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靈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靈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

卓新晴 2025-08-13 電腦 7 次瀏覽 0個評論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靈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

  世間人種種學問為何不得道

  《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 ...

  問。世間人種種學問。云何不得道

  答。由見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由不見己故。所以不知苦樂者。由亡己故。得至虛無。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問。諸法既空。阿誰修道

  答。有阿誰。須修道。若無阿誰。即不須修道。阿誰者。亦我也。若無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無心。是為通達佛道。即物不起見。名為達道。逢物直達知其本原。此人慧眼開。智者任物不任己。即無取舍違順。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違順。不見一物。名為見道。不行一 物。名為行道。即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作處無作處。無作法。即見佛。若見相時。則一切處見鬼。取相故墮地獄。觀法故得解脫。若見憶想分別。即受鑊湯爐炭等事。現(xiàn)見生死相。若見法界性。即涅盤性。無憶想分別。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廢。故非無。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無。傳法偈云。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

  第二祖可大師云。凡夫謂古異今。謂今異古。復離四大。更有法身。解時。即今五陰心。是圓凈涅盤。此心具足萬行。正稱大宗。傳法偈云。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 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師傳法偈云。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種盡無生

  第四祖道信大師云。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nèi)外是心。理盡歸心。心既清凈。凈即本性。內(nèi)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 了無動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師云。百千妙門。同歸方寸。恒沙功德。總在心原。 一切定門。一切慧門。一切行門。悉皆具足。神通妙用。并在汝心。傳法偈云。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師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jīng)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 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 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第六祖慧能大師云。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無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萬種法。經(jīng)云。心生種種法生。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凈。無有諸相。汝莫觀凈。及空其心。此心無一無可取舍。行住坐臥。皆一直心。即是凈土。依吾 語者。決定菩提。傳法偈云。心地舍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讓大師云。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達心地。所作無礙。汝今此心。即是佛故。達磨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自心。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隨時。即事即理。都無所礙。菩提道果。亦復如是。從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馬大師問曰。如何用意合禪定無相三昧。師曰。汝若學心地法門。猶如下種。我說法要。譬如天澤。汝緣合故。當見于道。馬大師又問曰。和尚云。見道。道非色故。云何能覩。師曰。心地法眼。能見于道。無相三昧。亦復然矣。馬大師曰。有成壞不。師曰。若契此道。無始無終。不成不壞。不聚不散。不長不短。不靜不亂。不急不緩。若如是解當名為道。汝受吾教。聽吾偈言。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萠。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語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實相法身佛。經(jīng)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隨世界應處立名。如隨色摩尼珠。觸青即青。觸黃即黃。寶本色。如指不自觸。刀不自割。鏡不自照。隨像所現(xiàn)之處。各各不同。得名優(yōu)劣不同。此心與虛空齊壽。若入三昧門。無不是三昧。若入無相門。總是無相。隨立之處。盡得宗門。語言啼笑。屈伸俯仰。各從性海所發(fā)。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實相佛家用。經(jīng)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從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勛。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諸念若生。隨念得果。應物而現(xiàn)。謂之如來。隨應而去。故 無所求一切時中。更無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聞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獨一無伴。迷時迷于悟。悟時悟于迷。迷還自迷。悟還自悟。無有一法不從心生。無有一法不從心滅。是以迷悟總在一心。故云一塵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為本性過諸數(shù)量。非圣無辯。辯所不能言。無佛可作。無道可修。經(jīng)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即見自心具足多聞。

  ... ...

  ----摘自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宗鏡錄卷第九十七》

  了解凈居閑堂禪修最近咨詢請點擊以下鏈接▼放下來2017【歇心·七日禪】(6.17日~6.23日)

▼購買 妙演心空 | 禪服 掌柜微信號

  【推薦閱讀】

  【回復001】虛云老和尚:道向己求

  【回復002】大竅決:做功夫,在此下手,從此著力!【憨山大師最究竟的秘密竅訣】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靈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

  【回復003】藕益大師:十種障礙中修行

  【回復004】用功辦道

  【回復005】達摩禪:理入與行入

  【回復006】南懷瑾老師講“達摩四行觀”——學佛注重在行

  【回復007】何為禪七?

  【回復008】參禪宜觀心

  【回復009】修禪定 要具備二十五個條件

  【回復010】憨山老人談如何持咒

  【回復011】禪堂法器之香板

  【回復012】虛云老和尚:三關與見處

  【回復013】冬眠療法:氣脈慢慢走通后,舒服得不愿下坐

  【回復014】禪修的十種利益

  【回復015】《雜阿含經(jīng)》中的居士修行方法

  【回復016】千載難逢一泰斗:虛云大師開示精選,學佛者必收

  【回復017】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打坐可治療艾滋病和癌癥

  【回復018】想練成雙盤腿跏趺坐的必看

  【回復019】南懷瑾:如何靜坐(附視頻)

  【回復020】如何解決打坐中的腰酸腿痛問題

  【回復021】【南懷瑾老師著述】女性修行人的故事

  【回復022】禪宗大意 | 調(diào)和五事助參禪

  【回復023】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回復024】耕云先生:人身難得正法難遇

  【回復025】南懷瑾老師推薦的修行必背經(jīng)典

  【回復026】祖師大德們關于靜坐的開示

  【回復027】論色身修行的重要性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靈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7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