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汕尾市集中警力整治無證無牌兩輪摩托車,民間的反應貶多于褒,罵多于贊。整治行動成為官方的一廂情愿。
一、無證無牌兩輪摩托車普及,是官場失職還是民間責承?
就汕尾市而言,以兩輪摩托車代步興起于上世紀70年代未,然后以銳不可擋的勢態進入千家萬戶。就象曾經可望不及的手表、手機、電腦到今天成為日常普遍物品一樣,兩輪摩托車取代自行車,為社會生活帶來極大方便,豐富和提升了生活水平,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
國產兩輪摩托車一時無法滿足社會的急劇需求。走私、組裝兩輪摩托車(廢舊洋車)曾經一度占據市場。城鄉二手兩輪摩托車的修配鋪如雨后春筍。地方政府曾經多次下氣力有效遏制兩輪摩托車走私。目前上路的兩輪摩托車有國產、合資、組裝、走私等幾種來源。
地方政府曾將走私、組裝的兩輪摩托車致于死地。陣風過后又死而復生。但從來沒有對無證無牌上路的兩輪摩托車痛下殺手,沒有認真、嚴格落實“持證、上牌”的措施,而是以寬容的態度聽之任之。目前上路的兩輪摩托車大都無證無牌。
國產、合資、走私、組裝等兩輪摩托車的公開買賣,公平交易,官方對此不置可否以及對兩輪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的默許。使兩輪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成為“合理合法”的普及。成就了民間追求新生活的渴望和時代的巨變。兩輪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是功還是罪?是功,誰來榮戴光環?是罪,誰是罪魁禍首?
二、是野蠻行政還是文明執法?
對于目前無證無牌兩輪摩托車已經普及的狀態,官方、民間至今仍沒有如何申辦牌證的共識。但官方已經將“嚴打”的槍口對準民間。連續不斷的“大戰役”有二個大特點:一是在交通要道設卡強行扣車;二是在商場、工廠的公共停車場公然搬車。從現場及網傳視頻可見,警方沒有發給“扣留條”,意味對無證無牌兩輪摩托車的整治,就是一律沒收!這種做法,是違法還是適法?必須探究。
第一、民間的兩輪摩托車,是公民合理合法取得的私有財產。現行法律哪一條規定官方可以隨便沒收公民合理合法的私有財產?
第二、停放在商場、工廠公共停車場的兩輪摩托車所有權人,基本上都是購物的公民、養家糊口的工人。是合法的社會活動。兩輪摩托車依約停放,不會對任何人帶來傷害。停放在公共停車場的兩輪摩托車,不是法律意義上涉嫌犯罪的作案工具。就算是涉嫌犯罪的作案工具,也要由法律界定后才可以執行設收。公安肆無忌憚地到公共停車場搬車,一律沒收,憑哪條法理?
第三、在公共停車場搬車,沒有所有權人在場。現場及網絡視頻,只見滿載而歸,不見登記造冊的跡象。又是憑什么法理依據?
第四、沒收行駛和停放的兩輪摩托車的唯一托詞,就是“無證無牌”。兩輪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屬于“違章違規”的民事行為。這種“違章違規”的普遍現象,是官民雙方都有責任的歷史遺留問題。可以用“補證補牌”的方式來糾正。社會上已有“先上車后補票”的公序良俗。一律沒收的做法公然侵犯了公民權和私有財產權。
三、是懶政還是勤政?
集中警力日夜奔波“抓摩托”,從形象上是勤政的異常表現。問題在于這種勤政能換來多少民心。
可以肯定地說,近段來沒收的兩輪摩托車,僅僅是“滄海一粟”。從現場及網傳視頻可以看到,兩輪摩托車被截扣,所有權人有的怒而砸車,有的憤而論理,有的放聲悲哭,更多的是無奈的咒罵。甚至出現據說是三輪車載貨謀生的殘疾人與警察拳腳相對的鏡頭。這些案例說明,這樣的勤政是讓千家萬戶惶惶不可終日。換來的是民情怨沸。這就令人想起幾年前被戲稱為“走日本”的那一場“三打兩建”。到頭來是將執政為民的初心再來一次大打折扣。
一律沒收的做法,是試圖一勞永逸徹底“禁摩”。說到底是懶政的典型。
兩輪摩托車無證無牌上路洶涌澎湃,官方的失誤、失職和長期的不作為難辭其咎。目前,無證無牌上路的兩輪摩托車全市估計有70多萬輛(以官方公布為準),如果要疏理分類,區別對待,逐步規范,引上正軌,則是要花費精力才能完成的復雜工程,這對于那些試圖將社會和百姓當作機器人,一抹按鍵就能整齊歸一的地方官員來說,無異是要命的營生。李克強總理曾就“禁摩”問題一針見血指出(2016年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光圖省事,“一禁了之,說難聽一點,這不就是懶政嘛”!
陳治贈 2017年3月29日
以上文章,謹代表個人觀點
供參考,如有失誤多多包涵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特斯拉Cybertruck在中國上路合法嗎??》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