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強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國家之間的經濟領域發出自己的聲音。
上周(6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早餐會上表示,希望美國海關為跨境電商提供快速通關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亦是唯一受邀的中國電商企業。
這個呼吁,符合京東正在力推的“全球購”跨境電商利益,也符合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消費者的利益,值得簡單說說。
【“鋪路之旅”的早餐會備受關注】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此次論壇的背景。
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被外界視為今年9月國家領導人訪美的“鋪路之旅”。所以,此次兩國間的高端對話級別極高,由中國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國務委員楊潔篪,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國務卿克里和財政部部長雅各布·盧共同主持。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國務院副秘書長江澤林、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美國商務部部長普里茨克、貿易代表羅曼、美駐華大使鮑卡斯、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席茨陪同出席。
作為活動的開篇環節,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企業家早餐會”于6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京東集團CEO劉強東等中方企業代表,VISA公司CEO Charles Scharf、強生公司CEO Alex Gorsky等美方企業代表受邀出席會議,與中美兩國政府高層官員展開了高端討論。在西方政治語境中,早餐會可不是真吃飯,而是一種重要的外交場合。
為什么邀請電商企業?電子商務是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是新經濟的典型代表,它對構建新型中美經濟合作關系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手段。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有4家來自中國(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強在全球互聯網行業的影響力帶動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整體的快速發展,從而在新經濟形勢下構建了屬于中國的互聯網新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因為以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如火如荼,早餐會也設立了 “如何推動中美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中的創新合作”的議題。在發言中,劉強東公開表示,希望美國海關為跨境電商提供快速通關的便利。
【為什么電商只請了京東的考量】
這種級別的對話,顯然相關環節在選擇企業上是謹慎考量的。
要知道,在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主流經濟環境中,中國部分商業現實一直備受指責。主要是這四大沖突:誠信vs.商業欺詐、正品vs假貨、保護知識產權vs侵權和盜版、納稅vs逃稅。舉一個例子,長期令中國不少電商企業心驚膽顫的一個名單,便是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一年一度發布的惡名名單。2012年12月,該名單終于刪除了中國的淘寶網。當時市場評論認為,這算是為阿里集團的整體上市掃清了最后一道障礙。
為什么選京東?我猜測,主要還是考慮到京東在海外特別是美國市場的信譽更好,這個選擇對政府來說更安全。京東的正品DNA和足額納稅一直被人稱道,商業體量也足夠,是一家符合全球主流商業價值觀的互聯網新經濟代表企業。
其實去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就很受歡迎,因為美國人認為,京東的主打賣點“正品+物流+IT系統”和亞馬遜非常相似。因為亞馬遜在美國長期受到追捧,“中國亞馬遜”的故事一聽就懂,認購踴躍,認購總額達募資額15倍。我當時在紐約現場發了一條朋友圈大膽預測:“京東一年后市值能突破400億美元”,京東投資人凱鵬華盈中國區主管合伙人周煒也點贊。老實說,我也沒想到一年后京東市值一度突破了500億美元。
簡單說,京東受到邀請,就是因為其一直圍繞“正品行貨”提供“多快好省”的優質商品和服務,并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長期積累下來的誠信、優質的品牌形象不僅在中國市場受到認可,也深受海外市場的贊譽,符合西方主流經濟體堅持的基本商業倫理主張。
【快速通關符合中美共同利益】
回到劉強東的發言,其實美國海關為跨境電商提供快速通關,符合中國、美國的共同利益。
來看一組去年3月商務部公布的數據:1、跨境電商年均30%以上增長;2、20多萬家企業從事在線出口貿易;3、年交易額已超過2500億美元。三個趨勢總結:1、國際貿易格局被互聯網重塑;2、中美兩國已成全球跨境電商中心;3、中國搶得先機且為貿易增長新支點。
現在,世界政治和經濟的新秩序正在建立,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中美關系。哈佛大學教授Niall Ferguson甚至提出了一個Chimerica,意即“中美共同體”、“中美國”。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G2架構是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部分。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融合越來越緊,消費能力越來越強,跨境電商就是跨境旅游一樣,突然像火山一樣爆發了!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都在發力跨境電商。
坦率說,阿里巴巴、京東,加上第三名的唯品會(市值最高突破100億美金),這就是中國電商的基本面----PC上的平臺級電商戰爭已經結束。除了少數高利潤品類的垂直電商(如聚美優品),剩下的要么難以再做大體量,要么被巨頭整合吃下。跨境電商涉及的環節更多、更復雜、對企業聲譽要求更高,未來的主力玩家也許還將是這三巨頭加上個別新興的黑馬。但是,大家目前打法卻并不一樣。
去年5月份在納斯達克上市后,京東集團加速了國際化進程,制定了詳細的跨境進出口業務發展規劃。在進口業務方面,京東全面推進“全球購”平臺,以開設國家特色館的方式布局跨境電商業務。目前,京東已開設了“法國館”、“韓國館”、“日本館”,“澳洲館”也即將開啟。在跨境出口業務方面,京東于618期間推出了“全球售”平臺,首站已經進入了俄羅斯市場。
似乎可以簡單總結為:“走進來”是第一步,“走出去”是劉強東更大的夢想,以京東的認真打法,要看到“走出去”取得顯著成效應該還需要假以時日。希望不做則已,一做可以一鳴驚人。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似乎“走出去”更多一些。譬如,上個月,馬云也對紐約、芝加哥這幾個全美最重要的城市進行了密集訪問。
阿里巴巴市值2000億美金,京東市值500億美金,但雙方體量正在不斷拉近。這注定是一場馬拉松,跨境電商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
預告:酒業電商向何處去?合作13521140909
作者:重創新之父、互聯網+轉型教練,中國十大自媒體、微信公眾號【王冠雄】,13521140909。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全球購越早開通越早享受紅利。具體怎么開通呢?全攻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