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萬富豪守護神是什么?是佛像,一個具有神奇力量和守護平安陪在身旁的神
下面看一下佛像的介紹,
鎏金佛像
鎏金佛像泛指一切以金屬為質地的佛教造像,材質可以是純金、紅銅、黃銅、青銅、鐵、銀等,但一般特別指鎏金的銅佛像。金色是鎏金佛像為彰顯光耀燦爛的神性所不可或缺的,因過于珍貴,鮮有純金佛像,絕大多數以汞鍍金在銅佛表面貼金。鎏金佛像始于兩漢,盛于隋唐,一直延續至明清,跨度兩千多年
利用水銀加溫黃金,便其熔化,并涂抹至銅佛像表面,再經過高溫返原,得出的帶金質的銅佛像叫鎏金佛像。
佛教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佛像藝術亦隨之傳來。最早期的佛造像多見于石雕石刻,隨著佛教的興盛,鎏金佛像開始出現。大多形體小而精致,便以攜帶供奉于佛寺和佛龕,或納藏于佛塔地宮之中。正史中首次有明確鎏金佛像記載的,見《三國志》,“笮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國因絲綢之路得風氣之先,所以佛教較南方東晉更為昌盛。這一時期,佛像大量制作,人們將信仰和寄托融入了各種材質各種形式的佛像之中。目前中國現存最早的有明確記年的鎏金佛像實物就出自后趙建武四年(338年),現藏于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南北朝時期,我國佛教進入了全面發展時期,佛像藝術在新的時代風氣影響下也進入了空前的發展階段,這時鎏金佛像也流行起來。隋唐時期,佛像藝術隨著國家的統一,政治、經濟的強大和佛教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趨于外來模式和手法,而是向著個性化、理想化的新型模式發展,呈現出嶄新的時代風貌。五代兩宋時期,佛教藝術開始走向世俗化,佛像藝術中應有的神圣性和理想主義精神大大減弱,而世俗的現實性成分大大增加,佛像藝術帶著濃重的世俗審美特征。元代佛像藝術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藝術形式,即藏傳佛教造像藝術的傳入和影響。明代時,佛教藝術重新回歸到漢地傳統藝術風格獨立發展之路。到了清代,在康熙、乾隆的扶持下藏傳佛教再度大興,藏傳佛像藝術又重新占領內地藝術舞臺。
作為佛教的器物,鎏金佛像不僅具有宗教意義,一尊制作精美、紋飾絢麗的鎏金銅佛還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同時歷朝歷代的鎏金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藝特點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對于研究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市場回顧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鎏金佛像就引起了國際藏家的重視,進而帶動了國內收藏熱潮的興起。1989年11月,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尊明代鎏金彌勒佛像,以21萬多美元成交,獲得了國際收藏市場的注意。
上世紀90年代,海外各大拍賣公司逐年增加鎏鎏金佛像的拍賣數量和比例。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明代鎏金銅觀音以132萬港元成交;
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明代鎏金佛座像的成交價為220萬港元。
21世紀,鎏金佛像市場不斷攀升,收藏熱潮影響到國內。
2004年11月,香港佳士得的一尊明15世紀大威德明王鎏鎏金佛像,以1906.2萬港元成交,成為當時鎏鎏金佛像成交記錄中最高者。
2004年德國納高秋拍會上,一件明永樂銅鎏金四臂觀音菩薩坐像,以22萬歐元成交。 2004年,內地的佛像市場逐漸興起。澳門金沙秋拍,首次集中推出了111件佛像拍品,以82%的成交率、2712.9萬元的總成交額在中國佛像藝術品拍賣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中國嘉德的首場“尊崇之美——中國傳統佛像藝術品”專拍會,成交率為57.8%,成交額1288.8萬元,許多拍品的成交價都較起拍價格有30%至70%的升幅。獲得國內收藏界的普遍關注。
2005年,鎏金佛像市場再續輝煌。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鎏金銅道教靈寶天尊坐像成交價為95.4萬元。中國嘉德秋拍佛像拍賣專場中,一件明宣德銅鎏金金剛薩的成交價格為209萬元,另一件明代銅鎏金觀音菩薩以132萬元成交。
2006年,鎏金佛像市場繼續攀升。香港蘇富比秋拍推出“佛華普照——重要明初鎏銅佛收藏專場”,推出了英國古董商斯比爾曼(Speelman)數十載收藏的明永樂、宣德時期鎏金佛像,也是迄今水平最高的一次拍賣。最終成交率高達93%,總成交額為3.43億元,7尊佛像成交額超過千萬元,且5件刷新中國鎏金佛像的成交紀錄。其中一尊72.5厘米高的“大明永樂年施”款的鎏金釋迦牟尼座像以1.16億港元被內地收藏家竟得,刷新了銅佛的歷史成交紀錄,成為最貴的中國佛像。此次拍賣也被譽為托起中國佛像收藏進入精品化階段的重要杠桿,標志著中國鎏金佛像拍賣處于突飛猛進的階段,收藏者的鑒賞水平及價格的承受力在迅速提高。此次拍賣對內地佛像拍賣和收藏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匡時國際2006秋拍“般若光輝——古代佛教文物”專場成交總額高達達5898萬元。銅佛像的身價陡然竄升。
2007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了“菩提主義—鎏金佛像”專場,推出漢藏交融造像、清代宮廷造像、永宣宮廷造像以及高古佛像四個主題,108件拍品,成交率為78%,成交額7605.1萬元。四大主題都有高價,同時走高。崇源上海秋拍“法相莊嚴——明清鎏金佛像”專場的近百尊藏傳佛像和六尊明永樂佛像的成交率為75%,成交額為1984.1萬元。六尊明永樂佛像皆以201.6萬元的佳績并列專場頭把交椅。崇源抱趣秋拍的“雪域佛光”專場,12尊佛像全部成交,并取得了2443.8萬元港幣
主編平臺ID:jianghui789623←長按可復制
文/古玩經紀人蔣先生(為你的藏品免費鑒定評估)
聯系電話:15921933958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十二圓覺神像金剛藏菩薩神像、彌勒菩薩佛像、清靜慧菩薩神像》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