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3976361888@163.com
白延墟-福興廟
白延墟福興廟位于文昌市會文鎮白延村委會白延墟,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文革”時期遭受破壞,現已維修,該廟坐西北向東南,點地面積264平方米,由山門,拜亭,大殿和廂房等組成。
(一)大門。面闊三間進深十三檁,兩側有廊,明間山墻墻楣上彩繪山水風景圖。
(二)拜亭。位于大門與大殿之間,平面呈正方形,四根方形立柱,重檐琉璃瓦攢尖頂,頂中央罷寶葫蘆。
(三)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十三檁,硬山頂,前無墻,全為木門用隔扇,殿前有廊,龍頭形梁頭,殿內四根圓木立柱,輪軸形石柱礎,抬梁與穿斗式梁架結構,金瓜柱,脊檁下方盒形墊木,殿內供奉敕賜陳村正順柔惠夫人,敕賜南天閃電火雷圣娘,九天衛房圣母子孫娘娘等塑像。
(四)聚寶盆。殿前左右兩側各罷一座燒紙用的“聚寶盆”,高約1.5米,形似中間圓鼓,上下細的寶塔,盆頂塑一朵荷花,中央綴一圓珠,腹以下三個方孔,用以燒錢。
福興廟周圍均為民居,東為水泥路和商店,東北有一所小學。白延墟是一個商貿小墟,周圍村莊密集,人口較多。
據民國《文昌縣志-各鄉廟宇》記載:“忠英廟,在邑南五十里多尋圖白延市東,內祀關帝。順治十年,詹、施、李、嚴、蔡,葉、黃七姓同建。”未知隔壁此是有否有關。
本文摘自文昌縣志
↓↓↓ 點擊閱讀 感謝您閱讀今天的會文網資訊
傳承會文鄉土文化,留住鄉音,記住鄉愁,永續鄉情。鑄就會文燦爛文明的歷史文化。會文網在這向會文同鄉發出邀請,期待更多的會文同鄉把自已心中的鄉音習俗、先人歷史故事、家鄉風情、創業經歷、孩童校園往事等即將湮沒在歲月長河中的陳年往事用文字記錄下來,給我們會文網投稿。感謝會文同鄉一直以來對會文網的支持!
『文昌館』本地美食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太元圣母神像圖片子孫娘娘九天玄女圣母元君九天圣母樹脂雕塑》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