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典成人在观看线视频_嫩草成人影院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離岸轉手買賣”與“轉口貿易”--保稅區轉口貿易報關詳解視頻

“離岸轉手買賣”與“轉口貿易”--保稅區轉口貿易報關詳解視頻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今天多少中間價 2025-07-19 電腦 2 次瀏覽 0個評論

  

  合肥港

  建設高層次承載平臺,是推動開放升級的新紅利。近年來,我市全速建設“八大平臺”,構建集水陸空鐵及跨境電商為一體的立體化對外開放承載體系,夯實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基礎,使合肥成為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牽手絲綢之路的內陸開放新高地。據統計,“十二五”前四年,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10年末的99.6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200.9億美元,年均增幅19%。

  合肥港:邁向“江淮航運中心”

  合肥港揚帆“通江達海”。合肥水運發展正呈現勃勃生機,在內陸港口中的實力地位正快速提升。合肥水運正立足打通“水上高速”,以水運的大發展支撐合肥經濟騰飛。

  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坐落于合肥市包河經濟開發區南淝河右岸,有著良好的公路與水路集疏運條件。作為省會經濟圈唯一對外開放的集裝箱碼頭,除能滿足本地外貿企業物流需求之外,還輻射至六安、淮南、阜陽以及豫東南地區,港口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港口現已建成7個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泊位,設計年集裝箱吞吐能力60萬TEU、件雜貨吞吐能力150萬噸,配套建設港口物流園區、海關國檢聯檢大樓。港口現有堆場面積近40萬平方米,倉庫面積近2萬平方米,配備各類專業集裝箱及物流作業設備,可為客戶提供集裝箱及件雜貨的裝卸、堆存、倉儲、拆裝箱、運輸等一系列港口物流相關服務。

  在合肥海關、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肥地方海事局等相關口岸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合肥港通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預計2015年合肥本地通關箱量可突破3萬標箱,占港口總外貿箱量近40%,外貿企業選擇本地化通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合肥港現已開通“合肥—南京”、“合肥—蕪湖”、“合肥—太倉”三條集裝箱班輪航線,平均每天超過5班航次,引進近十家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在合肥港設立還箱點,引進貨代公司、集卡運輸公司近50家入駐港口辦公。港口物流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內陸港:開辟“新絲路”助合肥融入“一帶一路”

  古老的絲綢之路,搭建了一座亞歐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梁。今天的“合新歐”踏著“一帶一路”的號角,開辟了一條“新絲綢之路”——鐵路大通道,將合肥與亞歐經貿發展緊緊相連,推動了兩地經貿的快速發展。

  “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是由安徽新亞歐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營管理,現已開通中亞、中歐兩條國際鐵路線路。中亞班列的鐵路線路:從合肥-阿拉山口-阿拉木圖,運輸時間8天、運輸距離4906公里。每月兩班常態運行,發車時間為每月的10日和25日,主要出口貨物為家電、汽車、合成革、機械設備、化工原料等產品。中亞班列穩定、有序運行,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中歐班列的鐵路線路:從合肥-阿拉山口-多斯特克-莫斯科-馬拉舍維奇-華沙-漢堡,穿越歐亞腹地,直奔德國漢堡,運輸時間約14~16天、運輸距離約10600公里。每月開行一列,2015年計劃發運五列。2015年6月26日至10月30日,合肥至德國漢堡國際貨運班列已發運6列,貨源半徑輻射至安徽省外的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

  “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運行是安徽省、合肥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首創,已成為安徽省、合肥市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

  空港進境指定口岸——打造安徽指定口岸高地

  指定口岸是一個地區開放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4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同意設立空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一舉改寫安徽省無指定口岸國家級功能平臺的歷史。2015年8月,安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同意建設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空港指定口岸的申報建設,將完善新橋國際機場口岸功能,促進外貿、消費和物流業發展,有力支撐合肥市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空港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坐落于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內,緊鄰新橋國際機場貨運區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占地面積約10畝,項目總投資約3500萬元,主要建設暫扣冷藏庫、冷凍庫、實驗室、查驗場等設施。目前,該工程已實現結構封頂,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和檢驗檢疫設備安裝調試,計劃2015年底竣工交付。2015年12月10日,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分別與省國檢機場辦事處、合肥百大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經開建投公司與百大周谷堆公司簽署租賃協議。根據合作協議,百大集團周谷堆公司將牽手指定口岸,負責空港指定口岸運營。根據工作計劃,合肥經開區將加強與國檢、百大集團的溝通協作,加快工程收尾,謀劃口岸運營,計劃2016年初啟動驗收工作,2016年上半年正式開檢運行,早日讓合肥市民在家門口坐享新鮮便宜的進口水果和冰鮮水產品。

  在水果、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健康運行的基礎上,合肥經開區計劃再申建食用水生動物類、進口藥品等口岸,致力于將合肥空港打造成安徽口岸門類最多、檢驗最便捷、最具成本優勢的口岸高地。

  跨境電子商務港——實現外貿轉型升級

  如果說開園4個月獲得全國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命名,15個月獲得全國唯一“中國呼叫中心專業示范園區”稱號,創造了“合肥速度”,那么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建設又開啟一個全新的“合肥速度”。

  便捷:全省唯一跨境通關平臺+國際郵件互換局

  蜀山跨境電商園已建成全省唯一海關通關監管區、海關總署通關服務平臺;全省唯一國際郵件互換局即將獲批,實現合肥對美國、日本、法國、韓國、英國、俄羅斯等10個主要跨境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國際郵件總包直封,時間將較以往加快2~3個工作日;建成全國領先的智能監管“云倉”系統,建立了集貨倉及二維碼信用快速通關模式,未來還將建成跨境電商基礎及公共服務平臺,逐步完善跨境電商基礎生態圈,從而進一步促進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外貿出口額的增長。

  申報:中部地區首個“國字號”跨境綜試區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蜀山跨境電商園主動拉高標桿,積極申報全國第二批“國字號”跨境綜試區。

  按照規劃,中國合肥(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擬依托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以快件、郵件兩大方式為物流支撐,構建集通關、結匯、退稅等政府服務職能,電子支付與信貸等金融服務職能,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職能,廣告、代理等商業服務職能等于一體的、全方位、高水準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體系。經過3~5年的改革創新試驗,力爭把蜀山電商綜試區建成政策到位、渠道通暢、技術先進、功能完善、協同高效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平臺,形成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跨境貿易集散中心。

  布局:中部地區最大跨境電商進口門戶

  在實現了“賣全球”的目標后,這里還將打造占地約70畝,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億元的進口商品O2O展示體驗中心、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未來,跨境電商進口貿易將朝著千億營業額的規模邁進,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跨境電商進口門戶。

  合肥綜合保稅區——國家級方陣又一塊“金字招牌”

  合肥綜合保稅區是全省第一個綜合保稅區, 6月29日正式封關運行。合肥綜合保稅區選址于新站區核心地段,定位以保稅加工、保稅貿易、保稅物流等相關業務為主。

  落戶于合肥綜保區內的力晶12吋晶圓生產基地項目于10月20日開工建設。該項目的落戶不僅是合肥綜合保稅區的首個百億元項目,也意味著我省高端晶圓制造實現“零突破”,合肥已成為大陸首批擁有12吋晶圓制造企業的城市之一。此外,徽商銀行生產數據中心項目已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正在進行開工前準備。晶圓凸塊封裝項目、半導體驅動IC封裝測試項目等已簽署框架協議,即將開工。廣達合肥制造城、智能穿戴產品生產基地、澳洲產業園、太陽能電池組件、液晶整機及面板模組生產線等項目正在深入洽談。同時合肥綜合保稅區4棟標準化廠房、2棟公共保稅倉庫正在進行施工,預計明年6月份投入使用。

  封關運行五個月以來,合肥綜合保稅區共辦理進出口報關單1905份,監管進出口額2.42億美元,貿易進出口額1125萬美元。

  合肥綜保區還將規劃建設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8年投入使用。屆時,法國的紅酒、澳洲的龍蝦、荷蘭的奶粉、比利時的巧克力就在我們身邊,進口高檔汽車您隨時都能開出。同時展示交易中心內,還將結合合肥市的國外友好城市打造“友城館”,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環游世界。

  合肥出口加工區——躋身全國出口加工區第一方陣

  出口加工區排名是以進出口額論英雄。合肥出口加工區位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港工業園內, 2012年8月21日正式封閉監管和開關運作。如今,合肥已經邁入全國出口加工區第一方陣。

  經過兩年多的成長與發展,2014年合肥出口加工區以45.57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位居全國50個出口加工區中第六名,在中西部加工區中排名第二,較2013年前進了7個名次,書寫了內陸出口加工區發展的奇跡,并顯示出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此外,在龍頭企業聯寶電子的強勢帶動下,合肥出口加工區的電子產業從無到有,迅速成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方向,并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中大尺寸智能設備制造基地。

  2015年,合肥出口加工區保稅倉庫在加工區內正式運營,提高加工區的輻射和帶動能力。與此同時,為使自貿區紅利惠及更多百姓,合肥經開區正著手打造安徽空港保稅展示交易中心項目,旨在以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建設為突破口,推動加工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水果及冰鮮進境指定口岸實現區域聯動發展,立足合肥,覆蓋全省,將其打造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買全球、賣全球”的保稅展示交易中心。

  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空港經濟振翅欲飛的助推器

“離岸轉手買賣”與“轉口貿易”--保稅區轉口貿易報關詳解視頻

  為完善新橋國際機場保稅物流功能,大力發展空運進出口和跨境電子商務,提升合肥對外開放水平,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我市正在打造的八大開放平臺之一。

  該項目緊鄰新橋國際機場貨運區和空港進境指定口岸。項目占地175畝,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該項目計劃2017年6月竣工交付,爭取2016年海關總署等四部委會簽審批,2017年底前正式驗收運行。

  目前,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與寶龍達、中外運、海晨物流等企業達成了入駐使用意向性協議。下一步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將復制推廣海關監管服務制度及檢驗檢疫改革試點經驗。另外,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還將爭取省市建立航空貨運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增開國際國內貨運航線;引進基地航空公司,增開加密客貨運航線,助推新橋機場運力穩步提升。此外還將完善海關監管、退稅、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等支撐服務,拓展國際配送、國內分撥、簡單加工、展示展銷及轉口貿易等業務,推動出口加工區、指定口岸、合肥航空港等開放平臺聯動融合發展。不僅如此,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也將吸引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駐場運營,全面引入上海自貿區“保稅展示交易、境內外維修、融資租賃、保稅期貨交割”新型業態,復制推廣“保稅集貨”模式,在空港示范區謀劃建設安徽最大保稅展示交易中心。

  建設中的合肥市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中心

  “合肥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中心”位于濱湖新區要素大市場內C區。

  隨著合肥市近年來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市出國勞務人員的數量也明顯增加。“2015年1~11月份累計外派勞務5205人,占全省55%;月末在外人數13397人,同比上升6%,占全省58%。”

  我市對外勞務合作的較快發展,已成為推動縣域地方經濟的又一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市具有外派勞務資質的企業和項目下外派勞務的企業共計有66家,其中純外派勞務企業18家。

“離岸轉手買賣”與“轉口貿易”--保稅區轉口貿易報關詳解視頻

  為完善外派勞務市場,擴大對外勞務合作,我市決定建立合肥市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該服務平臺是為全市所有對外勞務經營活動的各類企業、中介機構和出國務工人員提供合法的正規場所,為勞務人員和外派企業提供對接服務。

  服務平臺是集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促進、保障、規范和管理為一體的市級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市編辦今年1月批復同意成立“合肥市對外勞務合作服務中心”。目前該中心裝修工程已全面完成、有關服務平臺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等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2016年將全面建成并投入正式使用。

  

  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

  

  合肥綜合保稅區

  

  “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

  

  合肥出口加工區

  

  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

  

  空港進境指定口岸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離岸轉手買賣”與“轉口貿易”--保稅區轉口貿易報關詳解視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發表評論

快捷回復: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2人圍觀)參與討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