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 ? 龐茲的投機商人 " 發明 " 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 " 拆東墻補西墻"," 空手套白狼 "。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其實龐氏騙局的發明人查爾斯 ? 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 19、20 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 年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干過各種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發大財。他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獄。經過美國式發財夢十幾年的熏陶,龐茲發現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金融。
于是,從 1919 年起,龐茲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這個投資計劃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投資一種東西,然后獲得高額回報。但是,龐茲故意把這個計劃弄得非常復雜,讓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世界經濟體系一片混亂,龐茲便利用了這種混亂。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便可以賺錢。國家之間由于政策、匯率等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普通人一般確實不容易搞清楚。
其實,只要懂一點金融知識,專家都會指出,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賺錢。然而龐茲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 另一方面則設置了巨大的誘餌,他宣稱,所有的投資,在 45 天之內都可以獲得 50% 的回報。而且他還給人們 " 眼見為實 " 的證據:最初的一批 " 投資者 " 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龐茲所承諾的回報,于是后面的 " 投資者 " 大量跟進。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差不多有 4 萬名波士頓市民,傻子一樣變成龐茲賺錢計劃的投資者,而且大部分是懷抱發財夢想的窮人,龐茲共收到約 1500 萬美元的小額投資,平均每人 " 投資 " 幾百美元。當時的龐茲被一些愚昧的美國人稱為與哥倫布、馬爾孔尼(無線電發明者)齊名的最偉大的三個意大利人之一,因為他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 " 發現了錢 "。龐茲住上了有 20 個房間的別墅,買了 100 多套昂貴的西裝,并配上專門的皮鞋,擁有數十根鑲金的拐杖,還給他的妻子購買了無數昂貴的首飾,連他的煙斗都鑲嵌著鉆石。當某個金融專家揭露龐茲的投資騙術時,龐茲還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反駁金融專家,說金融專家什么都不懂。
1920 年 8 月,龐茲破產了。他所收到的錢,按照他的許諾,可以購買幾億張歐洲郵政票據,事實上他只買過兩張。此后," 龐茲騙局 " 成為一個專門名詞,意思是指用后來的 " 投資者 " 的錢,給前面的 " 投資者 "以回報。
查爾斯 ? 龐茲制造的 " 龐氏騙局 " 是 20 世紀最典型的騙局之一,后來的許多騙術都是從 " 龐氏騙局 " 衍生出來的。有媒體羅列出史上最膽大包天的騙局,提醒世人警惕金融詐騙。
彩票騙局
加拿大的有組織犯罪團伙給一些英國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電話,告訴他們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獎,而要兌獎,必須先繳納一定數額的手續費。盡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國人上當,有人甚至被騙走 4 萬英鎊。(這種騙局在中國也曾盛行,甚至好多普通家庭的大學生都會上當)
傳銷詐騙
2011 年一個名為 " 女人授權給女人 " 的金字塔傳銷詐騙案成為世界報紙重點報道的對象,這一詐騙案席卷整個英國,令許多英國婦女遭受巨大損失。這一騙局采取繳納入會費的方式,鼓勵女性投資,許諾投資3000 英鎊就可以得到 2.4 萬英鎊的回報,還竭力從會員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聯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 3000 英鎊的入會費。
419 詐騙案
你是否收到過一封英文電子郵件,寫信人自稱是尼日利亞政府某高官的家人,因政變或貪污行為暴露,其銀行賬戶被凍結,需要有人幫助才能將數千萬美元轉移出來,然后要求你提供資金以及銀行賬號的細節,幫助他們轉移這筆資金,并許諾給你豐厚的回報,但實際上他們會取空你的賬戶。據調查,尼日利亞騙子每年在網上行騙錢財達 4000 萬美元。
連環信
戴夫 ? 羅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連環信的始作俑者。20 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連環信從郵局發出,連環信的標題是 " 快速賺錢 ",信中要求收信人將一定數額的錢寄到信中列出的幾個名字名下,然后將這封信復制寄到其他地址。連環信中許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用小投資賺大錢,在 60 天內就能賺到 4 萬英鎊。戴夫 ? 羅斯是否真有其人,誰也無從知曉。
克洛斯
巴洛 ? 克洛斯騙局是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騙局之一。20 世紀 80 年代, 巴洛 ? 克洛斯公司吸收了 1.8萬位私人投資者的資金,這些受騙者都認為自己投資的是沒有風險的政府債券。實際上,大筆資金進入了公司的創始人彼得 ? 克洛斯的私人賬戶,他把這筆錢用來購買私人飛機、豪華汽車、豪宅和豪華游艇,過著奢侈的生活,直到被揭發出來,鋃鐺入獄。
騙局的共性特征
各種各樣的 " 龐氏騙局 " 雖然五花八門,千變萬化,但本質上都具有自 " 老祖宗 " 龐齊身上沿襲的一脈相承的共性特征。
低風險、高回報的反投資規律
眾所周知,風險與回報成正比乃投資鐵律," 龐氏騙局 " 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騙子們往往以較高的回報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而從不強調投資的風險因素。各類案件的回報率可能存在差異,有些高得離譜,如龐氏許諾的投資在 45 天之內都可以獲得 50% 的回報,有些則屬于穩健的超?;貓?,如麥道夫每年向客戶保證回報只有約 10%,但他非常強調 " 投資必賺,絕無虧損 "。但無論如何,騙子們總是力圖設計出遠高于市場平均回報的投資路徑,而絕不揭示或強調投資的風險因素。
拆東墻、補西墻的資金騰挪回補特征
由于根本無法實現承諾的投資回報,因此對于老客戶的投資回報,只能依靠新客戶的加入或其他融資安排來實現。這對 " 龐氏騙局 " 的資金流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因此,騙子們總是力圖擴大客戶的范圍,拓寬吸收資金的規模,以獲得資金騰挪回補的足夠空間。大多數騙子從不拒絕新增資金的加入,因為蛋糕做大了,不僅攫取的利益更為可觀,而且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大為降低,騙局持續的時間可大大延長。
投資訣竅的不可知和不可復制性
騙子們竭力渲染投資的神秘性,將投資訣竅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 " 天才 " 或 " 專家 " 形象。實際上,由于缺乏真實投資和生產的支持,騙子們根本沒有可供仔細推敲的 " 生財之道 ",所以盡量保持投資的神秘性,宣揚投資的不可復制性是其避免外界質疑的有效招術之一。當年《波士頓環球時報》的記者曾經撰文揭露龐齊的騙局,卻被龐齊以 " 不懂金融投資 " 為由加以批駁。
投資的反周期性特征
" 龐氏騙局 " 的投資項目似乎永遠不受投資周期的影響,無論是與生產相關的實業投資,還是與市場行情相關的金融投資,投資項目似乎總是穩賺不賠。萬畝大造林計劃仿佛從不受氣候、環境、地理因素的影響,麥道夫在華爾街的對沖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數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這些投資項目總是呈現出違反投資周期的反規律特征。
投資者結構的金字塔特征
為了支付先加入投資者的高額回報," 龐氏騙局 " 必須不斷地發展下線,通過利誘、勸說、親情、人脈等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從而形成 " 金字塔 " 式的投資者結構。塔尖的少數知情者通過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參與者而謀利。即便是高深莫測的納斯達克前董事會主席麥道夫也免不了拉攏下線的俗套,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發展 " 下線 ",有的人因成功 " 引資 " 而獲取傭金," 下線 " 又發展新 " 下線 ",滾雪球式的壯大為 " 金字塔 " 結構。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向日葵畫在青少年房間應該,掛在東墻還是西墻好》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