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E 投資的邏輯
「比如以色列的面積很小,就不能投資源主導型的項目,所以以色列會產生創業創新型的項目比較多。」
宏觀經濟中,我們要重視經濟周期。比如我們要判斷在 2012 年前后,我們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在哪里。
一般經濟學家將經濟周期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循環往復。其實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會被人為操控的,越是眾多人參與的事情,規律越會發生作用。
常見的經濟周期:好的投資往往都是踏準了一波浪潮,是要帶動經濟浪潮發展的。
「比如看人口,我們能分析出哪些行業適合投。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從 1950 年的正金字塔到 2000 年逐步平滑;2050 年趨向倒三角,其中有意思的趨勢表明 70 歲以上的女性會越來越多。」
這意味著一定要發展機器人產業、醫療服務、健康,總之和老年人產業相關的都要發展起來,意味著中國未來男女比例可能會失衡。
二.行業邏輯
把美國和日本放在一起做比較。
美國的特點有三個:
▌第一是注重創新
我發現美國用的互聯網方式與中國不同:美國人是用互聯網把能解決問題的人聚在一起,讓問題高效解決;中國是用互聯網改變商業,把賺錢的生意變得更簡單。
所以美國的創新公司很多都是小公司,視野、創意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但我對中國,特別是 80、90 后的發展是有信心的。因為我們剛滿足溫飽沒有幾天,所以賺錢的事情對我們太重要了。
比如 60 后,還體驗過吃不飽的日子,而現在他們還是消費和企業管理的主流人群,所以要允許老一代企業家做些直接和錢相關的事情。80 和 90 后生活在非常好的環境下,他們有機會思考如何改變世界,有更高的視野。中國的未來在他們身上。
▌第二是資源稟賦
我踏上美國土地的感覺是:這里就像個少女。很多自然資源還深藏地下,處于沒有被開發,年輕有活力的狀態。但與之相比中國很多自然資源已經被過度開發了。
▌第三是全球視野
近代美國一直是全球強國,所以培養了他們的全球視野。中國人創業很多人沒有這樣的視野,現在也開始有了。
美國天使和風險投資比較成熟,正因為有創新、資源和全球視野的組合,所以很多早期的天使投資才如此蓬勃,包括馬斯克可以做國家航天局要做的事情。
對比日本,先天資源不如美國,土地面積小人口老齡化,但醫療服務、養老很發達。我們的養老社區就是在和日本學,未來中國的大健康和養老、醫療服務很可能會和日本很像。
亞洲人比較壓抑,所以日本的文化產業,包括電影、電視劇、動漫很發達。中國也是如此,有閑人,也有壓抑的情緒,所以文化創意產業也有前景。
中國現在正在從工業化向后工業時代轉型,制度紅利、資源紅利、人口紅利驅動變成技術、資本、市場和全球驅動。
對于制度紅利做一下說明。
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紅利,現在制度紅利能否延續取決于政府是否想得通。醫療、教育、銀行、航空、基礎設施這些領域如果被釋放,充分市場化,還有一波政策制度紅利會被釋放出來。現在是不知道,但是有機會。政府的決心和力度還需要觀察。
中國會不會進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在美國問過一位獲過諾獎的經濟學家。他的答案是不會。取決于兩點:一是尚未釋放的制度紅利;二是經濟增長的方式。比如依賴房地產等資源導向的模式要下大力氣改變。
技術驅動:
我想說明下中國的復制模仿的問題,這是個發展階段的問題,模仿也是最快的學習。日本德國也是要走過這條路的。
市場驅動:
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歐洲、日本、韓國二線品牌現在都想進入中國市場,影響力很大。
資本驅動:
中國國內民間錢是不缺的,我們的課題應該是資本與轉型如何結合?當具有更高視野的時候,做到世界領先程度的企業,應該去嘗試做全球化布局。一定要去做,即使交點學費。全球化布局是必然趨勢。中國一定不會永遠把制造業放在國內,成本會越來越高。未來要么制造業會離市場更近,要么會選擇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另外,把資產放在海外一部分,也是個避險工具。
三.PE 選行業的指標:
▌市場容量:一般投資一個行業,市場容量一般在 100 億左右,如果行業要出一家上市公司,至少市場容量 30 個億起步。
▌市場增長率:要明確行業增長處在哪個階段。階段不同,成長力不同,投資策略也會各不相同。
▌市場競爭格局:市場中有多個競爭者,那就是指數增長行業,如果是僅此一家,那就是技術創新型的行業。
我想先講下對未來的展望,再回到最現實的消費領域。吳軍的《浪潮之巔》,推薦大家看。對于浪潮解釋得很到位。
浪潮的定義有三點很重要:
1.不可逆轉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
2.革命的顛覆式的機會;
3.持續時間長達二十年以上。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互聯網、大數據都是如此,接下來的浪潮就是大數據。硅谷的代表就是谷歌,中國的百度。
大數據不等于大量數據,但首先是體量大,其次是數據類型要素多,再次是價值密度低,最后是數據處理快速。
大數據帶來的變化是機器智能,未來所有公司都應該是大數據公司。
在劉強東和吳曉波的節目中,劉強東提到京東從下單到拿到手最快可以做到 7 分鐘,就是用大數據。因為依靠數據積累我就知道小區周邊應該會有人下單,這樣可以在周邊倉儲相應的產品,下單后就可以第一時間送達。本質是靠數據分析得出結論而不是靠邏輯推理。
在百度知道中,有 7700 萬條關于吃有關的問題,根據哪個地區熱搜哪些詞,就可以做出吃貨地圖。比如肉夾饃、涼皮就在陜西。
原來做民意測驗,需要人工收集數據,現在是根據上網習慣做出的大數據預測,信度更高,更簡便,更準確。
人工智能的核心也是數據分析而非經驗分析。其實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最大差異是人類有邏輯分析和判斷,機器計算是黑匣子,沒有中間過程。
現在的機器智能是單一化智能,比如掃地機器人。我們想象的機器人可能是阿童木這樣的人形機器人。但實際上可能是非人形的,比如無人駕駛。
醫生、律師、司機、快遞員這些某一細分領域,機器是會比人強的。但人類的想象力和邏輯思考能力還是很難被機器替代。綜合性的人工智能現在還處在研究階段,單一化智能是,我建議大家如果關注人工智能領域去投可以主要考慮的。
四.新消費趨勢:
▌趨勢一:品牌時代到來。基本生活消費品過剩,代表個性化生活方式的品牌更加凸顯;
▌趨勢二:O2O 的融合,表現就是線上主動擁抱線下,比如阿里投入 283 億攜手蘇寧云商;
▌趨勢三:品類銷售向生活方式銷售轉變。比如誠品書店,場景化而不是生活品味化的消費。去到場景不是為了滿足生活需求,而是場景本身生活化。
▌趨勢四:從物質消費上升到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費。比如馬拉松、電影消費的上漲。
經濟發展開始從短缺經濟到追求生活品質。服務中產階級即輕奢消費群體的理念開始涌現。
這是與重度奢華相比較的,原先奢侈品消費的是豪車、房子和高端奢侈品牌,但這些奢侈品牌需要時間的積累。所以中國會從中產階級,有品位、有情感、有創意的輕奢消費開始崛起。
我們在消費領域的投資邏輯就是以輕奢消費為主,包括新生活方式的消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用產業布局的方式投項目。當行業有相關性,消費有共同目標人群時,投的項目介紹彼此認識,自然而然就會有合作。
▌經濟轉型中的新面孔:
我們認為傳統經濟也是有機會的,如果完全轉成消費主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的產業結構不完整,歐洲的危機可能會出現在我們身上。美國也在講制造業的回歸,特朗普的異軍突起也是迎合了美國藍領工人的喜好。
但做制造業投資,需要站在一艘前進的船上。比如行業自然增長 20%,你自然也能增長 20%,只是你如果聰明一點,能做到 25%。但如果你站在一艘不動甚至后退的船上,可能很辛苦都沒法做到 5%。
一個企業家,選擇了什么行業,有的時候可能是有命數的。
我遇到過一家傳統企業,有 30 億的年銷售額,也很辛苦地做并購,做全球化布局,但凈利潤 1 個億就很好了。另一家做醫療器械銷售的,年銷售額 3.8 億,但利潤就有 1.2 億,兩家對比,企業家的辛苦程度是沒法比的。但放在資本市場上議價能力也是不同的,這就是站在了不同的船上。雖然傳統企業的領導者可能更努力,管理能力更強,但站的船選錯了也很可惜。所以做制造業投資布局,就是要選擇那些未來依然有增長動力的領域。
▌新材料:
這是制造業下一輪很關鍵的增長點。傳統制造業大部分做得好的都是加工制造業,比如大部分汽車部件是中國制造的,但原材料大部分進口。制造業發展是從加工到模具再到設計,但最重要最難得是原材料、新材料。新材料領域的優勢建立才能標志中國成為制造業強國。
▌醫療器械:
我覺得醫療器械是以制造業為基礎的行業,和大健康這樣的新經濟類型不是太相同。這個領域中國近 20 年復合增長率 21.3%,世界也有 20% 左右。在全球經濟最不好時候,這個領域也是逆周期增長的,空間很大。醫療器械行業是有細分的,有一部分可以做成長期投資,一部分只能做成熟期投資。劃分的標準是可以看我國的進出口數據,這個細分領域是貿易順差還是逆差,成長期的如光學射線儀器、內窺鏡,我們還需要進口,我們做的就是進口替代的機會。
▌醫療服務:
就民營投資機構本身而言,不要投綜合醫院,可以投專科醫院和連鎖醫院,如美容、中醫這樣的連鎖機構,骨科、婦科這樣的專科醫院。
另一種醫療服務就是 O2O 類的。未來會出現專業的醫療信息搜索平臺。
醫療服務本身的痛點有很多。但移動醫療和遠程診斷方面還有諸如多點執業(法規)、電子病歷(數據)和醫療系統的障礙。
我的建議是可以考慮投資醫療資源獨立化這個領域。過去好醫生只能歸屬于一個醫院。未來會出現更多比如張強醫生集團這樣的機構,醫院將變成一個場所,而醫生成為獨立的資源。醫生可以到更多地方做手術,不會形成現在好醫院永遠人滿為患的局面。
五.風險控制:
▌股權結構
新經濟創業的企業,股權大部分都是分散的。所以投新經濟時我們會注重是否創業者會分散股權,但是管理層還是要保持一些股權。比如萬科,主要就是股權問題沒有解決好,管理層股權過低也是有問題的。
▌歷史沿革
主要出現在成熟項目投資中。比如國有股轉讓、假外資的問題。早期項目沒有這樣的問題。
▌團隊背景
最重要一點是團隊要統一價值觀。有的項目看起來團隊結構非常好,能力強,但整個團隊在之前沒有共事過,價值觀如果不一致,當企業遇到一點困難時,就會有爭議。所以做早期投資,不能過于簡單看表面,必須和創業團隊每個核心成員聊天,感受他們對企業發展理念和價值觀基本判斷的默契程度。
▌行業地位
比如市場占有率很高,但行業利潤很低,那也不太值得投資;比如品牌溢價能力,如果只能拼價格,品牌溢價是無法體現的。
再比如上游要求現款現付,下游又是先貨后款,現金流就會非常緊張。對于現金流比較緊張的企業,我們向來是比較謹慎的。對于傳統企業,我們會關注現金流,關注大股東占款。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NMPA醫療器械注冊證分為幾種類型,有什么區別?》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