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春夏秋三季氣溫較高,日光照射時間長,農作物小麥和玉米的種植一般來說,完全可以換茬分季種,也就是說割麥后種玉米,玉米收完再播種,都可以生長很好。而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就帶來了困難,有可能玉米還沒成熟霜雪就來了,一搬情況下只能種一季作物,也就是玉米只能春天種。麥田套種夏玉米,由于播種時間提前,延長了玉米的生長期,大大提高了農田的使用效率,不僅增加了產量,而且農產品的品質好。因此深受農民朋友歡迎。
麥田套種夏玉米的優點表現在:
1、麥田套種夏玉米,由于比直播提前,延長了玉米的生長期,充分利用了與小麥共生期間的光照、熱量、水分、養分等資源,能更多地合成和積累有機物質,奠定了農作物高產的物質基礎;而且,玉米生長期長,熱量充足,可以采用中熟、晚熟品種,其增產潛力大,品質好。
2、麥田套種玉米能避開“芽澇”危害。我國北方地區雨季一般開始于6月下旬-7月上旬,直播玉米的播種期較晚,在玉米苗期遇到雨季,易發生澇害。苗期發生澇害,減產最多,特別是播種后至出苗前,發生澇害的情況最為嚴重,種子腐爛,出苗率降低,重者會造成減產或絕產。對于套種玉米,雨季開始時已進入拔節期,抗澇性逐漸增強,受澇減產率減小。
3、麥田套種玉米能減輕連陰日數、光照少對產量的影響,避開發育后期的低溫危害。如果玉米灌漿、乳熟期遇到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5℃以下,籽粒灌漿就會被迫停止,從而降低產量。套種玉米的播種期提前,生長進程比夏季直播玉米要提前,各發育期也相應提前,能避免晚秋低溫冷害,據試驗研究,可增產15%左右。同時,由于后期溫度條件適宜,套種玉米可在完全成熟時收獲,能充分發揮玉米的增產潛力,而且收后騰茬,也不會影響小麥適時套播。
同時,麥田套種夏玉米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播種質量差:套種夏玉米大多靠人工點播,播種深淺、覆土多少、踏實程度等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二是幼苗素質差:在與小麥共生期間,玉米幼苗處于高溫、高濕、寡照條件,苗子瘦弱,既不利于形成壯苗,又容易誘發苗期病蟲害。
三是不利于保全苗:在小麥收獲作業過程中容易造成對玉米幼苗的傷害,缺苗斷壟現象嚴重。
四是全靠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不利于進行機械化作業。
因此,小麥套種夏玉米,為了確保小麥、玉米當季高產,保證全年周期連續高產,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適期套種。套種時間一般應在麥收前7-10天進行。
2、足墑播種。套種前應盡量結合澆小麥灌漿水,先澆后套種,以確保一播全苗。
3、科學管理。夏玉米生育期短,再加上套種與小麥共生,玉米幼苗生長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必須以促為上,精心管理,科學管理,做到麥收后及時中耕滅茬,松土促根培壯;拔節期看苗偏追氮肥促平衡;大喇叭口期重追攻穗肥促穗大;搞好工人輔助授粉以促粒多;及時防治病蟲以促高產。
4、保苗護苗。收割小麥易割傷玉米幼苗,放麥秸易捂壞幼苗,運輸易壓傷幼苗。因此,在麥收時要十分注意保護玉米幼苗,確保苗全、苗齊、苗勻。
在我國北方地區,尤其內蒙、東三省、新疆等地區,春末、夏季、秋初適合玉米生長的高溫光照時間短,如果上茬種小麥,下茬種玉米,生育期不夠,即使種植中早熟玉米品種,到寒流來前也只能勉強成熟,影響產量;在冬小麥播種時,由于播前時間緊,廣大麥農很難適應;而米麥復種對水分要求高,大部分地區水源不足,影響了米麥復種這種種植方式的產量。因此,玉米和小麥套種既可克服北方地區年積溫不夠種兩茬的缺點,又可充分利用這些地區有限的積溫條件,值得推廣種植。(農業科技 文/李烈)
轉載請注明來自夕逆IT,本文標題:《玉米可以套袋生長嗎》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