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搞件大事情
聯手就會疑問了
洪洞特色美食上央視了
驚不驚喜
洪洞人都看過來
我們先來個小“測試”
洪洞縣
洪洞縣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隸屬于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山西省重點旅游縣,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同樣還是中國武術之鄉。
問我祖先在何處
山西洪洞大槐樹
祖先故里有名吃
人文底蘊重八席
↓↓↓
1重八席
洪洞民間,有一道久負盛名并延續之廣的傳統食譜,而這種飲食文化也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烙上了洪洞風土民情的深深烙印,那就是重八席。
洪洞以“大槐樹尋根祭祖”聞名天下
且不知洪洞的飲食文化底蘊也非常的濃厚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吃貨們都看過來吧
媽拖兒攤放在已搟好的白面面皮上,面上抹一層食油,折疊后用手輕輕撫平,再用刀分切成條塊狀,將兩頭捏緊后下鍋,炸熟后包皮呈淡金黃,芯子呈紅紫色。吃時香、酥、甜,極為可口。“媽脫兒”的形狀是兩根如面條一般的面劑子粘合在一起,表達人們不愿親情分離,希望親人永遠在一起!
趙城頭肉
是趙城一帶的特色風味名吃,其料只取豬的頭顱部位,蒸煮時,涂必要的調料外,不加任何食品色和面醬,其烹制方法,廚藝傳人秘不外傳。成品紅白鮮亮,油而不膩,香嫩可口,風味獨特,就餐時一盤頭肉就是一道上品下酒菜,也有專門以“豬耳朵”或豬舌(亦稱口條)拼盤的。
餑 糕
制作方法:將面用油攪勻和成,方置片刻,在油案上用手撕成小塊,稍捻薄,包上以韭菜、雞蛋、粉條為原料做成的餡,上油鏊用平匙摁薄,文火煎制,等兩面煎好,盛入盤中蘸醋趁熱而食,有的在面皮外再加裹一層蛋皮,味道更美。其特點是外酥里嫩,香味四溢,食用時嘴角流油。
趙城羊湯
相傳,成吉思汗逐鹿中原時,一次到達趙城地界,因軍糧不繼,便命伙夫將廢棄的羊下水淘凈切塊,入鍋煮熟供軍士食用,眾軍士自覺更有一番風味,當地人照樣煮制后,再根據當地的食飲習慣,加入蔥蒜調味,形成一道美味佳肴,從此便將這種小吃傳延下來。
洪洞蒸飯
以黍米(或江米)為主料經篩洗,涼水浸泡一夜后,用笊籬撈入鐵鼎、瓦鼎等特制蒸具內,一層米撒一層紅棗,一些地區還有加“金豆子”的習慣,裝畢,加蓋薰蒸。待半熟時,用開水澆淋,再繼續蒸,直至熟透,然后邊澆糖水邊用搟面杖通攪,使棗、米、豆子等均勻,食用時用小鍋鏟鏟入碗內即可,此物香甜可口,老少皆宜。
洪洞馓子
面和好搟薄(面要稍硬),切或壓制成面條狀,入鍋文火炸制,一般用以油茶或熬菜添加副料。
洪洞元宵
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霍泉水澆灌的糯米品質優良的緣故。據說,這種糯米曾與“沁州黃”小米共同被選為向皇帝進貢的物品。
洪洞甲魚
洪洞縣靠汾河一帶盛產甲魚。甲魚即鱉,俗稱“王八”。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陰虛、勞熱、骨蒸等病癥,具有活血通絡、消癥化積功效的名貴藥材。當地人用甲魚作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魚和雞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別姬”,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深受顧客歡迎。
酥肉面
當地人叫“抓面”。先將壓好的細面條煮熟,撈出鍋后拌上食用油,放置一邊。來了客人,用手抓上一碗,反復加入滾燙的調料湯攪翻加熱后,連面帶湯盛入碗中,舀上一勺加熱好的酥肉,放上韭菜、香菜,因為提味,油炸蒜末是不能少的;稍子面的特色:筋滑清香,色澤艷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蒸扣碗酥肉怎么調汁》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