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與線下(O2O)越來越被大家認知與接受,毫無疑問,電商對于眾多傳統企業來說,最直接的認知就是一個渠道——增加了賣貨的路子。欣欣向榮的電商潛力,讓傳統企業都紛紛涌向網絡去淘金,但是卻發現,自己就像趴在窗戶上的蝴蝶,玻璃窗外的景色很美好,但就是飛不過去。
知名度高的實體企業,總是在糾結線上和線下價格的沖突、賣貨與營銷之間的徘徊、投入與產出之間的矛盾;知名度不高的實體企業,發現汪洋大海般的網絡市場,自己舀一瓢飲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品牌和溢價,簡直是癡人說夢。
很多專家學者認為,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作為同文同種的東亞國家——日本、韓國的社會狀態會是中國比較理想的一個參考,日韓國家的在細分行業的發展,也許會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潮洶涌而至,中國走上了與這兩個國家不太一樣的發展路徑。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充分發展和利用了互聯網的杠桿,利用網絡低成本的流量來調整成本收益結構,通過線上高效的傳播運營手段實現快速規模化的目的,以此來彌補成本收益調整后出現的毛利不足的問題。但不管如何,大家都在關注:傳統企業如何做好線上和線下的結合?說白點就是:如何讓兩個渠道都給自己賺錢,同時又將風險和矛盾化解到最低。
不同的企業類型不同的策略
一、偏渠道掌控企業
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渠道,除非你所有的門店都是直營的。在現實生活中,渠道結構是錯綜復雜的。對于經銷商和加盟商來說,你可以控制他們的貨源,但是你無法讓他們按照你的意志行事。有時候,經銷商是爺;有時候,廠商是爺。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天貓開了旗艦店,為了節約運費,你讓不同區域的經銷商幫你代發貨,以節約物流成本。我相信沒有幾個經銷商愿意配合,除非你給他們超高的傭金回報。
或者在你天貓旗艦店購物的顧客,都可以獲得VIP卡,過生日的時候可以到實體任何門店領取一份禮品。我也相信門店不愿意配合,除非你和他們談好利益分配的方式……
所以,越是對渠道沒有掌控力的企業,線上線下的結合,就越容易是海市蜃樓。
二、偏硬件和信息企業
每個實體企業的夢想是— “物能暢其流,信息也能暢其流”。商品從工廠出來,能通過自己強大的倉儲和物流等基礎設施,迅速傳遞到全國各個門店和經銷商;而信息技術能將觸角伸到單個顧客,掌握全國各地的進銷存信息、顧客購物信息、BI商業智能信息,為公司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等。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某個品牌商,工廠是貼牌生產的,渠道也都是朝南坐的各大經銷商,商品發出去,無法獲知前端信息,對渠道也沒有完全的控制力,對于這種懸空的品牌商來說,線上線下的結合,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三、偏品牌溢價企業
品牌定位有中高低端,高端品牌和低端品牌的最終凈利潤率是差不多的,只是成本結構和營業模式不同而已。
有些品牌在商品開發與設計、門店視覺與購物體驗、營銷公關與包裝等方面,耗費了巨大成本,甚至超過商品本身的成本,但不代表它就是暴利的,只是成本結構不同,市場那只隱形的手是公平的。
到了網絡,溢價越高的品牌商,觸網就越痛,因為商品雖然搬到了網絡,但是那些決定自己生死的因素,比如門店的五感享受、親手觸摸、完美購物體驗、獲得VIP尊貴待遇的感覺,無法復制到網絡來。所以,它們就像四個輪子的車,一下子只剩一兩個輪子,開起來就難免顛簸了。
所以,溢價越高,到了網絡就難度越大。品牌溢價越高的企業,越不應該以銷售為目標 。
無法想象,LV會參加聚劃算。對于真正重視品牌價值和內涵的廠家來說,網絡只是提供了更好的“與顧客溝通”的工具,而不是銷售的渠道。
互聯網的出現,首先是信息的傳播與溝通的便利,電子商務只是它的衍生品。對于高溢價的品牌商來說,不管是互聯網的精準廣告,還是微博或SNS傳播,以及更人性化的CRM互動等,在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互聯網為品牌與顧客的溝通,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渠道。所以,品牌越是高溢價,就越適合利用網絡做營銷和品牌傳播,而不是做銷售。
線上線下的結合,是為顧客體驗而結合
我們不能因為結合而結合,而是為了顧客的體驗!
對于那些有條件的企業來說(如對渠道有很強掌控力),應充分利用線上的優勢,來彌補線下的不足,而不是讓實體和網絡都去競賽搶生意。
日本韓國的經濟發展對互聯網的依賴非常小,他們發展的路徑是另一個方向:極度標準化的庫存量單位(SKU)和圍繞用戶生活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一個是線上倒逼線下改革,提高運營效率;一個是場景化的線下解決方案,通過精細化的供應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15年底中國O2O創業市場遭遇滑鐵盧,原本風生水起的市場忽然爆冷,小編看法有幾點:
1、線上PK線下只有高(ji)頻(du)露(shao)臉(qian)才有可能可以改變用戶消費習慣;
2、用戶消費決策中80%基于目標商品或服務,20%是路徑選擇,而大多數O2O都在改變路徑;
3、綜合效率中企業經營效率重要性高于用戶端效率,先要活著才能服務你的用戶。
以前互聯網團隊希望“挾流量足以令B”的策略在目前來看是無效的。無論是生鮮、汽修或者健身等等,最后的結局都是直接的線下改造。
真正的線上線下結合,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體驗,讓顧客感覺到無處不在的關懷和體貼,不管在哪里與這個品牌產生關系,都有更完美的感受,線上和線下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劣勢,互補有無,才能締造更有價值的品牌。
來源:廣西熙和集團
特別聲明:本微信平臺所發布的文章,除標注【原創】外均屬各大媒體平臺或者微信粉絲推薦,如轉載時標注作者及出處,我方會一并載入,如沒有特別注明,我方會默認為網絡轉載,如原作者見到后,認為不妥,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并表示歉意!電話:010-51269901。歡迎作者直接投稿,投稿郵箱:editor@sinof.com。
精品微信號推薦
互聯網金融案例
financecase
專注互聯網金融研究,發布最新互聯網金融案例。
貿易金融
trade_finance
專注于貿易金融、跨境金融及交易銀行的平臺。
溫馨提示:長按紅色字復制,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公眾號關注。
O2O實踐
研究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對O2O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研究與實踐,持續發布實踐成果,促進行業發展。投稿郵箱:222104
33@qq.com 商務合作:tradefinance(微信)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線上線下一體化:O2O電商模式引領商家銷售新飛躍》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