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點擊手機軟件上的廣告鏈接30次,就能獲得幾百元的收入,這個“賺錢法子”你信嗎?
不少人聽從“美女”網友推薦,花費數千元購買了這款“賺錢”的軟件,結果安裝發現,自己買的竟是“病毒”?;仡^要求賣家退款時,卻被對方拉黑。
其實,這是一個網絡新型騙局。近日,甌海警方一舉端掉了這個犯罪團伙,抓獲26名犯罪嫌疑人。
26名犯罪嫌疑人前天被甌海警方押解回溫州。 圖片由警方提供
務工男子花數千元買個“病毒”
今年4月初,在溫務工的26歲湖北小伙劉某,在QQ上認識了一名“美女”網友,兩人相聊甚歡。
一天,“美女”網友對劉某說,她最近用了一款叫“百度站長”的APP軟件,只要點擊軟件里的廣告鏈接,就能賺錢。
這輕松的賺錢法子勾起了劉某的好奇,詢問之下,該網友介紹,這個軟件是專門用來刷廣告點擊率的,手機安裝后,每天點擊鏈接30次,就能有200元至500元的收入。網友提供了劉某一個QQ號,稱銷售軟件的客服,讓他自行聯系購買。
劉某加了該“客服”后,得知軟件價格為4580元。他心里算了一筆賬,每天點擊30次,幾百元的收入,一個月就能獲利0.6萬元至1.5萬元,除去購買費用,這生意穩賺不賠。
心動的劉某沉浸在發財的喜悅中,通過支付寶向“客服”付了錢。“客服”通過QQ給劉某發來了一個APP安裝軟件。
然而,當劉某興致勃勃地安裝時,手機跳出系統警示,顯示該軟件是“病毒”,而且根本打不開。劉某立即與“客服”聯系,對方稱該APP軟件是舊版本,需要升級才能使用,而升級費用還需要400元。劉某感到了不對勁,要求對方退款,結果被對方拉黑了。
劉某只好找推薦該軟件的網友,沒想到網友也把他拉黑了。無奈的劉某報了警。
犯罪團伙竟是一網絡科技公司
甌海警方接警后,立即收集了犯罪嫌疑人的QQ等虛擬信息,著手開展研判、偵查。通過偵查,警方定位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地點位于河南省漯河市。
甌海民警趕到漯河市,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找到了背后的詐騙犯罪團伙。令民警驚訝的是,該團伙竟然是一個網絡科技公司,還租用了辦公樓,看上去有模有樣。
5月18日,警方對該公司辦公地點進行突擊抓捕,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
經審訊,漯河市的這家公司只是分公司,總公司位于河南鄭州。偵查民警連夜趕往鄭州,5月20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的一大樓抓獲了該團伙的其他成員13名。
經警方統計,兩地共繳獲了作案所用的智能手機30多部,筆記本電腦20多臺。
5月23日下午,甌海警方將26名嫌疑人押解回溫。
偽裝美女引誘不少網友上當
打著“網絡科技公司”的名義,如何干著詐騙勾當?
民警介紹,該“公司”共對外推銷三款不同價位的軟件,名稱都與知名軟件“攀關系”。這些軟件實際均是空殼軟件,不能安裝,所稱的賺錢法子也是騙人的。其中一款就是劉某受騙的,叫“百度站長”,價格是4580元,最貴也是獲利最快的;第二款叫“谷歌套餐”,價格是3280元,謊稱每天點擊軟件里的廣告鏈接80次,可以獲利100元至300元;第三款叫“搜狗自動點擊器”,謊稱每天點擊80次,可獲利100元至300元。
該“公司”特地準備了一批微信和QQ賬號,全部偽裝成美女身份,提供給團伙成員使用。團伙成員通過微信“搖一搖”、QQ漂流瓶等方式,主動搭訕全國各地網友。等加為好友后,這些“美女”并不直接提起軟件的事,而是先與網友聊天談心,以交朋友姿態取得信任。之后,“美女”便稱自己最近使用刷廣告的軟件賺了錢,借此引誘網友。
一些受害人沒有防備,紛紛中招。第一次詐騙得手后,受害人再次聯系詐騙分子,詐騙分子便借口軟件升級再騙一筆,或直接拉黑。
“網絡銷售”就是賣虛假軟件騙錢
河南男子胡某是團伙成員之一,他原本是當地一知名公司的工人,月收入3000元。胡某感覺收入太低,一直想找份高薪工作,今年2月初,他在網上看到了這家“公司”招聘的廣告,崗位是“網絡銷售”,稱月收入5000元以上。
胡某說,他找到該公司去應聘,面試他的是該“公司”負責人李某。李某向他介紹了“公司業務”,他聽著聽著心里有點發怵:用一切辦法,向不明真相的網友推銷虛假軟件騙取錢財。所謂的工資,則是提成銷售額的40%,比如說,胡某如果騙到1萬元,他便能拿到4000元工資。
胡某說,當時他心存僥幸,認為每起案件的數額都不大,又是虛假身份網上作案,不會被警方查到的。于是,他跳槽來到該“公司”上班。從工作到5月18日被抓,約3個月的時間里,胡某共拿到了1.9萬元工資。
“公司人員大多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流動性很大,一些人上午來上班,發現不對勁后,下午就離職了。一些人想干,但是業績不好,騙不到人,也離職了。還有一些人知道這種錢不能賺,干了一段時間也離開了。”胡某說,自他加入“公司”以來,“公司”從原先的不到10人發展到近30人。
據警方表示,目前已查清案件30多起,案值十幾萬元,具體案情還在深挖梳理中。
來源:溫州晚報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刷視頻賺錢是真的嗎?》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