及時防冶粉虱、薊馬、青蟲、螨蟲等。
七、控旺
由于夜溫高,緩苗后極宜發生徒長,旺長現象,可在緩苗水時,沖施液體硅肥5kg每畝并結合葉面硅噴施,5天左右一次,連噴3至5次,可有效壯苗,促花,增花,提高花粉品質,提前座果。
八、劃鋤
見干見濕,及時劃鋤,由淺到深,如果出現旺長,及時噴灑營養轉移素。
九、打杈
選晴天早晨,及時把分杈以下側枝打去,四桿整枝,(個別地區雙桿整枝,定植方式不同,各有利弊,在此不做詳解)。
十、
座住果后,旺長可能性變小,及時澆彭果水,每次沖施優+素6-12Kg每畝。地力差的地塊,配合施用5kg高鉀水溶肥(優+素用量大,生長快),以后見干即可澆水施肥,葉面及時噴施優+素一號加優+素(30斤水兌一號40ml,優+素120ml)防治各種害蟲危害。
十一、及時采收。
十二、
及時吊秧,繞秧,打去多余枝杈,一般摘果一次,打杈一次。
十三、霜霉病
外界氣溫5度左右,是椒類霜霉病高發期,可重視噴灑優+素一號(30斤水兌40ml),已發生病害的地塊配合普力克噴施,三天一次,連用二次。
十四、保溫
外界氣溫降至5度以下,及時關閉風口并及時上棉被保溫,關閉風口起,是病害多發期,可配合夜間熏蒸百菌清腐霉利煙劑防治。
十五、
初上棉被,夜溫明顯變高,容易旺長,徒長,靈活調整溫度變化,不可死搬硬套,包括濕度,澆水施肥等。
十六、環境調控
椒類蔬菜喜歡涼爽濕潤的氣侯條件,適宜溫度,白天27-29度,晚上低溫12-15度,空氣相對濕度百分之六十五至百分之八十。
超過35度,花芽分化不良,花粉活力降低,座果困難,夜溫超過15度,極宜發生徒長。
顯而易見,環境條件遠遠達不到正常水平,植株徒長,空氣濕度過低,細菌侵染,是誘發病毒病的主要原因,及時控旺,合理調控環境條件非常重要。
注:品種間差別較大,本文謹做參考。
優+素沖施肥能迅速改善土壤環境,對用肥不當,土壞板結造成的弱苗、僵苗、肥害及各種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特別對果多帶不動,植株早衰,亮度差,口感不好有特效。
連續用優+素,可多留果,葉綠,棵壯,病少,省心。
孫老師溫馨提示:在種植過程中運用科學的種植方案和嚴格的管理模式,做到盡量少用藥或者不用藥,讓種植變成賞心悅目的享受!
注:本文來源于普創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講師孫偉順
本文僅代表作者經驗及觀點,如有疑義,歡迎留言討論。
周周匯奇文共賞知識鏈接:
普創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傳遞農科正能量】
第29屆全國新農村科技帶頭人培訓班預約報名開始了!
學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作物病蟲害預防診斷、農資營銷新模式等實用技術,考取人社部頒發全國通用的肥料配方師,農作物植保員,莊稼醫生等農業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在農資市場整合過程中獨占先機!
目前1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