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派及其失敗原因
企圖彌補“基本價值理論”的不足和缺陷的是技術分析派。基本分析是通過研究影響證券在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的基本因素,來確定證券的內在價值,并根據供求平衡規律判斷市場走勢;而技術分析則是根據證券市場的歷史數據,來預測證券價格狀況和收益能力。
技術分析有四大要素:價、量、時、空。成交價和成交量是市場行為最基本的表現。技術分析的主要理論有:道氏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江恩理論、亞當理論等。技術分析方法是指使用價格圖表、交易量和其他市場指標尋找價值低估或高估的資產及最佳買賣時機。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基于三大假設:1.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影響股票價格的每一個因素都反映在市場行為中;2.價格總是按照某種趨勢運動,即股票價格的變動是按一定規律進行的,股價有保持原來方向運動的慣性,而趨勢會持續下去,直至出現情況改變這種供求平衡為止;3.歷史會重演,即市場價格的波動的歷史是會再現的,過去的價格走勢可以用來預測未來。
近幾十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使各種分析和預測理論得以和統計學、信息技術等緊密結合,使證券分析向數量化、技術化、復雜化方向發展,并出現了混沌理論、神經元網絡、人工智能等方法。各種研究更多集中于股價運動規律,誰找到了這個規律,誰就發現了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奧尼爾是成功地把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兩種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應用于投資實踐,取得極大成功的投資家。他指出,如果只靠基本分析,而忽視了股票的市場行為,是難以取得好的投資績效的。
但市場對技術分析派褒貶不一。根據隨機行走理論,技術分析方法是毫無價值的,“技術分析的科學性完全類似于占星術”。只有當技術分析方法能獲得能高于市場平均收益時,它才被認為是有效的,但迄今為止,沒有一種技術分析方法能始終如一地經受住考驗。
技術分析派的缺陷是將市場價格的波動看成是簡單的歷史重演,以及機械性地重復。過去的價格走勢對未來股票的價格走勢有很大的參照性,但不能簡單地用來預測未來。因為任何技術參數都只是反映了股市昨天的動態和歷史的紀實,而后市行情則是基于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市場、人氣、企業的綜合要素而變化,尤其是市場對明天的預測,常常影響股市走向。任何技術參數都無法預知還未發生的外部環境和國家政策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常常使行情趨勢發生戲劇性變化,甚至發生逆轉。
“價量時空”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忠實地反映了市場行為,涵蓋了一切信息和影響股價變化的諸多要素,但卻反映不出市場心氣度的變化,而市場心氣度是股市的靈魂。在不同的環境下,社會的市場心氣度是不相同的,它們對行情趨勢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同時技術分析派只是被動地根據市場變化來分析行情走勢,卻不能解釋股價形成機理及市場的非理性變化等。
在常態下,技術分析確實能超越其他方法,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依據“價量時空”這4大要素,投資者能比較準確地預測和把握行情趨勢。但當市場發生突變,即企業基本面、資金鏈、外部環境和國家政策以及市場心氣度等發生突變時,行情趨勢會發生反常態變化,在極端的場合會出現超“價量時空”和逆“價量時空”現象。此時技術分析法便會失靈,甚至出現誤判,招致投資失敗,損失加大。
所謂超“價量時空”現象,即按常態分析應該到頭的行情繼續上沖;所謂逆“價量時空”現象,即按常態分析應當繼續上升的行情突然掉頭向下。在這兩種情況下出現的誤判,對于現貨交易來說,損失還不會很大,但對于信用交易來說,損失就會很大,甚至是致命打擊。在國外,許多技術分析高手都是在這種市場突變的情況下招致慘敗。
技術分析派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認死理,不顧一切地迷信各種技術指標,或者是自己認定的某些指標和參數,對技術分析過于自信。殊不知任何技術指標和參數只有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背景下才會有效,才會發揮出威力。一些所謂的行家高手甚至利用股民的這些心理,編制出各種操盤應用軟件在市場上出售,謀取利益。也有朋友勸我不要老是從理論上研究股市機理,去研究和編制類似的應用軟件,但我始終認為,這是股市的歪門邪道。
試想如果這些應用軟件能幫助人們輕易賺錢,那么工人不用那么辛苦做工,農民也用不著拼命種地了,大家買個操作軟件,按軟件發出的買賣信號輕松賺錢,多快樂。
國外甚至有更先進的技術,連股票買賣指令都由計數機事先設定好,投資者什么也不用管,到時收錢就是了。我在日本時就聽說有不少人用這種方法玩股票,卻從沒聽說有一個人賺錢的。
股市,殘忍的零和戰場,陰陽交錯,牛熊轉換。
散戶,孤獨的資本戰士,追漲殺跌,心力交瘁。
累了嗎?
你需要一個燃性的家,一群能保護你后背的戰友!
登錄阿牛網(https://www.aniu.tv/),
關注微信公眾號點掌??停╠ianzhangniuke)
讓你的投資之路不再獨行!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原理、應用與操作詳解》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